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恨的代價

ji恨的代價

在一些時刻裡,或者說是在一些之後的時刻裡,總會驚訝,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是份可以輕易的感受到的東西,製造邪惡的同時也在製造著更加恐怖的東西,那就是悲痛、恐懼、憤怒與新的“ji”恨!

當然是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賦予了每個讀音更加多樣和深刻的意義,而在這個時候,在米脂理應在更多人關注的最前沿的時候,用一個字去刻畫或者形容,似乎都會顯得單調甚至蒼白。我們在面對這些毫無人性的行為的時候,除了痛心和那些應有的,會不會疑惑與茫然?究竟是如何的環境,如何的經歷,如何的心態,才會衍生出如此的人?他在“ji”恨,然後在報復!可他所“ji”恨的,又與他所報復的有何相干?

恐怕,任何人都無法給出一個解釋來。我其實挺想加上“合理”兩個字,可對於事件本身來講,何來?當一個自覺弱者的年近30的成年人已經去做出能用無數種四字成語來形容甚至詛咒的行徑時,我也覺得,先咒罵.....然後再去思考!但一定要先咒罵!因為,那恰恰是能夠激起我們心中更能思考的那一部分。

我看到有人說:死有餘辜!我覺得......太輕了些......

記恨......

生活中有那麼多值得記恨的人和事物嗎?當然有,當然有很多事情我們會記得,我們會抱怨不公,抱怨欺凌,抱怨各種各樣的不如意,只是,還需要抽點時間過濾一下,是否值得。因為,在很多時候,那些給我們帶來所謂值得的記憶的那些事情,僅僅是曾經日子裡的幾個小時和幾分鐘而已。而那些人,也許,甚至可以說肯定已經把被他“傷害”我們忘記的一乾二淨!

這樣,還值得嗎?

嫉恨......

我不知道怕什麼,反倒越來感到那種恐懼。我們的身邊總會有太多美好的東西不屬於我們自己,具體是什麼?看看朋友圈就知道了!可當真如此?我們所羨慕的,太多時候不過是自己缺乏,又是恰巧被別人碰到的東西。就像旅遊,一樣是從你已經膩歪的城市到別人膩歪的城市膩歪一下,可不依舊是樂在其中。最可怕的事情,會不會就是,原來你以為別人比你好,然後,他也這樣覺得。

羨慕與嫉妒,與恨。原本不該如此接近。

積恨......

積累的東西,未必就一定要去爆發。至少,在我看來,未必要去更加猛烈的爆發。至於“恨”這個事兒......打個比方,就像你在肯德基點餐,發現比你晚來的已經拿到開吃了,而你卻還在櫃檯前傻逼一樣的等著......其實,用不了多久就會知道,你的薯條正在從油鍋裡新鮮出爐,而剛剛晚來的,卻只是點了一個漢堡拿上就走,準備去給你送快遞的小哥。

要是不等,不看,那就在心裡了。

我試著用更加平和的方式去把我的想法寫出來,因為,向來感性的我甚至在今早游泳的時候都會因為想起這樣的暴行而憤怒幾乎無法呼吸。只是,即便我傾盡畢生所學,又能多組織出幾句話來把那施暴的兇手再罵的不堪些?可那,除了檢驗自己的詞彙量之外,還有何用?

讓自己儘可能的少去ji恨,是件挺難,挺苦,挺牛,挺好的事情......吧......

ji恨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