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乖乖女”,吸引到的總是“渣男”?|翠紅答問

为什么“乖乖女”,吸引到的总是“渣男”?|翠红答问

为什么“乖乖女”,吸引到的总是“渣男”?|翠红答问

我今年25歲,身高163CM,體重47KG,從小學舞蹈,身材、氣質都不錯。單親家庭,有房有車,不逛夜店不亂交朋友,不拜金,想問為什麼我自帶吸引渣男的體質。

第一任男朋友是大學同學,又高又帥,平時對我非常好,到了放寒暑假就找不到人,打電話總說等下回我,永遠不回。後來才知道他在老家有女朋友,高中交上的,他宿友都知道,沒人告訴我。

为什么“乖乖女”,吸引到的总是“渣男”?|翠红答问

一般我不大喜歡用“渣”來形容一個人,不過從你的敘述來看,這三位男性在品德上實在有虧。很理解你的心情,予人感覺好像在感情上淨遇到倒黴事,很不順利。好就好在你頭腦很清醒,每次發現對方有問題後,果斷分手,沒有在這些人身上無盡地糾纏。懂得止損離場,這是很了不起的。

三段感情有一個共同點:欺騙。前兩段是男方在已有伴侶的情況下和你交往,第三段是在物質條件上欺騙。當你提到已有伴侶的兩位前任時,他們對你好都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任男朋友你更是非常明確地提到,他讓你找到了缺失的父愛。我想,尋找戀愛對象時,希望從對方身上得到缺失的父愛才是問題所在。

父親是父親,伴侶是伴侶,從伴侶身上尋求父愛,往往會造成親密關係失衡。另一方面,雖然在意識中想要找單身的男性為伴侶,但是潛意識有著自己的邏輯,使你更偏向於受到已經有伴侶的男性吸引,重演幼年父母離婚後被遺棄的感覺。

並且在我們的潛意識中總是希望能夠從幼年失位的父親那裡得到愛,把父親爭奪回來,這些對你建立和維持親密關係會有影響。從這方面看,建議你找有精神分析學派背景的諮詢師幫你理清一下童年經歷,對將來的生活大有幫助。

你很會動腦筋琢磨,每次感情失敗後,你都總結了經驗、教訓,只不過由於缺少專業知識,你把問題歸結於表面,如長相和認識方式。你有成長動力,相信你在諮詢師的指導下很快就能成長起來。

第三任男朋友的欺騙和你看世界的方式有關。你說自己不拜金,我相信你不是拜金女。你很講條件,開篇詳盡地列出了自己的條件,談到第三任男朋友,你擺出的仍然是條件:身高、相貌、經濟條件……等等。這和遇到前兩任男友是同樣的道理,談戀愛時以找伴侶的名義找“爹”,會跌倒在找爹這個點上;談戀愛表面不看重金錢,實則很講條件,也會栽倒在條件上。如果你接受自己對伴侶經濟條件上有要求,把擁有同等財富及以上當成是自己正常要求,內、外要求合一,你也逐漸會交到內外一致的朋友。

为什么“乖乖女”,吸引到的总是“渣男”?|翠红答问

三段感情裡,你一再強調了“對我好”,把對你好當成是愛情。對你好可以是愛情的一部分,它不等於愛情。把開車幾小時買小吃視作愛情的全部,是缺少父愛的表現,好比在沙漠裡斷水斷糧幾天幾夜,一碗洗腳水變得像甘露,泔水像龍肝鳳髓。渴望得到父愛,第一可選方案是向父親索取。和父親保持聯繫,在互動中體會他給予愛的方式。這麼多年感覺不到愛,也有可能父親缺少給予愛的能力,他能給你的就是這些了。這種情況下就去接受現實,停止糾纏。當你通過多次練習,接受了現實以後,你會逐漸放棄改造不愛你的人(小時候的父親、現在的渣男),因為你會知道,他們不會變成愛你的人。

翠紅情感手記:為什麼身邊的男性“都是”一個樣?

經常聽到身邊的女性朋友說,男人都XX樣。A說男人都幼稚,長不大,B說男人都會出軌,C說男人都木訥,不解風情……她們能舉出認識的、交往的男性,特別是她們的伴侶,都具有這些特質。有時候我想,她們要是相互認識,聚在一起聊男人這個話題,該是一場何等激烈的風暴。男人在她們眼中是如此不同,而她們又各自篤信自己發現的是真理。不過情況可能恰恰相反,她們會達成共識: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她們口中的男性“都”怎麼怎麼樣,在現實生活裡一些男人中確實存在。另外一些男人的品質,比如情感豐富細膩,性格溫柔體貼,也是客觀存在。具有成熟人格,既陽剛又陰柔,既男子氣又有女性氣質,這些同樣不是神話,為什麼在她們的世界裡好像消失了呢?

這是非常複雜的話題,單從個體的角度來分析,她們自身的一些特點不容忽視。A很享受老公粘著她的感覺,她需要男人粘著她。人格成熟的男性和女性在親密關係中保有相對的獨立性,兩個人膩在一起可以,獨自一個人也過得很開心,因此不大可能整天互相粘著。粘人的和喜歡被粘的才會走到一起,A總遇到幼稚的男性,和她出於個人喜好在交友、談戀愛時做出的選擇分不開。

B的情況比較複雜,父親出軌後和母親離婚,母親整天叨叨“男人靠不住”。B雖然不信,聽多了再加上父親帶來的不安全感,談戀愛、結婚總以“你會拋棄我吧”的態度與人交往,吵架也是“你一定有別人了,你走啊”。被“你會出軌”的目光注視久了,關係逐漸照她的劇本走。而且,一旦她心中有了一個“劇本”,潛意識裡會專挑適合角色的男性。她在無意識中做出了選擇,自己並不知曉。

C呢,母親強勢,父親木訥,由於父母情緒、性格極度不穩定,經常爆發,她自己缺乏安全感。木訥的男人不解風情,可是沒反應好過母親的易燃易爆體質呀。她從母親那樣學到的只有如何跟木訥男性打交道的辦法,女人滔滔不絕地說,男人一聲不吭,她習慣這種交流模式。情感細膩的男性和她說句情話,她無從接招,唯有木然相對,反而讓她難受,更加沒有安全感。

那麼如何改變呢?先改變認識,認識到自己對男性的瞭解僅僅是通過個人經驗,把“男人都——”的敘述方式改成“我認識的男人留給我的印象是——”,理性上為自己留下“看見”其他不同男性存在的機會。這樣做有個非常大的好處,把關注點從評判外界、關注外界,轉為向內看自己“我認識的”,促進進一步向自己提問:為什麼我認識的是這樣?那些不是這樣的男人,我有沒有選擇性地忽略他們?當你試著去發現不一樣的男性時,他們才可能在你的世界裡真正地存在。

往期推薦:

周公子

著名情感專欄作家。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qw923

翠紅

文學碩士,2009年獲心理諮詢師資格,長期從事文學、心理學跨學科研究,專注於精神分析、人本主義和超個人心理學學派。為多家媒體文體版撰寫情感分析專欄文章多年。

信息時報 周公館 翠紅答問

为什么“乖乖女”,吸引到的总是“渣男”?|翠红答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