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流動的新文學,凝動的經典——與止庵、謝其章的一個下午

在講座過程中,兩位老師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在版本收藏與研究方面的心得。止庵老師和謝其章老師都不是中文專業出身,亦不在高校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但都憑藉自己對文學的一腔熱愛,投身到了這一領域,在中國現代文學書籍和報刊的蒐集、整理與出版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止庵老師談及自己在編選周作人、張愛玲等經典作家的文集時如何選用底本,以及自己致力於為這些作家編選文集的原因,並當場結合魯迅一則日記中的標點問題,向同學們強調了編選文集過程中一定要尊重的歷史細節和語境,也一定要尊重作者本人的意願。在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文學觀時,他談到像魯迅、張愛玲這樣的對世界有清醒的認識、從不對這世界說謊話的作家,尤為可貴。作為文學專業的學習者,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親近、體貼這些經典,培養自己對文字的敏感。

「回顾」流动的新文学,凝动的经典——与止庵、谢其章的一个下午

謝其章老師還介紹了關於民國書籍雜誌的收藏,以及自己在漫畫、電影雜誌收藏方面的一些經歷,並向大家提出建議:要大量讀原汁原味的書。對於研究者來說,回到歷史中的文本語境,對於解讀作品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在原報原刊的現場中,一部作品的內涵、張力才能得到更為豐富準確的把握和認識。談到書籍版本問題,他認為初版本有其價值亦有其問題,作為研究者,只能盡力去窮盡更多的可能,尋找最為合適的版本。

「回顾」流动的新文学,凝动的经典——与止庵、谢其章的一个下午
「回顾」流动的新文学,凝动的经典——与止庵、谢其章的一个下午「回顾」流动的新文学,凝动的经典——与止庵、谢其章的一个下午
「回顾」流动的新文学,凝动的经典——与止庵、谢其章的一个下午「回顾」流动的新文学,凝动的经典——与止庵、谢其章的一个下午

止庵和謝其章兩位老師談吐優雅,言語幽默,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現出淵博的學識、對文學的熱情和對研究的專注,感染了在座各位師生。本次講座為高校學子能夠與知名學者近距離交流、體會前輩風範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在這次講座中,同學們既體會到了中國現代文學獨特的魅力,又從中獲得了自己學習和研究領域的新見解。

文字:張藝菁 劉孟涵 王夢迪

排版:曹家瑞

轉自:中文導報

節 日 特 惠

世界讀書日,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為答謝廣大讀者朋友,圖書低至5.5折(除期刊訂閱外)。歡迎選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