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片裡大俠常常帶刀劍遊走,古代真的可以帶刀劍到處遊走嗎?

前度再見

古代是否所有人都能夠佩戴刀劍,這要根據不同的歷史階段來說明!下面就讓北暮給你慢慢扯吧!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那些大俠們一個個隨身佩戴刀劍,行走於江湖,好不快活!可是任何時期的人都能夠隨意佩戴刀劍嗎?非也!



就拿秦朝時期來說,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鑄以為金人十二。”在當時來看,秦朝的兵器管制很嚴,有法律嚴格規定:

平民不得私自擁有兵器,違者腰斬!鄰居連坐!

如此看來,如果穿越到秦朝,是做不了大俠嘍!




到了漢朝法律比較寬鬆了,允許百姓擁有短刀短劍等小型兵器,加之兵器走私比較猖獗,所以很多人都擁有武器!這個時期的大俠沒有多大的約束,佩戴刀劍是闊以滴!



到了三國時期,群雄並起,百姓水深火熱。各種山野匪徒比較猖獗,你走大道到敢不帶佩劍?劫匪專搶劫不帶佩劍的人!



唐朝時期,對於佩劍沒有嚴格的管束,所以李白等名士才能“十五仗劍遊。”這時候,闖蕩江湖佩劍就是標配了!如果穿越到唐朝你就可以圓一下大俠夢嘍!



宋元明清時期,重文輕武,維護治安,更是有“君子不配刀劍”的觀念等因素,佩戴刀劍是不成了!穿越當大俠當大俠的夢也是不成了。

北暮扯歪理

照這樣看來,想要回去當大俠,還要看不同的歷史年代,並不是所有時期的人都能夠當大俠擁有佩劍!

不過很多武俠小說都是以宋朝當背景的,他們手持佩劍行俠仗義好像和歷史不太符合啊!

這是因為,武俠小說多描繪的是行俠仗義的反叛角色,而不服朝廷管束也是反叛的一類表現!



本回答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如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


北暮無淚

武俠小說中經常有這樣的描述,一白衣公子,到某家酒店。把劍在桌上一放,然後叫道:“小二,切兩斤牛肉,上幾個小菜…”實際上這樣的場景可能出現在一些朝代的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毀天下武器,築城十二銅人,那時對武器的管制還是很嚴格的。



漢朝韓信的胯下之辱,也可稱"帶劍引來的血案",一般佩劍也是需要一定條件的,韓信沒事帶著把劍,引來市井之徒的歹意,嘲笑韓信:"要麼拿劍刺死我,要麼從胯下鑽過去。"韓信權衡利弊後,選擇了什麼就不必說了。這說明當時帶把劍還是比較少見的事情。

三國亂世,武器的管制無法有效實行,劉備、關羽、張飛都可以在鐵匠鋪中打造自己的武器了。



隋唐相對開放的風氣引起了佩劍的高潮,劍舞成為一種時尚,公孫大娘的劍舞名動天下,李白也在詩中寫道"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據說李白還是個武林高手。

兩宋時期,文風盛行,佩劍的風氣不再,最後被少數民族滅掉,可見自身實力的重要性。


元朝對漢族人的管制非常厲害,也是武器管制最嚴格的朝代之一,據說有的地方嚴格到幾古人家共用一把菜刀,別提武器了。

明朝到是沒有明確的規定是否禁止武器,但是中央集權達到頂峰,更別提特務機構,想來民間武器也不盛行。

清朝同樣是少數民族統治,武器管制比較嚴格。

再說古人帶刀劍太明顯了,行動也不方便啊,普通人一般帶個匕首也就夠了。



農村妞說事兒

這個大多數情況下基本上都是可以的,很少數時期不能實現。下面我們根據不同時期的歷史政策和現實社會情況看看吧。

秦漢之前;是不禁止刀劍的,不過當時只有銅製刀劍,而且成本高昂,基本是作為禮器出現的。普通的大俠根本就不可能佩戴刀劍在街上游走。當然如果你是一個有資本有社會地位的大俠,也能夠佩戴刀劍行走江湖。



秦一統時期;賈誼《過秦論》中說到秦始皇的法令;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由於社會的進步,刀劍開始普及,但是秦國統一天下,秦始皇沒收了天下的兵器。管制刀劍的流通,這說明秦國對刀劍有嚴格的管制。但是《史記》記載韓信受胯下之辱時是佩劍的,所以證明秦律並不能傳達地方。



漢朝時期;《漢書》中記載了丞相公孫弘上書漢武帝建議;“民不得挾弓弩。十賊彍弩,百吏不敢前,盜賊不輒伏辜,免脫者眾,害寡而利多,此盜賊所以蕃也。”不過最終漢武帝沒有采納。《後漢書》中更是描述文武百官都有佩劍行為。

丞相公孫弘上書建議漢武帝禁止民間擁有弓弩。但是漢武帝沒有采納,這說明漢朝百姓可以擁有自己的武器,相應的大俠當然也可以佩戴刀劍上街。



隋朝時期;開皇年間有這樣一條禁令“收天下兵器,敢有私造者,坐之。”但是當時是府兵制,徵調的士兵是需要自備武器的,所以應該不會禁止刀劍。還有人說楊廣禁止民間鐵叉、搭鉤、鑽刃之類,但是楊廣隨之亡國,根本禁絕不了民間。所以,俠客依然能佩劍遊行。



唐朝時期;唐朝律法規定,諸私有禁兵器者,徒一年半(謂非弓、箭、刀、楯、短矛者)

唐朝是不禁止普通刀劍的,但是嚴格禁止私人擁有甲、弩、矛、 肖(長矛)、具裝(全副盔甲)等 。李白其實也告訴我們了,“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這個唐朝最大的俠客告訴我們可以佩戴刀劍遊行。



宋朝的《宋刑統》就是加強版的唐朝律法,重兵器不能民間流通,而對於刀劍也在加強管理。宋仁宗時期就有川陝路段不能帶刀的禁令。違令者按亂民處理,不過劍一般不會禁止。

明清時期;官府加強了管理,但是對於武器的態度基本和前朝相似。也是禁絕重型武器,而普通的輕武器刀劍等要去官府登記備案。這樣就可以隨身佩戴遊行了。



最後說說元朝時期;這個歷史上第一個外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嚴格禁止了民間擁有任何武器。不過很多人說10戶才能擁有1把菜刀,這個是誇張了,下面是元朝律法規定;

諸漢人持兵器者,禁之;漢人為軍者不禁。諸賣軍器者,賣與應執把之人者不禁。諸民間有藏鐵尺、鐵骨朵,及含刀鐵拄杖者,禁之。諸私藏甲全副者,處死;不成副者,笞五十七,徒一年;零散甲片下堪穿系禦敵者,笞三十七。槍若刀若弩私有十件者,處死;

這個律法規定了漢人出從軍之人不得擁有武器,甚至連鐵製的柺杖都不能擁有,藏有刀和弓弩十件的人處死。



綜合來說;除秦漢之前,普通人沒有資金能力製造刀劍,隋煬帝時期短暫的幾年,宋朝部分規定路段,還有元朝一代,這幾個時期是不能擁有刀劍之外,古代絕大多數是可以佩戴刀劍遊走江湖的。


越關換視界

中國的華夏政權中,只有秦朝禁止人民擁有兵器。

秦統一天下後,依照法家弱民政策,收天下之兵鑄十二金人。以弱天下之民。

秦朝禁止百姓擁有兵器,防止人民推翻他。卻成為最短命的王朝。

秦朝之後任何朝代都允許人民擁有兵器。任何一個朝代都比秦朝長久。

老百姓可以有刀槍劍戟,斧鉞鉤叉。

也可以有弓箭。

但有兩條限制:

一是卿大夫、將領、百姓禁止擁有盔甲。

二是夜晚禁止帶兵器出行。

當然,律法特別規定允許持有盔甲者除外。

古代基本上可以帶劍遊走,限制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