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经费项目化管理提升社区党建水平”等5则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经费项目化管理提升社区党建水平

通讯员 夏艳文

为补齐社区党建工作短板,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探索建立了社区服务群众经费项目化管理机制,经过一年多的实施运行,专项经费的规范化操作,对激发社区党组织活力起到了积极作用,社区党建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突出党建经费属性,保障使用方向项目化。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按照平均每个社区5万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明确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满足社区党员和居民共同需要的生产、生活服务,解决党员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民生问题,共包含6大类22项服务项目;明确了不得由社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支出的7方面内容。同时,为便于具体操作,分别明确每类活动具体支出范围和每类项目支出的金额上限,保障社区各类服务群众项目的均衡开展。

突出经费使用效益,推行审批流程项目化。为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实现社区党建经费效益最大化,对经费使用审批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严格落实“项目议定、审核备案、核拨资金、支出报销、公示备案”五步流程,体现了党建责任人履行第一责任的要求,既满足了广大社区党员群众的活动意愿,也规范了经费使用流程。2017年度全县6个社区经过3轮集中申报,共审批服务群众项目37个,累计使用资金281270元,社区党建活动得以稳步推进。

突出经费阳光操作,实施多维监督。社区服务群众项目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群众在项目实施中的监管作用,社区党组织对项目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及时、全面公开,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严格报批手续,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报账负责制、乡镇党委专项资金管理责任制,自觉接受上级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将项目专项经费使用情况作为年底乡镇党委书记述职的重要内容,接受上级党组织的监督考核和党员群众的评议。组织、财政、民政等部门对项目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专项经费和服务事项阳光运行。

唐县

强化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培训

通讯员 雷 群

唐县非公经济组织党委从提高培训实效着手,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注重与党员活动日等党日活动结合,引导和规范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近期,唐县非公经济组织党委组织所辖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进行培训,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工作手册》以课件形式,逐条逐页详细讲解,辅导党务工作者系统学习“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费收缴、党员活动日活动、党员志愿服务等基本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四个意识”,提升业务知识水平。同时,党支部书记就履职情况进行述职,与会人员进行了民主评议,进一步规范了党组织生活。截至目前,共组织此类培训6次,受训人员达150余人次。

河间市

共产党员家庭挂牌全覆盖

通讯员 河间组

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家庭在农村和社区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河间市大力推进共产党员家庭挂牌工作,基本实现了城乡共产党员家庭挂牌全覆盖,增强了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强化了党性观念。

分类设计规范户牌。充分考虑党员组织关系和居住区域环境的不同,根据实际设计了农村、社区两种式样的共产党员家庭标识牌,对样式、尺寸、材质、悬挂位置等内容均作出了详细规定,确保标识牌样式统一规范。

周密组织推动落实。河间市委组织部印发通知,并召开专门会议对共产党员家庭挂牌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提出农村、社区党员家庭挂牌实现全覆盖的要求,明确了责任主体,强化了组织保障。各基层党委负责所属党组织挂牌工作的组织、推动和落实,党支部负责本支部党员家庭挂牌工作的具体实施。

充分挖掘教育功能。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基层党组织创新举措,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家庭挂牌背后蕴含的教育功能,将挂牌工作转化为一次强化党员党性观念的生动实践。河间市职教中心党总支为增强共产党员家庭挂牌工作的仪式感,全体党员在按照要求悬挂好共产党员家庭户牌后,在党徽下重温入党誓词,再以年级组和科室为工作单元,将录制的视频资料或拍摄的照片上传到学校的党务工作群。

全面推进共产党员家庭挂牌工作,既增强了党员个人和党员家庭的荣誉感,也强化了党员自觉践行“四个合格”的意识。广大党员纷纷表示,挂在门前的共产党员家庭牌是“荣誉证”,也是“责任状”,工作生活中会更加自觉地规范和约束自身言行,做合格党员,树先锋形象,在服务农村、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曲周县

解决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不优不强”问题

通讯员 苗 琳

在村“两委”换届准备工作中,曲周县从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提高选人质量,切实解决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不优不强”问题,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联审+联查”,真正调整一批。开展“联审联查”工作,把党支部书记候选人作为重点审查对象,坚持“一村一过筛、一乡一联审、一周一例会、一事一对策”,切实把优秀人才推选上来,坚决把涉及黑恶势力、涉嫌严重违法违纪、长期无理上访或组织群众上访、道德品行低劣的人员挡在门外。

“激励+退养”,主动劝退一批。对连续任职10年以上、年龄超过50周岁的现任党支部书记,鼓励其主动退下来。对符合条件退下来的党支部书记,按照任职月数×20元标准,一次性给予补助。待年满60周岁后,再享受离任补贴待遇。目前已有34名50周岁以上的党支部书记主动退下来。

“关爱+培养”,切实育优一批。实行优秀年轻村党支部书记“滴灌式”关爱培养机制。明确一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一名组织部干部为联络员,一名乡镇班子成员具体分包,一个县直部门重点帮扶,支持一定资金,帮上至少一个项目。去年底,该县组织50名优秀年轻党支部书记走进中国农业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抓党建促发展”专题培训,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平台。

邱县

选派基层党建指导员

通讯员 左文刚

邱县选派了407名乡科级干部担任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员,任职3年,定期到农村、社区、企业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服务”活动,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开展大学习,建强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指导员把讲政治贯穿开展大学习全过程,推动分包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抓好党章学习贯彻,推动党员干部经常性学习,规定每月20~22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到联系点指导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

开展大调研,理清思路谋发展。各指导员每月至少两次深入联系点开展走访调研活动,突出问题导向,进一步摸清村情、社情、“两委”班子建设等九方面的“底子”,为建强党组织、发挥党员作用、推进乡村振兴找准“路子”。通过与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开展面对面交流,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并制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上交各牵头单位,建台账、抓落实。

开展大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每名指导员深入联系点领岗履责、连心联户,帮助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重点开展好“以建强一个班子、壮大一个产业、解决一件群众诉求、帮办一件实事”为主要内容的大服务活动。活动开展以来,解决群众和企业的难题300余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