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南官大道的“膳緣居”素菜館,6元“愛心自助餐”,四菜一湯吃飽為止,不少農民工和黃包車伕聞訊而來,有的甚至每天在此吃飯,還帶著朋友一起前來。一位大哥捨不得浪費一點點,連湯都要喝完。


位於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南官大道的“膳緣居”素菜館,6元“愛心自助餐”,四菜一湯吃飽為止,不少農民工和黃包車伕聞訊而來,有的甚至每天在此吃飯,還帶著朋友一起前來。一位大哥捨不得浪費一點點,連湯都要喝完。

自從改革開放後,很多農村人就背井離鄉到外地去打工,當然都是為了賺錢,但他們的吃住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有些農民工的食堂和伙食真是差,大鍋飯菜,菜都是煮熟的,看著真是心酸。

長期在貴陽市打工的農民工陳傳武站在路邊快速的吃著盒飯。他每天只吃兩頓飯,午餐和晚餐,加起來總共不超過20元錢.農民工陳傳武在貴陽生活了5年,靠給城市人背東西和幹苦力活為生,他掙的錢除了能在城市吃飯和睡覺以外,他都會不間斷寄回織金縣老家給老婆和孩子們補貼家用。

上海,農民工坐在吳江路路邊吃飯。

河南省鄭州市,興華街與隴海路高架橋路口,農民工一字排開蹲坐在高架橋下,在寒冷的霧霾天氣裡吃著麵條。

機器轟鳴,煤塵瀰漫,來自當地的農民工在淮北市袁莊煤礦的矸石山下粉碎煤矸石。粉碎工每天臉上浸滿了汗水和煤灰的汙垢,為了每天能掙上幾十元錢養家餬口,他們大都手上磨滿了粗糙的肉繭。粉碎工在吃飯,方便麵和豆瓣醬是他們的常餐。

在北京朝陽路物資學院東邊的馬路的便道上,每天下午會聚集上千人在這裡吃飯。千層餅、涼皮等路邊攤層出不窮,工人說:花7元錢就能吃飽,10元錢就能吃好。記者發現周邊還有一些賣舊衣服的商販和理髮的攤位。

貴州省凱里市,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圍著在露天空地上面吃午餐,記者看到,一些農民工的菜盆裡面只有蔬菜,沒有肉,連油都放得很少。一些農民工是從自己家裡麵包來的飯菜,只有白水煮白菜,然後沾著辣椒水拌飯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