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真正困得時候,是什麼樣子?

知道寶寶每個動作在表達什麼意思,是每個媽媽都渴望的。特別是寶寶在困得時候應該會放出什麼信號,更是讓媽媽們疑惑。

最簡單表達很困的表情就是打哈欠了,但是對於寶寶來講可不是隻有打哈欠才是困了,下面的這些表現同樣是困了!

寶寶在真正困得時候,是什麼樣子?

1、發脾氣也是困的信號

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在剛睡醒的時候孩子也許可以忍受,但在寶寶很困時,這些挫折卻很可能激怒孩子,引發尖叫、哭鬧等。因磕碰等引起的疼痛,會激起寶寶比平 常更嚴重的哭鬧。家長往往把這些現象歸結為寶寶叛逆、脾氣大,其實孩子是困了難受,情緒的容忍度下降了。

2、困了咬東西是常和出牙搞混淆的信號

臨睡前孩子啃咬的現象會加重,豎抱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咬你的下巴、肩頭。如果發生了這些情況,孩子一定是困了,這是臨睡前獨有的。

3、困時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往往較難

比如平常有聲音寶寶常會將頭轉向聲源,或是比較容易被好玩兒的事或物吸引,困時卻不那麼容易。

4、隨著成長,有時候睡眠信號會被隱藏,不易發覺

例如“前一秒生龍活虎,後一秒已經歪頭呼呼叫不醒了”“怎麼也不肯睡,吃飯吃著吃著居然睡著了”“一上車就睡著了”“本來很興奮,抱到屋裡就開始哈欠連天”。這些情況反而可以按時間、按醒睡間隔進行睡眠安排,而不是苦等睡眠信號。

錯過了平時入睡的時間,可能會表現得異常興奮,並且意願上更加抗拒睡眠有點像大人喝酒微醺時常說:“不行不行我喝多了。”醉了的人不會承認自己喝大了,還嚷嚷著“再來再來”,表面很有戰鬥力,其實已經很不穩定了。過了睡點的興奮很可能是由疲勞引起的假象,不一定是不想睡,這時家長需要堅定一點及時做睡眠安排。

寶寶在真正困得時候,是什麼樣子?

另外孩子要是出現下面幾種狀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只是他體內缺了某種微量元素了!

拔自己的毛髮

孩子因為過度焦慮而產生拔頭髮,拔汗毛、陰毛等奇怪行為。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時需要特別注意,需要將孩子從焦慮狀態中脫離出來。

頻繁咬指甲

如果孩子總是喜歡咬自己的指甲,每次都把小手的指甲咬的禿禿的,有時候還會發紅、流血,寶寶可能是犯了指甲癖,這是缺鋅的一個症狀。

指甲癖和嬰兒三個月前的咬指甲不是一回事,弗洛伊德和阿里克森所說:早期嬰兒的口部運作是心理的核心。吃手是嬰兒開始認知自己的開始。在三歲以後這個行為會消失。

總是眨眼睛

如果孩子每分鐘眨眼超過15次,如果捱罵或者情緒緊張的時候眨眼睛更頻繁,這時候父母不要責怪孩子,不要呵斥,要有耐心的與孩子溝通,讓孩子從緊張的狀態中脫離。

生氣了就撞頭

這種情況在孩子四歲之前會發生,如果四歲以後還出現這樣的狀況,父母需要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