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美麗的名字,儒家文化的傳承紐帶

在淵源傳承的中華文化中,姓氏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瑰寶。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名字就伴隨我們的一生,它是我們一生的見證,也是我們一生的標記。

古人取名字儒雅講究,而名字也往往也帶有時代印記。民國人的名字經常喚作康生,子儒,後來的人叫做建國,衛國之類的,在我們這代人就是張偉、王明之類的。讀起來感覺十分俗氣,現代人的名字與古代難免缺少一種美感。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看起來就那麼具有美感呢呢?主要有以下幾點:1.在古代,人們通產按照族譜取名。2.古人取名就像寫詩詞一樣,需要注意平仄音。讀起來自然具有一番韻味。3.古人取名,通常寄情山水,抒發自己的情懷。如此奇特的取名標準,是不是讓你十分神往,下面我們便分享幾個美麗的名字。

一、扶蘇

中國古代美麗的名字,儒家文化的傳承紐帶

扶蘇

出自《詩經•鄭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為人機智聰穎、敢於直諫、驍勇善戰、體恤百姓、頗有政治遠見,是秦朝皇位的繼承人。秦始皇死後,趙高等人害怕扶蘇即位執政,便偽造詔書,令扶蘇自盡,結局讓人不禁嘆息。

二、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字長卿,漢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僑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有明顯的道家思想與神仙色彩。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魯迅曾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原名司馬長卿,後因仰慕戰國藺相如而改名司馬相如。其與其妻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中國古代美麗的名字,儒家文化的傳承紐帶

司馬相如

三、卓文君

中國古代美麗的名字,儒家文化的傳承紐帶

卓文君

卓文君,漢代有名的才女。漢代大才子司馬相如的老婆,卓文君為四川臨卭鉅商卓王孫之女,民間還流傳著她與司馬相如私奔的流言。與古代女子名字不同的是,她的名字不是那麼的婉約,反而帶有幾分男兒的剛強與謙謙儒學之風。卓然君子,她的才情和無懼男兒的氣概讓人讚歎。卓文君當壚賣酒的傳聞心馳神往。

四、柳如是

中國古代美麗的名字,儒家文化的傳承紐帶

柳如是

柳如是,本姓楊,名愛,後改姓柳,名隱,後又改名是,字如是,號河東君。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柳如是擅七言詩,又習得褚遂良筆法。年長後,流落青樓。她才貌俱佳,一身男裝,引得眾多名仕縱談時事,對詩習文。後與錢謙益結為夫妻,明亡後,柳如是暗中支持抗清義士,後夫君鬱鬱而終,柳如是也懸樑自盡,一代才女香消玉殞。柳如是名字取自:“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五、梁啟超

中國古代美麗的名字,儒家文化的傳承紐帶

梁啟超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啟超”,代表著新思想和蓬勃的志氣,也註定他將為這個國家的改革復興而獻身。梁啟超的一生正是中國劇烈變革的時代,他先從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再與康有為分道揚鑣,一度加入袁世凱的民國政府,任司法部長,之後反對張勳和袁世凱復闢帝制,他的一生都在為國家之強大而努力,為國家情願付出自己的一生。真正做到了“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六、李清照

中國古代美麗的名字,儒家文化的傳承紐帶

李清照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後與趙明誠結為夫妻,不久金兵南下,李清照夫婦南渡。晚年趙明誠去世,她改嫁張汝舟,生活上的打擊讓她的寫作基調婉轉淒涼,“清照”二字更是體現了她坦然而又悽婉的的一生。渴望清白照耀人間,卻始終求而不得,一代才女哀怨離世。

七、林徽因

中國古代美麗的名字,儒家文化的傳承紐帶

林徽因

林徽因,民國才女,梁啟超兒子梁思成的妻子,“徽音”出自《詩經》,是為美譽,後改為徽因。“徽因”相比“徽音”,雖少了一份女子柔情,卻多了一份對世事的豁達。她與徐志摩、陸小曼、梁思成之間的情感糾葛成為民國的佳談。林徽因她早年在雜誌,報刊發表詩歌,散文,文學評論,受到讀者和文學家的一致肯定,後擔任北平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講師,是《文學雜誌》的編委,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中國近代少有的才女之一。

當然,美麗的古人名字數不勝數,這幾個僅僅只是代表而已,你更喜歡那個古人的名字,可以來談一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