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世界的民國大案

今天為大家說說民國第一大案—臨城劫車案。

事件發生在1923年5月6日,一輛津浦線上疾駛的由浦口開往天津的第二次特別快車車被阻截,車上的外國旅客39人,中國旅客71人被劫持,一時間舉國轟動,劫持火車的匪首正是本文的主角-孫美瑤。

歷史上山東民風彪悍,梁山水泊更是婦孺皆知,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正是軍閥割據的亂世,山東境內土匪猖獗,但是孫美瑤並不是普通的土匪,1898年出生於棗莊的孫美瑤,他的家族孫氏是當地有聲望的富家大戶,家有良田三百畝,因他在家排行老五,鄉間稱其孫老五。

這裡有必要對孫美瑤的大哥孫美珠多提一句,孫美珠是孫武八十一代孫,他幼讀私塾幾年,腹有經綸,是清末秀才出身,為當地一帶有名的知識分子,但身處亂世,為官府相逼,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夥同其弟孫美瑤、叔父孫桂芝於1918年仿梁山、效水滸聚盟起事。

很快,兄弟兩人在當地一個叫抱犢崮的地方落草為匪。抱犢崮是沂蒙山區很著名的一崮,山勢險峻,但山頂卻有地可耕,只是耕地之牛得在牛犢時抱上去才行,成年的牛,無論如何是趕不上去的,山故此得名,其易守難攻,可見一斑。

轟動世界的民國大案

抱犢崮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孫氏弟兄盤踞抱犢崮,依險要地勢公開對抗北洋政府,當地人稱土匪為馬子,孫美珠與孫美瑤性格迥異,兩弟兄分別單拉一夥隊伍,孫美珠團伙紀律嚴明,對山區百姓友善,被當地人稱為仁義光棍或仁義馬子。孫美瑤所領的團伙則被稱為紅頭馬子。

知識分子出身的孫美珠明顯抱負不小,1920年,孫美珠聯合西部山區五夥馬子,公開建立山東建國自治軍五路聯軍,自任總司令。孫美瑤任副總司令,而所謂的山東建國自治軍並不是烏合之眾,這夥土匪中還有相當大一部分是潰敗的軍閥部隊。1917年張勳復辟失敗後,張勳的定武軍(也叫辮子軍)散佈各地,其中一些定武軍官兵就被抱犢崮的這夥土匪收編了。另外還有一些土匪是直皖戰爭之後,由一些潰敗的皖系官兵或者逃兵所組成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戰鬥力並不比正規軍差。

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兵就是匪,匪就是兵。土匪做成了氣候,便成為張作霖、張宗昌那樣的一方諸侯。這真實地反映出的是當日中國軍閥林立“有槍便是草頭王”的政治生態。

孫美珠自然也是這麼想的,但是他沒有等到實現的那一天。

1922年7月15日,在西集行劫傅家莊時,孫美珠死於山東第六混成旅的槍彈之下,據說當時孫美瑤途中貪賭誤事。孫美珠殲敵心勝,率領本部200餘人先行到達西集,身先士卒攻進北門,不幸出師未捷身先死,孫美瑤隨即被推選為建國自治軍司令。

為報殺兄之仇,孫美瑤隨即對傅家莊採取了報復行動,綁架了傅家莊的大財主趙榮廷。豈料這一下捅了馬蜂窩,趙家財大勢大,直接找到了山東督軍田中玉求援。田中玉馬上派兵圍住抱犢崮,並下了死命令“拿不下來,軍法從事。

轟動世界的民國大案

臨城劫車案的關鍵人物田中玉

當時的山東督軍田中玉是皖系軍閥,他力主剿滅山東建國自治軍,不但擒殺了孫美珠,並且派兵包圍犢崮山區達18個月之久,企圖一舉殲滅孫美瑤部,長期圍困之下,犢崮山水糧俱絕,隨時有被消滅的危險。

焦急萬分的孫美瑤派部下朱陶去上海請張聘卿出謀劃策,張聘卿是上海青幫輩分很高的人物,在黑道中很有地位,他和孫氏兄弟是同鄉,並且一直負責為自治軍購買軍火。

朱陶很快帶回了張聘卿的回話——“窮幹變幻,利在津浦”。

“窮幹變幻”是句卦辭。據說張聘卿為孫美瑤卜了一卦,“利在津浦”才是張聘卿真正的主意,他讓孫美瑤“劫車擄票,迫官軍撤圍,就撫受編,仿尺蠖之曲”。

孫美瑤大喜過望,馬上依計而行。

1923年5月5日,連接中國南北的津浦線上,一輛從江蘇浦口開出的“特別快車”正在疾馳,這輛嶄新的列車是當時的交通總長吳毓麟花重金從美國購置的,車上設施極為考究,車廂為全鋼質地,外塗藍漆,因此又被人稱作“藍鋼皮”。精美的設計意味著相對高昂的票價,一般只有中國的上流顯貴和外國人才有能力支付。

“藍鋼皮”無疑是孫美瑤行動的絕佳的目標。

當日凌晨2時許,一陣尖銳淒厲的金屬摩擦聲響起,那是列車在緊急剎車,車速急速下降。巨大的慣性把很多人甩出了座位,行李物品和乘客們相互砸在了一起。在一片混亂之中,列車脫軌,陷入了路基下鬆軟的泥土,一動不動,隨即槍聲大作,孫美瑤率領1000多名腦後垂辮的土匪,蜂擁前來,持槍的匪徒們用槍托砸開了厚重的車窗玻璃,隨即翻窗衝入了列車,命令乘客們立刻下車。然後,他們便開始蒐羅財物和行李,頭等艙一名羅斯曼的英國人因為反抗被土匪槍殺。

轟動世界的民國大案

孫美瑤劫走外國旅客39人,中國旅客71人,被劫持的人質連夜被押送到距離臨城35公里的抱犢崮上看押起來,可見,劫掠人質是孫美瑤的主要目的,綁架洋人則更能給北洋政府壓力。

果不其然,消息傳到北京,北洋政府一片譁然,因為被劫持的人質分別來自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丹麥、羅馬尼亞等國,這場大劫案已經演變為涉及國際外交的政治事件,各國公使怕傷了僑民生命,堅決反對用武力,英、美、法、意、比五國公使先後向北京政府提出了最嚴厲的抗議,要求北洋政府3天內解救出被劫人質,不然又發達一次“八國聯軍”對這夥土匪剿滅,美國國防部部長臺維士甚至公然向國務卿許士建議出兵中國。

北洋政府感到事態嚴重,趕緊命令山東督軍田中玉妥善辦理此事,為了防止孫美瑤狗急跳牆撕票,田中玉只得停止對孫美瑤的圍剿,改為派出棗莊兩個青幫“大”字輩有名望的士紳上山談判。

孫美瑤此時也有一點慌了手腳,他並不像把事情鬧大,效仿宋江被招安成為北洋政府的正規軍才是他的最終目的,在抱犢崮的實際首領孫桂枝的授意下,孫美瑤將四個外國女客釋放,並提出官兵撤圍,收編自己的部隊為一個旅,補充山上的軍火等要求。

轟動世界的民國大案

最初的談判並不順利。

雙方的第一次正式談判,是在12年5月15日,談判地點在中興煤礦公司,官方是由山東督軍田中玉和山東省長熊炳琦親自出馬,匪方代表是周天松,匪方照例提出了之前的三個條件,北洋政府全盤接受,但孫美瑤對北洋政府並不信任,(北洋政府之前有過背盟殺降的事情,信譽並不好)又提出外國人和鄒縣、滕縣、嶧縣三縣士紳一同簽字擔保官方履行條約,壓力之下,這個補充條件也被官方接受了。

田中玉依約撤圍抱犢崮的部隊,派人上山委任孫美瑤為招撫司令,但孫美瑤卻變了卦,將委任書當面撕毀,原來,孫美瑤認準北洋政府迫於國際壓力不敢使用武力,趁機可以大肆撈取更多的利益,撕毀之前的談判協議的舉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談判只得繼續進行,孫美瑤愈發有恃無恐,提出了一個個更加嚴苛的條件,如改編匪軍為兩師,劃滕縣、鄒縣、嶧縣為他們的勢力範圍,政府軍撤出百里外、條約由6國保證等,北洋政府自然不可能答應,談判一時陷入僵局。

官匪雙方不易談攏的原因在於彼此不信任,官方唯恐接受了條件,匪方不放人:匪方則擔心放了人,官方會把條件推翻。這是一個死結。

打開這個死結的人,叫陳調元。陳調元當時是徐海鎮守使,談判久拖不決,他是被委派到山東去幫忙的,陳調元性格爽朗,頭腦靈活,口才又好,更重要的是他慣於與土匪打交道,也有招安土匪的經驗,很懂得土匪的心理。他到棗莊之後,自告奮勇上山和孫桂枝、孫美瑤談判,當天就全部洋票和六張華票送出山去—僵局就此打開。

6月12日,談判雙方總算達成了協議,北洋政府撤軍,所有以前罪犯由政府一概赦免,孫美瑤部“山東建國自治軍”改編為“山東新編旅”,歸山東政府軍第五師節制,孫美瑤為旅長……

震驚世界的臨城劫車綁票案,逐漸煙消雲散。

孫美瑤如願坐上了旅長之位,可惜只有短短6個月,這年12月19日,新任兗州鎮守使張培榮,在中興煤礦公司擺下了鴻門宴,把孫美瑤、孫美松都騙了去,一聲暗號,當場把孫氏兄弟打死。

頗有摔杯為號的古風,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