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到處製造動亂,招致了一些國家的反對,你是否認為美國已成為世界公敵?

人生觸底反彈

現在的美國似乎已成為世界公敵。我們能聽見的都是對美國的一片喊打喊殺之聲,彷彿僅用唾沫就可以將美國淹死在五大湖之中。一會兒俄羅斯讓美國膽怯了,一會兒伊朗讓美國害怕了,一會兒阿薩德讓美國有苦說不出了,一會兒英法德三國和美國翻臉了,一會兒美國從哪件事開始失去世界話語權了。總之,美國在與世界上所有的正義國家為敵,美國這個自私、腐朽的霸道國家已經被全世界人民踩到了腳底下。可是,美國這個僵而不死的國家仍然能制裁俄羅斯、仍然能恐嚇伊朗、仍然能發射導彈襲擊阿薩德政府、仍然能迫使和它“翻臉”的英法德按照它的意思辦事。

人們在歷數美國的罪惡時通常有這麼幾種說法,一是用“洗衣粉”推翻了薩達姆政權,用民主制度的推廣整垮了卡扎菲,而且正在整治巴沙爾。美國以核武器為由長期制裁伊朗,而且正準備撕毀《伊朗核協議》,擬對伊朗下手。美國到處以貿易制裁為武器,行自私自利之實,甚至連自己的盟友都不放過。美國真的這麼邪惡嗎?人們常說“好人不長壽”!可這麼霸道、邪惡的美國為什麼還能長久的存在著呢?常常深思而不得其解。

不能再讓伊朗擁有核武器是世界的共識。美國抑制伊朗發展核武器有錯嗎?有人會說以色列發展核武器美國為什麼不制止呢?以此來斷定伊朗不該被制裁的觀點是極其危險的。以色列已經擁有核武器畢竟已經是“過去時”,有其當時特定的歷史原因。如果總是以此觀點來對待正在發生的伊朗核問題,那傷害的無疑是你、我、他。或者說,政治正確不適合核武器問題。在這一點上,美國沒錯。因為美國不出面,則世界上必然會又多了一個核國家,因為政治正確已經多了一個核國家,難道還要繼續嗎?有人說特朗普試圖推翻奧巴馬簽署的“伊朗核協議”是不道義行為。那如果是伊朗首先違反了協議而暗中實施核計劃呢?難道不該被制止嗎?姑且不論以色列日前提供的伊朗私底下發展核武器的情報是否屬實,就以我們每個人正常思維來判斷,你相信伊朗沒有在暗中發展核武器嗎?

就美國是否是世界公敵的問題,本人不想從正面來論證,因為需要避開忌諱。我們只說一個現象。二戰期間美國和日本及德國都在戰場上交過手,但這些年來美國和這兩個國家都能和平相處,而且這兩個國家人民對美國的認同度也不低,而美國和俄羅斯卻從來沒有直接交戰過,但關係卻很僵。說明什麼?這說明日本和德國人的價值觀被美國改造了,他們的國內人民接受了美國式的價值觀,所以日本和德國才能在戰後極短的時間內發展的那麼快、那麼好。這說明美國並非十惡不赦,也並非不能相處,也並非一無是處,並非天生敵對者。而俄羅斯為什麼就不能與美國友好相處呢?因為俄羅斯人在骨子裡不接受美國的普世價值觀,他們渴望的是集權,在俄羅斯人內心深處始終有超越美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主的願望。所以,美國即使是對的,俄羅斯也會與其反著來,也就是所謂的“不管對錯,只要美國反對的,就支持!”的論調,乍一聽,確實很大義凜然,但細究起來,使人不寒而慄。以此立場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各說各的“黑與白”。

綜上所述,美國是世界上部分國家的敵人的說法更確切。“秦檜還有三個相好”,美國的“相好”遠不止三個。所以,美國目前還達不到世界公敵的層次。


人生觸底反彈

自從特朗普上臺以後,美國這高大,民主,正義的形象已經被搞得面目全非啦。如果再繼續這樣搞下去美國,成為世界公敵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


奧巴馬主政美國時期,美國在內政外交上還比較穩定。給世界各國家帶來的整體上還是比較有秩序,只是美國針對的某些國家帶來了一些反對的意見。雖說特朗普上任2017年之前的美國也做了一些,讓世界並不贊同的事情。比如利比亞戰爭,伊拉克戰爭,包括美國勢力參與的“阿拉伯之春”,烏克蘭的顏色革命等等。但是整體上國際秩序並沒有太大的變動。


可是自從特朗普2017年上臺以後,美國的內政和外交接連發生了各種重大變化。讓世界對美國對特朗普真的感覺不靠譜。特朗普所倡導的“美國優先”的政策,直接導致了世界各國的反對。因為特朗普的政策直接導致的就是美國要剝削他國的利益為自己買單。

特朗普上臺之後,就開始整改奧巴馬的政策。首先退出了《環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也就是TTP。接著,不想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5億會費,並且宣佈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訪問歐盟時期,要求歐洲國家承擔更多的北約軍費開支。弄的歐洲國家怨聲載道。



特朗普與普京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角逐,通過英國操縱“白頭盔”製造的化武襲擊事件為理由,公然繞開聯合國,不經過任何調查,就對敘利亞政府進行導彈空襲行動。這讓國際上很多國家看到了美國的霸道主義行徑。


最嚴重的就是這一次特朗普搞的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企業展開了301調查。並提出了500億的經濟制裁大棒,後期又追加了1000億,處處針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和未來《中國製造2025》。中國奮起反擊,並對美國的一些相關產業也提出了相關對等的貿易反制措施。


淡然longjiangjiaoyou

美國是不是世界公敵,那得看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國家“反美”!


掰著指頭來算,全世界230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只有3個國家沒有與美國建交,“反美”的國家超不過5個,而死心塌地反美的超不過3個,真正橫下心來“反美”的國家,恐怕一個都沒有!

什麼是公敵?

違背了人類基本道德與良知的容忍極限,對整個社會與世界構成威脅,並隨時都有危害和毀滅人類文明秩序的人或者國家!

按照這個標準來考察美國的“危害”程度,其顯然還不至於成為“公敵”!

希特勒帝國及其軸心國,之所以成為眾矢之的的“世界公敵”,是其利用毀滅性手段,踐踏了國際社會的基本文明秩序,顛覆了人類靈魂深處與生俱來的善意基因,其存在的基礎,就是以絕大多數人類的生存環境與生命尊嚴為代價,這種國家是無可爭議的“全民公敵”!

二戰結束後,隨著世界新秩序的建立,美國也發展成了“強中之強”,因為其強大,同時也成了世界秩序的維護者,東西方意識形態陣營的劃分,美國又是西方陣營的代表,

於是,“強大”一定會遭到嫉妒,“執法者”一定會有敵人,“西方代表”一定是反對陣營的攻擊對象,但這個時候,美國還沒有“世界公敵”這樣的殊榮,其最大的帽子應該是:“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

隨著冷戰的結束,東西方意識形態的對立逐漸弱化,世界進入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要發展,就會存在競爭,有競爭就會有摩擦,在這種摩擦中,人們往往就會把競爭關係,在心理暗示的基礎上“昇華”為敵對關係!而“美國是世界公敵”這一說法,往往就流傳於美國的競爭對手陣營,,,!


而實際上,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恨美國的什麼?

一,由於美國引領的先進政治制度和其創建的經濟運行秩序,對世界文明與經濟發展的確具有革命性的推動,而堅守傳統文明秩序的國家則不願被新秩序束縛,美國就動用各種手段,試圖改變守舊國家的統治狀態,敵對情緒由此產生!於是就有了美國“干涉他國內政”!

二,美國作為聯合國的主要創建者,其強大的影響力也肩負起了維護《聯合國憲章》的重要責任,但由於《憲章》制定之初的天然缺陷,美國如果想真正貫徹與落實《憲章》的主旨,就必須繞過聯合國,利用自己的盟友集團來完成任務,於是美國又成了“霸權主義”

三,美國基於“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治國基礎(實際上這也是每個國家的終極原則),常常在“維持秩序”的過程中,必須將美國的國家利益放在首位,有很多國際事務又必須用武力才能解決,於是,一種理論又一次產生:“美國打著正義,公理和人權的旗號,而實際上是在謀求自身利益”,

但如果把這三條“反美”的理由掰開揉碎來分析的話,如果有一個國家處在美國的位置上,能不能做的比她更好?

從上世紀到現在,民主政治,自由經濟與人權解放,就成了整個世界為之努力的文明世界,我們從鴉片戰爭到現在,不也一直在為這個目標而堅持與努力嗎?但總有一些國家,為了專權統治與民族矛盾而逆動,其結果不是被殘酷統治,就是相互殘殺,這個時候,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有兩個選擇,一,袖手旁觀,二,用強力干涉,我們想想:哪一種選擇更有實效?

聯合國本來就不是權力機構,對於不遵守《憲章》的國家,怎麼辦?只能利用“五常”的力量去迫使其遵守,但基於“一票否決權”的天然弊病,“五常”中如果有一張反對票,犯規者就不能夠被懲罰,《憲章》將淪為廢紙,因此,美國常常繞過聯合國單獨執行,往往也是迫不得已(當然,其中仍然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美國打著正義,公理與人權的旗號,,,”,實際上,美國每一次的國家行為,的確都有一個正義的由頭,但其也的確幹了一些順乎公理的事情,反獨裁,反恐,反種族迫害,反擁核,,,但美國是個國家,如果她純粹不考慮國家利益,“毫不利己專門幾人”地為世界服務,那我想她連幹這些事的成本都不夠,,,

但不得不說,美國為了維持其世界老大的地位,在某些事情上的確顯得有些霸道與蠻橫,我們反過來想想,在一個單位或者團隊裡,如果領導者的思想被隨意左右,而且還沒有一定的手段去平衡矛盾的話,他能管的好這個單位嗎?況且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個強人林立,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


現在美國有一個響亮的綽號:“世界警察”,但我覺得把美國叫“世界城管”可能更合適,,,!這個世界猶如一個市場,如果想讓市場在秩序之下良好運行,在文明程度沒達到一定高度的階段,靠商家的自覺顯然做不到井然有序地運行,總有隨意佔道,欺行霸市的刺頭搗亂,於是就有了城管,城管的過激管理與商家天然的弱勢定位,讓兩者之間形成了某種對立,但城管也遠沒有到“公敵”的程度,試想:這個市場如果沒有城管,會怎麼樣?

因此我認為,如果把這個世界比作一個市場,真正的“公敵”不是城管,而是“牛二”!


冷兵器TILLLINDEMANN

美國到處製造動亂是真實的。二戰之後,美國作為反法西斯盟國的實力派,首先倡導提議成立了聯合國,但是美國自認自己是“世界警察”,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正義的。所以,美國只是在利用聯合國,利用不了,就拋開聯合國單幹!


美國這些年,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可謂是壞事幹絕;先後出兵侵略幾十個國家。直接導致的人員傷亡不會少於百萬之多。成百上千萬的家庭流離失所。看看流落到世界各地的幾百萬人的難民,哪一個難民不是“美國製造”。

有的“美粉”置事實於不顧,竟然說出“美國為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民主自由,為了保護人權”在戰鬥。“美國沒有侵佔別的國家一寸土地,也沒有拿走伊拉克的一滴油”。事實是這個樣子嗎?


非洲每年都有上百萬人因飢餓而死,而美國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撂荒。美國每年援助出去的武器金額,都在幾百億美元。為何卻拿不出區區幾億美元,讓那些因飢餓而死的人,得到維持生命的糧食?

美國發動二次大規模的對伊拉克戰爭,他的盟國日本,加拿大,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就湊了近千億美元給美國。戰後的伊拉克政府當局,也被迫同意給美國支付二百億美元石油,作為美國的軍費開支補償。


美國在進攻伊拉克之前,中情局開動所有的宣傳機器,把薩達姆描繪成一個對自己的人民,經常痛下殺手的劊子手。而薩達姆出身農民貧困之家,薩達姆青年時期,放棄了當總統的舅父提供上大學的機會,而投身反對殖民統治的活動。難道就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嗎?

兩伊戰爭打了八年,沒有美國的大力挑撥,沒有美國及其西方國家的大力支持,就是借給薩達姆幾個膽,他也不敢進攻體量比他大出幾倍的伊朗。

沒有美國的慫恿,伊拉克又有什麼能力敢於進攻科威特?美國利用伊拉克消耗了伊朗的國力,之後就是“卸磨殺驢”,以免伊拉克做大做強。再之後就是以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之舉,發動了“海灣戰爭”,為以色列剷除後患。


當今國際社會里,美國就是“黑社會”裡的老大,雖然美國到處煽風點火,製造事端,甚至置自己的盟友利益於不顧?但是,“黑社會”無論如何也需要有個老大,放眼全球,能夠取而代之的國家,還真的沒有。

既然是沒有國家可以代替美國,領導國際“黑社會”,美國就變成了“黑社會”老大的不二之選。那些美國的“黑社會”盟友們,有時雖然面對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感覺不公,心裡有氣,也只好發發牢騷而已!從心裡也不敢罵一聲美國是國際社會的公敵。小弟挑戰老大,需要的是實力!

那些對美國的飛揚跋扈,早就看不慣了的國家,雖然罵聲不斷,但是,知道自己的實力尚不具備挑戰美國,也只好隱忍不發,寄希望於美國下屆總統選舉,能選出好一點的總統出來。



阿佩呀

美國雖然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離世界公敵還很遠,畢竟與之建交的國家最多,只有伊朗、朝鮮和不丹除外。

美國不僅輸出軍隊、武器和航母艦隊,還不停地向世界各地輸出它的價值觀,夢想著“大一統”。倘若某個國家或地區不聽擺弄,美國自會想盡辦法令其屈服,哪怕是付諸武力。從前,伊拉克的薩達姆,利比亞的卡扎菲,南聯盟的米洛舍維奇,現今的阿薩德……等等,都因為不遵從美國的淫威而慘遭顛覆和恐嚇,美國的目的只有一個:做一個聽話的“孩子”。

但美國對付俄羅斯這個宿敵時,可不敢輕易採取“拳打腳踢”的慣常做法。而是採用經濟上制裁、武力上威脅、挑動群眾鬥群眾的方式,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最終達到甕中捉鱉的效果。說白了,耗也要耗死俄羅斯。

而對其它價值觀相左的國家和地區,美國採用最多的方法是群起而攻之。能打的則打,不能打的則制裁和封鎖,也就是流氓常常使用的下三濫手段。古巴,離美國近在咫尺,卻被封鎖制裁了好幾十年,最後還得順從美國懿旨。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因為大家都懂得,合作要比對抗來的實惠,自討苦吃確實沒必要,待把自己養肥養壯後才有真正的底氣。

臥薪嚐膽,韜光養晦,小不忍則亂大謀,四兩破千斤……都是人修身養性的絕佳方法,與虎謀皮的結果不如退而求其次。待到星轉鬥移、時空變遷那時,狂妄自大的希特勒、墨索尼尼、東條英機都將死無葬身之地,何況是老虎也有步履蹣跚的時候呢?美國人雖然懂得什麼叫做“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但利令智昏的統治者,最容易犯的就是常識性的錯誤而一敗塗地。


流年逝水148633009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美國長期處於全球霸主的地位,並且利用霸主的地位削弱對手、攫取利益,被別國羨慕、嫉妒、恨是肯定的。但是如果簡單的把其他國家對美國的怨懟,理解為美國就是全球的公敵,未免太過偏頗。

換其他國家領導,未必就比美國做得好

大航海時代之後,地球的時空距離迅速縮小,在此之前,英國也曾領導地球一個世紀。英國人四處搶佔殖民地,為了掠奪資源甚至人口,不惜發動一場場的戰爭。即使在英國人對全球實現平穩統治的時期,也沒有太多的講所謂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更多的還是奉行利益、權利、武力至上。

現在,即便美國不再充當地球的領導者,換德國、法國、俄羅斯或者其他亞洲國家充當領導者,難道就會比美國人做得更好嗎?難道就會大公無私的為了其他國家利益,損害自己國家的利益嗎?我看不大可能。

芸芸小國只是通過反對,期待美國的憐憫

現在地球上除了少數幾個已經跟美國勢不兩立的國家以外,絕大多數國家都與美國存在程度不同的合作關係。象日本韓國這樣的國家,有時也會站出來反對美國,但是更多的是希望通過反對爭取美國的憐憫,希望美國能夠少從他們手中榨取一些利益。他們沒有能力也沒有想法將美國視為自己的敵人。

即使象伊朗這樣的美國死敵,也是因為美國把他視為敵人,如果哪天美國放鬆要求,伊朗會分分鐘放棄反美立場,期待成為美國的夥伴。亞洲另外一個美國死敵就是一個經典案例。

有潛力的大國將美國視為競爭對手,而不是敵人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領導全球的國家也是沒有前途的。現在亞洲地區如印度等大國都在幻想,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的領導者。在這個過程中,將美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無可厚非。

全球的領導者的競爭,當然是非常殘酷的,鬥而不破的古老東方智慧,此時顯得更加重要。20世紀初,德國一直把當時的世界霸主英國視為敵人連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企圖將英國拉下馬,但是戰爭的結果是兩敗俱傷,崛起的卻是美國和蘇聯,德國喪失了重大的發展機遇。在當今這個核時代,那些把競爭者轉化為敵人,把正常競爭轉化為戰爭的國家,命運只會更加悲慘。

想取代美國還是需要通過紮紮實實的努力,水到渠成才能取而代之。那些成天喊打喊殺的國家,永遠也不可能與美國比肩。




衝擊時評

在目前的世界形勢下,美國不可能成為世界公敵!

二戰之後,美國一直是西方陣營的帶頭大哥。但是從小布什開始,美國的所作所為就越來越招到全世界的不滿,甚至很多盟國也不再願與之為伍。這一點,在伊拉克戰爭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只有英國、澳洲派出了軍隊參加戰鬥;最近一次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只有法國和英國出兵聲援;而特朗普考慮在5月12日開始恢復對伊朗的制裁,到目前為止,只有以色列和美國是站在一起的,英國、法國和德國甚至都跑到美國國內表達了反對意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作為確實招到越來越多的國家的反對。

但是,短期之內這種反對並不會把美國上升到世界的公敵。由於美國在二次大戰中“拯救”了歐洲,傳統上歐洲國家對美國存有感激之心,因此在國際事務上,西歐的立場一直是以美國的價值觀為標準的。因此,美國的觀點就是歐洲的觀點,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國際社會”的觀點

伊拉克戰爭、敘利亞軍事打擊,全世界都知道美國的行動是非法入侵,但是歐洲的主流媒體報道沒有絲毫譴責美國的意思。受到媒體的影響,歐洲的人民雖然不滿美國的作為,但是在“大是大非”的立場問題上也很少會反對美國。

既然美國的國際觀就是國際社會的觀點,那麼美國就沒有可能成為國際公敵了。


七號臺

這個問題的描述有些誇大了。

美國目前有些政策外界看似不理解,是因為特朗普總統的個人特性和前任奧巴馬總統的個人特性有著明顯的不同。並且特朗普作為一個成名多年的成功商人,他似乎在總統這個位置上比較隨心所欲,但每一次看似隨便的政策後面,都還是有他一定的道理。比如這一次東北亞局勢的緩和。

那麼再回到公敵上面。我們可以拿最近的一個例子來說,就是英國因為雙重間諜的事件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並且引發一系列歐洲國家和美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事件,那麼在這個事件中,俄羅斯可以稱之為一個“公敵“。因為首先這個事件,在還沒有徹底調查清楚的情況下,就已經判斷就是俄羅斯所為。而且是西方各主要發達國家聯手驅逐。

從長遠利益的角度來看,美國擁有加拿大這樣的國家發達,社會穩定的鄰居,擁有歐洲大陸幾乎所有的國家成為其可以在利益上信賴的朋友,比如軍事上的北約,以及政治上的以民主外交為價值觀的同盟體,還有日本、韓國兩個亞洲盟友。其他的東南亞國家美國也都有所介入。所以,美國只是目前政府上的一些措施和政策受到國際社會上有些國家的反對。但離人民公敵,還差的很多。


本來世界觀

國際問題還是橋本來回答。


本次是美國到處製造動亂,招致了一些國家的反對,你是否認為美國已成為世界公敵,筆者認為問題本身有問題,美國製造動亂招致一些國家反對,就一定是世界公敵?如果是美國製造動亂招致全世界的反對,這樣美國就是世界公敵。但是這裡所指是一些,這就要好好研究了。


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對峙爭奪全球霸權,蘇聯陣營把美國的所有行動都稱為製造動亂,認為這樣的行為是仇視蘇聯陣營,也將成為世界的公敵。如蘇聯為了解決西柏林問題,就採取了封鎖西柏林的策略,不讓物資補充車輛進入,因為西柏林在美國的支持下,成為反蘇的大本營。美國就號召盟國用空運的方式,為西柏林運去給養,也運去了巧克力,美國並沒有成為世界憎恨的公敵,而把美國稱為公敵的蘇聯卻很尷尬,最後不得不撤銷了封鎖。


美國與歐洲等國具有絕對的話語權。美國在其建立的二戰後的體制內有一個別名就是世界警察,凡是世界各國的事情他都要插手。這在建立聯合國時盟國都對此有確認。但美國的行動都要通過聯合進行,在安全理事會的框架下運作。但冷戰時,這個框架因為蘇聯與美國的激烈爭奪時時達不到效果,美國也會超越聯合國框架進行干預,雖然有的行動招致很多國家的反對,畢竟美國是世界強國,從來沒有達到世界公敵的水準。


冷戰後,世界政治框架改變,對抗變為對話,但美國稱為唯一的超級強國,對世界政治,經濟有絕對的影響力,就算髮動伊拉克戰爭,以及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等逆世界潮流的行為,美國還有許多支持者,美國並不孤立,與某些國家被制裁不同,美國沒有成為世界公敵的條件與環境。未來除非美國的國力下降,美國在世界,在與盟國的影響力下降,美國倒行逆施,引起公憤才或許有可能成為世界公敵,否則美國沒有任何可能。


橋本看日本

還真別說,在特朗普用經濟大棒掠奪世界之時,用戰爭攪動中東之際,世界上的強國都在觸探美國的底線,這時的美國還真已成為世界的公敵。

單極霸權,不僅緊盯政治敵人,連盟友也得一起防範。

俄羅斯、伊朗、古巴、委內瑞拉等這些被美國認定為不友好的國家,被美國踢出了世貿體系,受到了美國的經濟制裁。而特朗普上臺後,發現其盟友或某些大國在美國的羽翼下成長壯大,開啟了對其剪羊皮的模式。貿易的逆差、鋁鐵關稅變成了美國強壓各國的手段,不僅使引起各國的反抗與不滿,也讓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真正地孤立起來。

敘利亞的戰爭、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並沒有按美國的意願來推行。

敘利亞戰爭2015年俄羅斯的突然殺入,2018年的英法加入,使敘利亞的局勢陰雲密佈,然爾美國的聲音確越來越小。為什麼?美國的真正意圖確是在損盟友,扶持庫爾德人害土耳其;把中東打亂引起難民潮使歐洲各國的經濟社會全部混亂。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2017年12月得到美國特朗普的肯定,卻遭到了歐盟、英法德、俄羅斯、土耳其、日本的反對,美國似乎又被孤立了。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也是唯一一個全球霸主,這樣亂揮經濟大棒、損害盟友與各國的行經使美國真正孤立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