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的大專生畢業後該何去何從?

薛程峰

我也是一名大學專科生,學的是藥學專業。2017年畢業,現在已經工作一年多啦,從事的是和專業內的工作,

我認為你特別注意的是“普通的專科畢業生”其實你真的不必去介意於自己是專科生而覺得別人瞧不起你或者難以找到好的工作。因為這個社會是公平的,人家高中時努力,所以上了本科,本科時努力,後來就上了研究生。這就說明了所處那個階段並不是那麼的重要,而是你自己的心態和價值觀,是否積極向上,有樂於學習的心,努力往上爬的鬥志。


我的建議有兩個,第一是找個自己認為合適的工作好好幹,積累經驗和資本,為以後自己有想法有項目的時候做準備,以為這個社會真的不是像學校裡的人際關係那麼簡單,一個是學習生活,一個是如何生存,尺度和高度都不一樣,意味著環境也不一樣,要去經歷社會才會知道生存下去的規則和方法,第二是如果你不滿足於自己當前的學歷程度,選擇繼續深造往上爬,那麼我建議你爭取學校的專升本對接,讀上本科,往後有條件繼續考取研究生。

這是我畢業後看到身邊的同學所在做的事情和自己的經歷給你的建議,另外如果你身體條件允許,自己有意向,去當兵努力爭做職業軍人為國效力也是不錯的選擇,現在大學參軍的待遇比較客觀,你的專業符合的話還可以直接參加直招士官的,進到部隊就可以是軍官級別。

最後願給你的建議能夠幫助到你,相信自己吧師弟,你可以的。


我的企鵝叫南極

老司機前來回答。

首先,我和我身邊的很多人都是這樣普通的大學生,在即將畢業、甚至剛畢業頭幾年裡保持穩定的迷茫狀態。



路是走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

能想明白要幹什麼,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不要瞻前顧後,不要好高騖遠,即使想法很low,但暫時也想不到更好的了,所以堅持這個想法去做就好了。

若想不明白,那就隨便挑一個工作,去做。做的過程中,慢慢體會,不要心急,因為真的還很年輕,有很多時間嘗試,換方向,雖然這樣並不是很好。 以上都是最壞的打算,但不一定是最壞的結果。保持良好的狀態,最重要。



說說身邊的一些朋友,是如何經歷這個問題的。

(1)我自己:基本上畢業前就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了,直到現在14年了,依然乾的很開心。然後不斷地自我發現,這就是我想要的一切。

(3)媳婦的大學同學,大學打了四年遊戲,現在依然生活在劍網3世界中,靠網絡兼職支撐生活,跟她交流,發現她的狀態很好,幾乎完全活在二次元的人,不止她一個。

最後我想說: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屬於自己的快樂。


職場研究社boxer

你好,我也是一個畢業了不到兩年的大專生。剛從校園裡出來,我們的感受都差不多, 大學畢業了 不知道自己能幹了什麼 感覺自己的大學生活像一張白紙 大學生活結束了 可自己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迷茫失措 一聲長嘆也不解心頭積壓的難過 惆悵。最終原因有的是在學校裡面學的專業不喜歡,或者是學校裡學習的專業與其相對應的工作感覺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理想。

滿地都是大學生, 不是特別突出或者有背景的人,更何況我們大專生,所以不好選擇。我覺得你可以從自己專業或者喜歡的工作開始入手,給自己定一個目標。先找個工作,即使不如意起碼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接觸的多了就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從什麼方面開始入手。可以從頭學習一門技能,選擇一個方向發展下去,原先我是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畢業,學校推薦的實習單位是一家汽車製造廠,在裡面當流水工人。做了三四個月,蹲伏不住了,在網上找了一家跟自己專業比較對口的維修工工作,那時候以學徒身份進去的,那段時間特別辛苦,基本洗車洗車,師傅還不樂意教導,全靠自己,就這樣做了快一年。下班後常常在網上看一些二手車節目,我也是個不安穩的人,慢慢的覺得自己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了,然後在網上各種投遞,找二手車車行。雖說現在並不如意,但我覺得堅持下去,做我想做的,以後一定會成功。之所以迷茫是你沒有去行動,等你踏出第一步,你會覺得下一步如此簡單。

生活讓我覺得浮浮沉沉,如蜉蝣的我們,只能彼此互勉,加油吧!


柱沙

對於找工作這一點完全不用擔心,其實現在很多工業企業,都比較喜歡用大專生,第一,這樣的成本低,第二,大專生能夠認識自己的先天不足,通常會比較謙虛,也能踏實幹工作,第三、專科生的專業指向比較明確,這一點和本科其實差別不大!

你說打工不是長久之計,那與打工對應的就是創業了,我認為這樣的觀點本身就是反邏輯的,打工都打不好的人,創什麼業啊?

成功者都是一路克服困難成功下去的,絕大多數的創業成功者,都是職場的勝利者,創業是那些已經取得成功的人,才有資格去談的事情,這是一種升級,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從優秀到卓越的一種演變,它不是一條退路。不是因為打工打不下去了,所以我去創業了,小學都沒畢業的人直接去讀博士,就是這樣的邏輯!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這個世界上有99.99%的人都是普通人,大家都在辛勤的工作,大家也都活著,沒有特殊的資源,本人也沒有什麼出眾的能力,就應該安安心心的去就業。

如果不甘於生活的平凡,不滿足自己的現狀,那改變自己的途徑,就是花別人三倍五倍的時間去學習、去努力,除了這條路,沒有其他奇蹟可言,大多數人就是在蹉跎當中,在抱怨當中,在等待當中變得越來越平庸,甚至墮落。

最好是去從事那些競爭激烈的工作,年輕不怕失敗,年輕也可以不要臉,越是競爭殘酷的行業,越是鍛鍊一個人、越是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人與其說是奮鬥出來的,不如說都是被逼出來的。

把自己丟在那樣的環境中,無論是為了生存,還是為了成功,只要奮命的掙扎,就一定會有所突破和改變,這就像學游泳,站在岸邊,永遠學不會,只有下到水裡嗆那麼幾口含著尿的水,才能學得會。

當然要學游泳之前,首先你得有個教練,還要有個救生圈,沒有這兩樣東西下去就會淹死,沒有僥倖的可能,打工就是你的教練,也是你的救生圈,這兩樣東西都沒有的時候,就不要去想創業,那是去送死!


凡鐵鑄兵堂

你沒什麼優點,也沒什麼缺點,你已經近乎“完美”了。

你的路很多,至於該走哪條路,大可不必在未畢業之前去考慮,先進入社會再說,沒有兩三年的磨練,你的任何決定都是不切實際的。

不要指望你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就可以派上用場,在工作中你的專業知識能用到20%,你已經很優秀了。

在職場,能力是一個方面,情商更重要。沒有一定的人際關係做基礎,你是很難在單位混下去的,除非你有一技之長,別人缺你不可。估計你還做不到這一點。

別想著自己創業,先給別人打工再說。把這個想法先埋在心裡,一邊打工一邊先實踐你的想法,最起碼要保證你一日三餐無憂。等條件成熟了再考慮自己創業。

打工確實很辛苦,沒有人願意去給別人打工,但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打工,可見創業並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容易。

年輕人有想法是好事,但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去走,相信你在兩三年之後會想起我給你說的話。先立足,再求發展。

祝你好運!


麥客映像

第一,從短期來看,你應該思考你能幹什麼,或者說你目前具備了哪些能力,這是讓你能在這個社會活下去的基本。

第二,從長期看,你要思考你想幹什麼,你的理想,你的目標在哪裡,這一點能讓你堅持下去。

第三,從社會價值看,你應該思考社會需要你幹什麼,這個層面比較高,一般是指一個人的社會責任感,這是一個人人生價值的體現。

總結,當這三方面越來越相似接近,甚至重合的時候,那你應該就成功了。


大星楊上上

儘量不要進工廠,進工廠了也不要做基層。你看看人才市場上招人的最多的就是操作工和銷售,所以這兩個最好不要選。建議①升本科,可以稍微拓展就業道路②找關係,看看父輩同學有什麼關係可用,在中國,走關係是最簡單快捷的路③去大城市看看闖闖,可以鍛鍊鍛鍊④不建議自己創業,雖然窮人失敗了還是窮人,剛入社會,沒學會走路,就想跑,不現實。


小小子8556432

不是該幹什麼工作?而是你目前能勝任什麼工作?踏入社會,你需要一個立足之地,如何立足,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及自身的目標而去選擇。你挑選工作,但工作也會挑選人,是一個雙向選擇的問題,面對社會,千萬不要切勿好高騖遠,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這樣才會無愧於你的人生和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