抑鬱症是否需要一輩子吃藥?

用戶69001851

我是暖心理的簽約心理諮詢師陳旭龍,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一般來說,抑鬱症是不需要一輩子吃藥的。

抑鬱症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心理學上把抑鬱症叫情緒障礙或者心境障礙,指的是持續的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行為減少。其核心症狀是自我價值降低,認為自己的活的沒有意義,整個人缺乏活力。一般來講,這些症狀連續出現15天以上,就會被診斷為抑鬱症。

臨床上把抑鬱症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事實上,我們絕大多數人在一生中的某些時段都會體驗到抑鬱症狀,尤其是年輕時,遇到重大的失去性事件時,比如被失戀、失去工作、高考失敗、失去生活中的重要的親人等等。通常,抑鬱症會自愈,一般的症狀週期是2-6個月。所以心理學也叫抑鬱症通俗地稱為情緒感冒,也就是說,它如我們的感冒一樣,身體可以自我調整。

所以不用擔心終生服藥的問題。但是抑鬱症容易復發,如果在平穩期,建立運用認識-行為療法(CBT)改變思維模式,這樣有利於減少抑鬱症的復發。

希望能幫助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陳旭龍

自我介紹:國二諮詢師, 陝西省心理師協會會員。認知-行為取向。從業4年,個案時長1500小時以上,督導時長300小時以上。


暖心理

給你講一個人物的經歷,你就會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最早接觸到名人患有抑鬱症的時候,記得又一次看電視崔永元說自己是個抑鬱症患者,當時我很驚訝,我覺得像他這樣的名人怎麼會患有抑鬱症呢?他又不缺錢,還很出名,這是我一個平頭老百姓的想法。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臺

這個問題涉及

的可能情況有很多種,所以回答起來有點複雜。但先簡而言之,抑鬱是一種可治癒的精神和心理問題,通常都不需要終身服藥。


黃崢博士

對於終身用藥我是比較反感的。常言道是藥三分毒,精神類藥物依賴性和副作用是比較大的,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目光呆滯、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情感淡漠等情況的發生。雖說是這樣,兩者相害取其輕,所以有的該終身服藥還只得終身用藥了。不過抑鬱症這類疾病我認為是不需要終身吃藥的吧。


鵜鶘心理

抑鬱症是常見的心理疾病,發病率高達3%左右,也就是100個成年人中,就有3個抑鬱症患者,被世界衛生組織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他的主要表現為持續的情緒低落,做事沒有動力和疲乏感。對自己沒有信心,始終覺得自己連累家人,嚴重者有自殺行為,具有高度的危害性。

以目前的臨床證據來看,抑鬱症是有一定的自愈傾向的。與普通感冒一樣,被稱為“心靈感冒”的抑鬱症也有自己的自然病程,一般是3年左右。但因為抑鬱症是擁有高自殺風險、高復發風險及嚴重的社會功能損傷的疾病,所以,雖然大部分的抑鬱症可以在起病三年後逐漸自行好轉,但臨床上依然建議儘早的進行藥物及心理干預,以防意外的發生。

但因為抑鬱症是高複發性疾病,在痊癒後6個月,仍會有20%的患者復發。終身複發率是50%-85%,也就是說有大半的抑鬱症患者在一生中至少會出現一次復發。每次復發後,均要重新計算服藥時間。所以,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雖然不用終身服藥大,但服藥的時間也會很漫長,是一個長期的戰鬥。


鵜鶘心理陳小康

抑鬱症雖然是一種心理疾病,但只是病因和主要表現與其他的疾病有所不同,既然能用藥物應對,就說明在患者的身體上同樣有病變的地方。換句話說,抑鬱症和感冒其實是一樣的,感冒的患者會頭暈發燒、喉嚨腫痛,醫生就會開藥消炎退燒,針對的是你身體上的病變,症狀消失了基本就可以停藥了。但有的時候我們也會因為病毒尚未完全清除,為了鞏固一下療效多吃一兩天藥。抑鬱症用藥的道理是一樣的,當醫生確定你的器官病變已經恢復的時候,用藥就主要是為了避免復發,但因為抑鬱症由心理因素誘發較容易復發,所以一般醫生會建議再用藥半年左右,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前邊所說的這些一般醫生在開藥以及寫醫囑的時候都會向患者說明,但還是有很多患者擔心要一輩子用藥,這種想法的出現一般有兩種可能:

其一,抑鬱症的症狀之一就是會激發患者的過度憂慮和災難化思維。抑鬱症的患者會不可控制地去想事情的負面結果,而且往往是反覆去想,把自己困在負性結果帶來的不良情緒中,惡性循環。這種情況下,勸說安慰往往不會奏效,這正說明應該服藥緩解了。


抑鬱症能否停藥是一個讓患者揪心的話題,誰都不想一輩子吃藥,但是對於抑鬱症患者想停藥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什麼停藥難呢?我們來看下:

事實上,藥物並不是對每個患者都有效,有效率挺低,僅有約50%的患者有效,只有30%的患者可獲得痊癒。無效率幾乎高達一半,40-50%的患者為難治性抑鬱症,也就是說藥物對這些人沒用。

那麼對於痊癒的那30%是不是意味著就能停藥呢?來看,

60%的患者在停藥後的第1年內復發,約30%第2~3年復發,復發次數>3次的高達90%會再次復發。所以,抑鬱症有驚人的複發率。

為什麼複發率這麼高!?是因為自己,擅自停藥,不按時吃藥!



什麼時候能停藥?!



抑鬱症患者停藥很難,千萬別覺得好多了就不吃了,太容易復發,復發了太痛苦。不擅自停藥還有停藥的可能!

祝每一個抑鬱症患者都能快樂生活!


告別抑鬱失眠


見誰挺誰

不同年齡、不同程度情況不一樣,一般老年性抑鬱是需要終身服藥的。

抗抑鬱藥物的一個療程至少是三到六個月。而且要逐漸減量停藥,否則會引起停藥反應,打個比方,這就好像自行車的車閘,慢慢捏,車會安全平穩的停下;突然使勁捏到底,車可能會帶著你來個前空翻。停藥反應也是這樣,突然停藥,各種抑鬱症狀可能會重新出現,甚至比原先更嚴重。因此,如果感覺症狀有所好轉,千萬別自說自話自己停藥,跟醫生商量,讓他來評估你是否可以停藥,以多快的速度停(一般這個過程需要兩到三個月),停藥中間注意什麼。

朋友和家人是最觸手可及的支持,也是減少抑鬱症患者自殺行為的保護因素。抑鬱症總有“一個人獨自悲傷”的傾向,這時候儘量主動讓別人來服自己一把,或者至少別推開伸過來的手。如果你身邊有朋友親人有抑鬱傾向或者抑鬱症,也請儘量找時間陪陪他們,聽他們說點什麼。哪怕你什麼心理學背景都沒有,對他的生活和想法也一無所知,善意本身就是一種治癒的力量。

抑鬱心境(depressive state)或者情緒障礙(mood disorder)常見,而只有嚴重到一定程度才會被診斷為抑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真正符合診斷標準的MDD患者大概只有2.2%,平均發病時間在20-30歲之間,一輩子遭遇它的可能性(life time prevalence)也不過5.8%。

如果你覺得抑鬱,你並不孤獨。全世界大概12%-25%的人在一生中會面臨抑鬱問題,發病時間以40-50歲為多(所謂中年危機),但並不是說未到中年的你和已經跨過中年的他們就對抑鬱絕緣。女性,低收入群體,生活境遇不佳,面臨應激狀況和焦慮,甚至是冬季陰沉,夜班頻繁和缺乏陽光照射皆可能是抑鬱入侵的薄弱缺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c1cde479016e25b75f113ee05df614f\

康馨心理諮詢

您好!根據本人臨床經驗,抑鬱症是不需要終身用藥的,但是很多患者最終成為藥物依賴的受害者,一輩子藥不離身,給生理還是心理上造成嚴重的創傷,但在臨床實踐中發現,部分抑鬱症患者容易反覆發作。若首次發作抑鬱症,症狀消除後還應該繼續服藥6 個月~1 年。如果已經發作了兩次,最好能在治好後堅持服藥1~2 年。如果反覆發作3 次以上

,建議長期服藥,為什麼會導致患者終身用藥

濫用藥物導致成癮

當我們一旦被確診為抑鬱症後,大多數患者的心理就是如何儘早擺脫抑鬱症的困擾,抑鬱症很多時候會跟諸如焦慮失眠併發的,大夫會根據患者狀況搭配用藥,這類藥物一般週期長,抑鬱症患者本來就很焦慮,一旦無效加重了焦慮情緒,於是自己不斷以身試藥,今天聽說這個療效好就改用這種,那種效果好就停用這種,最後導致成癮,濫用藥物的後果,指習慣於攝入某種藥物而產生的一種依賴狀態,撤去藥物後可引起一些特殊的症狀即戒斷症狀。如果患者不吃藥渾身難受!

這種心理成癮比生理成癮更麻煩,這就跟抽菸了,明明知道這是慢性自殺,可遏制不了內心的劇烈衝突,而精神類藥物很容易導致心理成癮,這也是很多一輩子服藥的原因。

1. 鎮靜催眠藥:巴比妥類如苯巴比妥等,這類藥易產生精神依賴,但長期大劑量使用可發生軀體依賴;速可眠、安眠酮、水合氯醛成癮也非常多見。

2. 抗焦慮藥:這類藥臨床應用範圍越來越廣,致其成癮者也逐漸增多。如安定、經基安定、硝基安定、氟基安定、眠爾通、利眠寧等,其中以眠爾通成癮性最大。

3. 鎮痛藥:此類藥應用比較廣泛,療效好,見效也快,但其成癮性也同樣快,使用2周即可成癮,且具有異常強烈的精神、軀體依賴性。如嗎啡、鴉片、杜冷丁、4. 可待因、美散酮、鎮痛新等。

5. 精神興奮藥:中樞神經興奮藥苯丙胺,有減少睡眠、消除疲勞的作用,但有較強的成癮性,一般小劑量即可成癮。

6. 抗精神病藥:氯氮平對精神病的幻覺、妄想和興奮躁動療效好,但長期使用易成癮。

7. 解熱鎮痛藥:去痛片、apc也有成癮性,多呈現為病態嗜好。

8. 其他易成癮的藥物:凡是含有咖啡因的藥丸或飲料,久服也成癮;有些止咳糖漿含有可待因、阿片酊,久服也成癮;女性激素用十替代療法,久服也成癮,主要表現為心理上的依賴。

不重視自我心理療愈

本人一般推崇自我心理療愈,成為自己的療愈師,鼓勵患者多看看一些自我療愈類的書籍,這對於認知有很好的幫助,在西方諺語裡有說:一個人的毒藥可能是另一個人的蜂蜜,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每個人的認知不同

擅自停藥導致終身用藥

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反覆發作,一旦反覆,就會形成不可逆的惡性循環,本來是抑鬱情緒結果發展成為輕度進而中度到重度的慢慢轉化,所以鞏固療效是很重要的,要知道我們的情緒是有周期的,是二元的,也就是說往往壞的情緒過後就會迎來好的情緒,這讓人誤以為抑鬱症已經離你而去,

其實沒有,它在潛伏,它在伺機而動,等待機會蓄勢待發,以更大的力量進行報復!

所以很多終身服藥的患者一定要明白,抑鬱症是不能擅自停藥的,一旦停藥後反覆發作後,會加大劑量增加種類,這樣就會前功盡棄!那如何才能正確用藥或者停藥呢,我給大家總結以下幾點

1)學會做減法慢慢減少劑量跟種類

當症狀得到緩解的時候,在幾周內的時程內逐漸減量,這樣可以讓大腦有時間慢慢適應這一變化,一定記得是逐漸減少,不能操之過急,會適得其反的,長期服用一種藥物就好了,不要以其療效不佳就輕易更換其他種類,即便要換也要經過醫生的診察

2)睡眠很重要

抑鬱症患者大多數存在睡眠障礙,它有時候會跟焦慮症併發,這兩種症狀會導致人晚睡早醒淺睡眠,然後導致神經衰弱等器質性病變,這樣是不可逆的,然後會激發人體其他的慢性疾病,很多亞健康的人就是處於這樣的惡性循環,焦慮症一般採用的是苯二氮卓類安眠藥物,但是成癮跟副作用也很大,換成褪黑素會好點,此外中醫裡的酸棗仁也不錯,不要當成藥物來服用,當成生活習慣來服用,它沒有副作用!

3)中醫調理慢慢替代

抑鬱症在中醫理論被稱之為情志病,是肝鬱氣滯導致的,所以去中醫那裡調理一般會梳理肝氣的中藥,停藥或者減少用藥期間用中藥作為替補是很不錯的選擇。

4)運動或者外出旅遊有必要

抑鬱症患者最大的問題就是抑制不住頭腦的念頭,一旦獨處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的胡思亂想,在臨床心理學上斷絕念頭的方法一般有移情截斷跟運動,比如我們一個人在家感到很憂悶,可能是某一個念頭導致我們的這個情緒,是事業失敗或者是愛情不順,於是來到酒吧,酒吧五光十色眼花繚亂,這時候的意識全部被這些吸引住了,沒有心思想那些不快樂的事情,這叫移情,而有的人會選擇運動運動的時候全身的注意力會集中在肌肉上,人體腦海供氧不足,所以思維就會緩慢,意志力強的人會選擇截斷,青年時期的蔣介石也是血氣方剛,在街上漂亮的女士也有點把持不住,禁不住胡思亂想於是在當日的日記裡記下:見豔心動記大過一次,這就是儒家的一日三省吾身,能做到這點的人是不多的,這都是通過藉助外界來達到“止念”的目的。所以旅遊踏青對於抑鬱症患者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5)心理療愈一定要跟上

在海外,定期見心理醫生是每個抑鬱症患者的標配,在我國本來就對抑鬱症包郵偏見,往往等於神經病,很害怕被人戴著有色眼鏡看待,所以忌病諱醫,用自己的身體一個人的力量來對抗抑鬱情緒,最後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藥物上,這樣也是很多人終身服藥的原因。

所以《了凡心療愈》就是本著人們不想去看心理醫生的自我療愈的書籍,它會告訴你情緒的本質,以及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處理自己的情緒,避免情緒帶來傷害,引導你進入自己的潛意識層面,發現自己卡在哪裡,並及時為自己療愈的書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