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套500萬的房子,每個月出租5000元好,還是把房子賣了用500萬去理財好?

牛排40

這個問題非常符合當前的情況,很有討論的價值。

一套500萬元的房子,每月出租5000元,一年的租金就是6萬元,年回報率6÷500=0.012
也就是說,年回報率1.2%。

當然這不是全部,一般房子出租很難有長期的租客,每年上漲的話一定會有租客難以承受房租而棄租。想要再次出租的話,就需要重新簡單裝修。

假如平均三年需要簡單裝修一次,最保守投入1萬元,並且中間還會有出租的空期,有可能幾個月都找不到合適的租客。所以我們可以將空期和裝修的成本抵消租金上漲帶來的收益,基本可以確定幾年內租金平均收益也只能維持在每年6萬元的水平。

1.2%的收益,連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1.75%的收益都跑不贏,顯然是極其不划算的。

至於預期房價持續上漲帶來更多收益的想法,我們首先需要清醒的認知一點: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大眾商品會持續不斷的漲價的,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商品價格會隨著供需變化有漲有跌。

房價會一直漲嗎?人均收入超過我國幾倍的日本房價下跌過嗎?同樣人均收入水平超過我國幾倍的美國房價下跌過嗎?顯然任何成年人都會有自己的正確答案。

假如將房子銷售,拿到500萬元現金。那麼,生活會完全不一樣。

基本上除了一二線城市,有500萬現金基本可以說是一定程度上實現財務自由了。

購買銀行的貨幣基金,購買國債,存成結構性存款,都能獲得安全的超過4%的年收益,也就是每年利息能輕鬆拿回20萬元。

假如再進行更合理的資產配置,獲得更高的收益也並不難,當然要對風險進行規避。

20萬元,放在一二線城市也不低了,完全可以一年有幾個月的時間四處旅行,可以到全國各地品嚐美味,嘗試到不同的地方住上一段時間,過一種跟之前不一樣的人生。

當然如果現在還不到40歲,那麼可以努力攢更多的錢,多交幾年社保,爭取存下超過600萬元的資金,達到私人銀行的最低標準,享受超過6%以上的更高理財收益。

等40多歲的時候,完全可以過上最幸福自由的生活,比守著一棟房子舒適的多吧。


財智成功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西柚認為: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您都有價值500萬的固定資產了。每個月還出租,真的沒必要把房子賣了在做理財,直接可以拿房租去做理財。其實買房子也是投資的一種,房租也是一個很固定的收益,如果你賣了房子做理財的話,有很多產品收益高收益高但是她風險也高,很多產品也是不保本的。除非您是找了一款比租房賺的更多收益還穩定的產品。

但是我還是想勸你別賣房子。一般房子都是付房租都是押一付三或者籤一年的合同。直接拿到手的錢,去做投資理財。雞蛋別放在一個籃子裡,那麼就分開進行投資,一個月固定收益5k,這一年就是6w。一年是6w二年就是12w....日積月累吧,慢慢來像滾雪球一樣錢生錢的那種。

但很多人說這麼收益太少,相當於年化益才合1.2% ,現在那個理財產品收益最低也要在7-15%左右。還是分理財產品。收益高風險也高,收益和風險都是相等的。

如果你把房子賣了,是可以賺到很多錢,等你在想買房子的話估計以現在這個房價增長的速度的話,估計千百萬的拿不下來。為了自己以後也要想想,別這麼衝動有房子才是王道。



首席投資官

這個問題其實是答案非常明顯的,所有的理財方式中,目前房產本身已經是一種可選的理財形式。你已經擁有500萬的房產,當然是留著保值,自用或出租都好,自然是會回本並獲取收益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再試想你要把這500萬房子賣了去理財,除非你找到一個比房產還要穩定還要靠譜的理財項目,並且你非要用這套房子的500萬來孤注一擲,那麼也不阻攔你這樣做。但是如果你只是認為想去理財,首先這500萬你要用來幹什麼呢?炒股?買黃金基金還是債券國債?500萬不是小數目,如果要用來理財當然你一定得要做好心理準備和前期工作,也要做好虧損的準備。並且你要自己衡量自己是不是一時衝動,是不是被推銷理財產品的推銷員的花言巧語給騙了,過度自信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你打算是要去做一些債券基金類的、風險相對股票沒有那麼高的理財,你大可不必動這500萬,但如果你是要投入股市,是有很大風險的,說難聽點就是你有可能再賺500萬,也有可能賠掉500萬,如果賠了相當於是把你這一套房子給賠進去,本來可作為安身立命的本錢,卻因為一時衝動失去,那會不會太虧了。

說到底,目前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全國的房價都是仍然處於上漲的趨勢,儘管我們聽說北京的房價似乎處於降低的趨勢,但實際上許多人沒看懂,這裡指的降低只是指增長速度的降低,也就是說增長的慢了,但總體來說還是在漲。整個房地產市場也是如此,房價上漲的熱潮仍然未淡,你有這500萬的房子,已經有了一個規避風險和獲取收益的資本,還是實體資本,那如果你沒有房貸要還,或者你的租房收益高於你需還的房貸,那麼忠告謹慎賣房,謹慎理財。


變革家

這個問題的錯誤是隻看到了資產的現金流,根本沒看到資產本身的增長。


曾經有個胖子說把房子賣了,換五百萬現金,放什麼寶裡,按年化6%算,可以一年理財收益30萬,京滬租售比算,一月一萬的房子一年十二萬,租的挺舒服的,還可以賺十幾萬,多好的生意,後來那胖子偷偷買回去了,有錢人總是忽悠人要放棄資產,現金為王保持流動性,但你是否想過一個問題,你把房子賣了,還能不能買回來。


中國的一線城市房產的租賃回報率確實相當低

【潘石屹稱房地產市場租金回報率太低:還不到3%】今天在北京這樣的城市,我們的租金回報率是2%點多,不到3%。我們公司剛公佈的年報,從銀行貸款來的資金成本是4.4%,這意味著我們把銀行的貸款4.4貸過來,把我們的智慧、勞動、時間都花到裡面去,還虧了2%,這個生意怎麼做呢?


可房屋出租僅僅是房屋使用價值中的一項而已,房產的抗通脹功能,學區功能,戶籍功能,財富傳承等功能,這是理財產品不可替代的。


上海灘小律師

如果純用500萬去理財的話,10年之後能有個900多萬,但是這500萬的利息是趕不上房子上漲的速度,也許900萬10年之後也只能買套房子和鋪子了。但是合理的分配和投資,也許能將資金收益最大化。


下面是我朋友的情況,對你可能會有點幫助。

朋友資金350萬,杭州二線城市,手裡已有2套房。原本想用這350萬再去買套房,

由於杭州複雜房房產市場和政策的原因,一直沒有買到自己合適房子。中介帶著看房子時,無心插柳看中一套重餐飲鋪子,面積60方,總價300萬左右。鋪子配套很好,地鐵口,旁邊名企眾多,朋友果斷下定金。按揭籤合同,但是商鋪銀行利率上漲了25%~30%,住房上浮了25%。

朋友算了一筆賬:

朋友參照旁邊重餐飲鋪子年租金%的回報率算了一筆賬,這套鋪子按最低6個點保守收益來計算,年租金可以收16萬多。由於是現鋪可以很快出租有收益,基本上是可以用租金抵貸的。

首付付:230萬的,另外120萬做理財,作為流動資金支配。

貸款總額:100萬

支付利息:30.8萬

還款總額:130.8萬

貸款月數:120月(商鋪貸款最長10年)

等額本金每月還款:13416元(方式,第二,第三,月供依次遞減42元,後面越還越少)

等額本息每月還款:11167元(每個月都是11167元)

第一年還款總額:大概16萬左右多,

年租金回報:330萬*6%=162000元(周邊重餐飲鋪子租金最差的都是9元/平,位置好的是15元/平)

剩餘資金350萬-230萬=120萬,買理財

6個點的理財第一年是127.2萬,

第二年:127.2萬*6%+127.2萬=134.8萬

第三年:134.8*6%+134.8=142.9萬

第四年:142.9*6%+142.9=151.3萬

第五年:151.3*6%+151.3=160.4萬

第六年:160.4*6%+160.4=170.1萬

第七年:170.1*6%+170.1=180.3萬

第八年:180.3*6%+180.3=191.2萬

第九年:191.2*6%+191.2=202.7萬

第十年:202.7*6%+202.7萬=214.9萬

在按揭情況下,基本上是可以租抵貸持平的狀態,另外120萬的資金的利息10年已有94.9萬多。

加上鋪子本身的10年升值空間,鋪子價值至少能保持在600萬以上

鋪子10年後開始盈利,租金按每年3%遞增,第11年租金收益為22萬以上。

鋪子出租30年的租金收入是:22萬*30年=660萬

原來的214.9萬的資金再去滾,利滾利。30年滾雪球,是非常可觀的。


菠菜自媒體

按照計算出租房子一年的利率為1.2%。

理財可供選擇選擇:符合監管的P2P理財平臺現在市面上預期年利率為8%-10% 。銀行理財產品或者貨幣型基金收益率為4%到5%。而風險更大的基金,股票,期貨由於不確定性太高不考慮。綜上在市面上買到的理財產品再經過風散投資在4%-10%,為了分散風險,取中值7%。

以上均為未扣除通貨膨脹率的名義利率,根據費雪方程式:實際利率=(1+名義利率)/(1+通貨膨脹率)-1,而中國央行公佈的2017通脹率預測值竟高達7.5%,因此得出租房的實際利率約為-5.86%,而市面上的理財產品約為-0.465%,知道真相的你是否哭暈在廁所。

但是由於房子的保值增值功能,在不考慮極端漲幅和極端跌幅的情況下,我們根據美國的房地產價格增幅一直接近於通貨膨脹率的增幅,因此如果持有房產能有保值的目的,相當於在修正後的租房實際利率約為1.12%,不得不說在高通脹率的情況下如果在風險低的理財產品下進行投資,出租房子還是比較划算。

但是如果從人生的幸福度來說賣房去理財比較好,你的自由現金流就比那些持有房產的高淨值人群高,你可以享受詩和遠方,而那些高淨值人群只能在計算機裡算計得失中從為享受過高自由現金流帶來的快樂。


灞波兒奔WOO

這套房子淨資產多少?購入目的是否已達到?如果是五百萬,沒有貸款。且沒有居住(投資房產)和使用(非學區房)需求,那麼可以考慮出售。出售是為了高位套現,變現後重新配置資產,《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就有很多實例,通過買賣房產,獲得利潤,然後繼續尋找優質資產。不排除繼續持有一套房產(有發展前景的城市),同時配置基金、股票、實業等可能性。

如果是貸款120萬,淨資產為500-120=380萬。假設全部公積金貸款,那麼每月還款在5500_6000左右。出租收入略低於月供。為啥不乾脆賣掉?拿著380萬理財去?對於以下兩種情況,還是別賣的好。

第一種,謹慎性投資房主,不喜風險,購入投資性房產,目的是坐等升值紅利。既然可以出租基本上可以還貸款,那麼說明不是自住房,月供無壓力,不影響生活。同時看好未來房市發展,坐等升值。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最近十幾年買房是穩賺不賠的理財產品。比起某些動不動跑路的高回報率“p2p理財產品”,這個投資靠譜多了。

當然自己初時投入資金並不一定是380萬,可能首付幾十萬一百萬,幾年後房價上漲顯示賬面資產價值500萬。已經賺了兩三百萬了,如果沒有特別靠譜的投資渠道,還是不要貿然行事為好。

第二種,如果這房是首套,屬性是學區房,目前出租,將來有居住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需求。那麼出租收益低也不會賣。教育資源具有稀缺性,孩子是最好的投資資產,所以能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即便是月供大於出租收入每月倒貼錢也肯定不賣。

幼兒園牆上的標語就是很好的證明,“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更多信息請關注“職有你”。一起成長!


職有你
清檸認為賣掉500萬的房子僅僅為了套現做投資理財,朋友們還是放棄這個想法的好,房產投資已然弱勢,但是在中國大氣候下,房子還是會升值只是速度會慢些,現在500萬賣了容易,想同等價值買回來可就有難度嘍,當然也存在地域性!

500萬資本,用於投資理財

〓房產月租金5000元,一年租金收益是6萬,年化率1.2%〓

  • 500萬元大額銀行存款,年利息20萬以上,用於投資理財,年收益至少在30萬以上;

  1. 題主如果有多套房子——賣掉這套完全可行,反之不建議賣,至少目前房產還在保值;
  2. 題主在一線城市——完全不用考慮賣房理財,一線城市房價雖然不會暴漲,短時間不存在下跌可能,賣了不說同等價格買回,能不能再買都是一個問題;
  3. 題主在二三線城市——清檸認為目前行情,二三線城市房價大漲可能性很少,賣了理財,收益保持平衡或高於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清檸提醒大家注意的,500萬用於投資理財年收益>6萬年租金是100%的,但是莫要追逐過高收益,理性投資啊,朋友們★★

投資有風險,朋友賣房理財,選擇投資品種就慎之再慎,萬萬不可只看收益,不要“丟了房子,又賠了錢”才是首要的!!!


夏天的清檸

擼羊毛比較好,雖然這種事情看起來有點low的感覺,但是不折不扣的能掙到一點錢。互聯網有很多app為了推廣,各種送福利,返現,平臺燒錢推廣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模式。我主要談談p2p理財擼羊毛。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一個月兩萬,大概需要一百萬的本金來擼羊毛,很多人可能覺得年化25%的利率是天方夜譚,所以我只能舉自己為例,用事實來說話。而現在這個租房回報,在2%左右,而且現在房價也到了疲軟期,暫時不可能有大漲的可能,可以先擼一兩年,待房地產的價格走勢,再來隨機應變,再買回房子什麼的

這是我本人三,四月分通過渠道投資平臺的部分投資記錄,已經到期回款的部分。所謂擼羊毛就是通過第三方的推廣鏈接去投資平臺獲得返利,可以大大提高年化收益。

以前是在一些返利app上投資,後來發現私人的渠道群更划算,基本上只在私人渠道那裡投資了。

這是在財迷之家的投資返利,不過跟私人渠道相比很不划算,那個時候還沒接觸到私人渠道代理商。這是在私人渠道代理那兒進行的渠道投資,代理商是一個可愛的小姐姐。


技巧法則

  京東年年虧本,為什麼估值還那麼高?最近的摩拜也一樣,每個季度都虧損,為什麼美團還買,而且美團自身也在虧本。所以,將房子作為投資標的,我們不能僅限分析其出租收益。就像企業要分析資本運作,融資能力等等。

  一隻銀行股市盈率幾倍,年化收益百分之十幾,但是人們並不熱衷於銀行股,而更願意選擇盈利小,但是上漲空間大的中小盤股。投資房產也一樣,人們看重的不是其出租帶來的收益,而是房價的上漲空間。



  即便人們都說房價處於高位,但未來的事誰知道呢?中小盤股也一樣,相對營收來說也屬於高位,但是人們具有賭博心理,更願意以小博大。同理,房價也一樣,自己說服自己相信還有下一個接盤手。

  確實,近二三十年來,房產確實如此,不斷有接盤手,而且收益可觀,平均收益高達10%左右,相對其他理財產品要高出許多。

  如果單從收益分析,500萬的房子出租收益只能5000,那麼其收益率為5000*12/500萬*100%=1.2%,是遠不如無風險收益率的(長期以對應的國債收益率為準)。



  即是說,如果不考慮房價升值空間,那麼賣掉房子進行理財確實不錯,可以獲取更高的收益。

  但是如果沒有投資經驗,也不喜好風險,只投資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或買國債等保守理財產品,那麼是不建議賣掉房子進行理財的。

  可能現在房價上升空間不如往前,但以無風險收益率相比(以5%計算),那麼房價每年只需漲3.8%(5%-1.2%),其每年收益就能達到無風險收益率了。以目前城市化形勢和國情分析,房價每年漲3.8%應該不是什麼難事。

  總而言之,賣與否自身對應對未來房價進行評估,好如買一隻股票,注重對未來的估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