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編劇站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哭了,你去圓明園會想到什麼?

一位著名編劇站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哭了,你去圓明園會想到什麼?

走過了一些地方之後,忽然意識到:歷史,對於一個城市來說,真是寶貴的財富。一個城市有了歷史,就擁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人們不遠千里萬里奔赴某些城市,可能就是因為那個城市曾是歷史這個座標系上的一個點。人們希望循著這個點,重踏那個座標的軌跡。身處現代繁華之中,心靈卻能由某一個點回到過去某一時段,縱橫馳騁,實乃一件快事。

可是,不是每個點踏上去都讓人心情愉悅的。

圓明園,這個但凡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想去尋找的座標點,永遠不會給人審美的愉悅。

一位著名編劇站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哭了,你去圓明園會想到什麼?

我曾有機會在一個春日去了圓明園。剛進入圓明園時,看到滿池春水輕泛漣漪,岸邊柳綠花紅,感覺跟頤和園差不多,一座最能體現帝王權勢的龐大的皇家園林而已。

朋友給我照相時,我倚柳憑欄,笑得還很開心。可是,真正進入被焚燬的舊園遺址之後,任憑朋友端著沉重的大相機怎麼啟發,我卻笑不出來了。

舉目四望,殘垣斷壁,遍地廢墟,滿目瘡痍。心底忽然顫抖:在那個年代,我們這個一直標榜地大物博的國家已經羸弱到何等程度,能任遠道而來的侵略者在我們的土地上如此肆意妄為?

那些人在搶奪園內財物、焚燬園內建築時,心中對我們這個國家、對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是懷著怎樣的蔑視與敵意呢?

一位著名編劇站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哭了,你去圓明園會想到什麼?

我曾採訪過為趙本山寫過很多著名劇本的編劇何慶魁。當時他的老伴、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還健在。高秀敏開玩笑說:“我們家老何可‘有才’了,在圓明園裡竟然哭了!”

何慶魁語氣沉重地跟我解釋,站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就感覺耳邊呼嘯的風聲似一種低沉的哭泣,他忍不住流淚了……

聽何慶魁這樣說時,我心裡還嘀咕:文人善感使然?

如今,當我真的走進圓明園,我理解了何慶魁。

一位著名編劇站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哭了,你去圓明園會想到什麼?

進了圓明園而毫無觸動的人,要麼,不瞭解歷史,要麼,不是中國人!

當你站在那巨大的廢墟上時,你就會明白什麼叫落後就要捱打,什麼叫積貧積弱,你也才會對“悲劇”的定義有了更真切的理解: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了給人看……

曾踏入過圓明園的朋友,置身園中時,你心中曾有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