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洞的前世今生

题 记

揽胜登临三面山光一面水;凭虚结构二分人力八分天。兴义老城中心,有一座山,不叫山,叫洞,并且有几种叫法:穿心洞、穿云洞、阳明洞、大佛洞,最深入人心的是大佛洞。大佛洞里面真有“大佛”吗?是何方神圣?

到兴义老城游荡,很容易找到被市民称为“大佛洞”的公园。这公园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代,园中有水有山,风光秀美,是兴义城区主要名胜之一。为什么会被称为“大佛洞”?在茶馆里闲聊的人们只道洞中有“大佛”,还说那“佛”来历不一般,是晚清民国时期滇黔边务督办、援川军总司令刘显潜“请”来的。

然而,市民口中叫了一个多世纪的“大佛洞”其实并非它的学名。据民国《兴义县志·艺文·文录》等相关史料记载,大佛洞最初作为城郊休闲景点建成时,是叫穿云洞或穿心洞的。其位置处于云南街东侧牛场坡,即如今的穿云山上。因其洞穿两面,山形仿佛一头巨大的水牛横卧于此,穿云洞处即是牛首,牛场坡则为牛身,前洞后洞形如一双明亮的牛眼,故而有“犀牛望月”之美称。

大佛洞的几个名字

老城中的大佛洞好似一位文雅的古人,有字有雅号还有别号,其位置与市公安局后面的火晶山对峙,西面与湾塘河相依,牛鼻子桥沟通其间。笔者曾经数度来到洞口,想验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然而,尽管洞外燕舞莺歌、车水马龙,洞门却被一把大锁牢牢锁住,始终未开。于是,只好找到文物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讨来钥匙,打开洞门一窥究竟。

大佛洞的前世今生

太极功夫浮雕二

推开洞门的那一刹那,仿佛开启了兴义尘封已久的往事,一幕幕如放电影一般不停地在脑海中闪现。岩石上的藤蔓湿漉漉的,一滴滴岩浆水有节奏地缓缓掉下来,再掉下来,发出 “叮叮当当”的立体声响。洞外虽烈日炎炎,进入洞中那一刻,一阵清凉瞬间透彻全身,整个洞成了天然的空调室。洞顶黝黑,地面有自上而掉下的细碎石灰石。这,或许是曾经有人在此用火所致。立于洞中,环顾审视,只见西南向的前洞口开阔明亮,后洞门则北向于山腰,险中露秀。洞内空气清新,轩敞宜人,“正厅”可容纳数百人。洞壁犬牙交错,形状怪异,洞穴迂回,钟乳悬垂,百态千姿。据悉,南明贵州巡抚钱开少云游大佛洞、水晶观等城中名胜时,曾赋诗一首:“来去穿云五尺藤,好峰精刹我频登。碧天万里圆明月,文室千年宿一灯。头白尚容还故国,眼枯不敢望诸陵。缁衣莫制人间泪,犹是前朝剃枭僧。”这位来自江苏,号大错和尚,本名钱邦芑的巡抚大人,借游兴义大佛洞抒发自己对南明小朝廷的怀念。

既然当年这一城郊景点最初建设时叫穿云洞,为什么后来就变成市民嘴里的“大佛洞”了呢?这还得从清代说起。明朝伊始,还叫黄草坝的兴义建了穿云洞景点系列建筑后,由于大小战争频发,穿云洞阁楼等系列建筑遂毁于兵燹。清代又重建穿云洞阁楼等系列建筑,之后又毁,几次三番。直到清光绪二十一年,即1895年,邑绅刘显潜以其洞天形胜,倡议培修,依洞建攒尖顶木结构阁楼五层。因尊王阳明为圣贤,便请石雕大师塑王阳明石像一尊置于洞中顶礼膜拜,同时将重建后的穿云洞更名为阳明洞,以志王阳明在贵州筑室讲学之义。

当年的兴义民众并不认识王阳明,直把洞中王阳明老先生的石像误认为佛祖,直呼“大佛”,这洞因“大佛”而得名也就顺理成章了。于是,“大佛洞”成了穿云洞的俗名。相类似的情况还有湾塘河。明末清初在清理河道、修坝筑堤时,这河曾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花水河。然而,市民群众视其河道蜿蜒曲折,就直观地称之为湾塘河,不买当年那些文人们的账。以此类推,大佛洞所在的那座山被市民们称为牛场坡也不足为怪,兴许就是因为山上土沃草嫩,常在上面放牛,仅此而已。

大佛洞与兴义人文

清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刘显潜再次集资修葺穿云洞,在后洞口峭壁之上建了一座“停晖楼”,同时踞峰而立涵虚阁。此阁下岩畔又筑屋三楹,称为“友石轩”。大约那时候的兴义,赏玩奇石作为一种高雅爱好,已在文人骚客中悄然流行开来。

此峰山下荷花池畔,又建“芸香榭”赏荷长廊七楹。兴义知府聂尊吾为涵虚阁题楹联“揽胜登临三面山光一面水;凭虚结构二分人力八分天”。大约历史诸多原因,此楹联如今已移步穿云洞前,由兴义知名书法家熊洪斌先生重新书写刻于前洞两侧圆柱之上。

1937年,刘显潜再次对穿云洞进行培修,并成立“阳明洞培修经费管理委员会”,使穿云洞修葺经费得以保障。刘显潜亲撰、刘公亮书写的《修葺阳明洞记》刻石立于洞之右侧,该碑刻正文为楷书,最后一段为行书,书法十分精美,书体饱满圆润,记载“俾斯洞之绸缪,不因人而废斯山之胜迹,不因时而顿……”修葺穿云洞之缘由及经过。

大佛洞的前世今生

穿云洞阁楼木雕局部

自此,刘显潜已经是第三次对穿云洞进行大修了。1941年,国民党驻军五十五师将刻有《修葺阳明洞记》的石碑捣毁,称废物利用,用于修筑“中山路”,即今天的东风路。现留存于刘氏庄园内的《修葺阳明洞记》石牌,为1945年刘公亮重书之后再次雕刻而成的。

谁说刘显潜这督办大人行伍出身只会带兵打仗之武略呢?其文韬在他《修葺阳明洞记》一文中即可见一斑:“天地浑元,精英之气钟于山川,山川磅礴奔放之气则钟于人;人钟山川磅礴奔放之气,必待学而后盎然以见,豁然以通。然而,无登高望远,之所涵咏情性又安知浑元精英磅礴奔放之气之所自哉!”这是记载重修阳明洞(穿云洞)的开篇之语,文章之大气在此彰显无余。尤其在介绍穿云洞时,文采亦非同一般:“环城诸山,自黑山蜿蜒而来,矗立于花水之侧者,曰穿云山也,而实洞也。夫洞之奇者,恒在于险远……”这里的花水之侧,说的就是湾塘河畔了。

大佛洞的前世今生

石裙板望柱之上的飞鸟浮雕

对于穿云洞的记载,晚清时期到兴义执教的都匀人解炯曾作《游穿云洞记》一文,对穿云洞及周边环境有过精彩描述。如“踞桥之上流,有小洲,幅员一亩,中有一亭状类船,因以船房名。四周竹木篱落入画,水则上分而下合,势甚激,时作风涛声,伏出桥下……”这是对穿云洞西面湾塘河(时称花水河)的生动描述,水声、竹木、亭子交织,动静相宜,如诗如画。一个世纪过去,据此文依然可寻得当年旧貌。试想,沿着老城城墙,左面是花水河,水浅波平,对岸杨柳依依,河面波光粼粼,两垂钓者立于树旁,河中倒影颤颤,水光接天,佳景宜人,客人游兴更浓。

据说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驻军曾将枪支弹药等装备藏于洞中,并将穿云洞用作防空洞。此说未找到凭据,只当民间老叟于茶馆之中吹牛侃大山热闹热闹罢了。

不过,穿云洞古建筑历经数百年沧桑,几度兴废,却是不争的事实。1953年、1981年、2009年,兴义已由县人民政府变更为市人民政府,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对穿云洞古建筑的重视和保护力度,以及不间断的维修,因而部分旧观大体依然,也算一件欣慰之事。当然,没改变的还有上了年纪的兴义市民依然我行我素,还管这穿云洞叫大佛洞。他们说,是大佛洞呢,洞里边真的有大佛,小时候曾看见过,还到里边玩过“躲猫猫”。

大佛洞回归穿云洞

仿佛在不经意间,本世纪初老城的公交车站牌上就有了“穿云洞”这一站名,当年的牛场坡也被政府引导称为“穿云山”。尽管有些固执的老兴义人仍然把大佛洞叫得很响,然而年轻一代已逐渐认可了穿云洞这一称呼。至于阳明洞的称谓,或许又仅限于小众的骚客文人了。

今天,依山而建的五层阁楼安在。阁楼顶层方形翼角,其余均为重檐单坡式两角造型,葫芦宝顶,翼角鳌鱼含珠,筒瓦屋面,云纹滴水瓦当。几何纹,万字格回纹木雕花窗。枋额、裙板或彩绘或雕花或人物,洞前十一级垂带踏垛,两侧曾放置须弥座石狮一对,据说后被人们搬到八一公园原跋浪亭出口处作为镇园神狮。四根合抱杉木朱红色檐柱尤其醒目,檐下门额镶嵌透雕几何纹花牙。两次间设扶栏裙板,明间额坊正中悬挂的那块黑漆阴刻篆书“阳明洞”金字木匾不知所踪。洞中神龛柱上那副“景去人不远,石无土而高”木质楹联依然。后洞树藤缠绕,悬崖峭壁,依洞而建的悬空“停晖楼”下有转角踏道通向曾经的荷花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荷花池中有一座四角攒尖顶赏荷亭,池畔建有卷棚式环廊,楼、亭之间,曲桥通悠,相互连接。至金秋时节,蜂飞蝶舞,荷花吐艳,游人可于楼上、亭中、廊里或小桥上欣赏美景,怡然自乐,其喜洋洋者也。如今,当年的荷花池已变成了休闲广场的一部分,每当夜幕降临,便有市民到这里翩翩起舞,或国标、或民族、或太极,健身主题公园有模有样,名副其实。

大佛洞的前世今生

穿云洞前洞如今场景

近年来,文物部门还在大佛洞山腰恢复或增建了曲形长廊,山顶建有三层三重檐六角攒尖顶阁楼一座,名曰“花水阁”。古榕绿荫下设有石台、石桌、石凳等,或供游客休息,或供游客棋牌娱乐。当年,刘显潜在他的《修葺阳明洞记》中写道:“是洞也,巨石巍然,拔地以出,擎天以峙;其为窍也,窈然而深,豁然而朗,廓乎其有容不得之于险远,而得之于郊。垌顾不易哉……临池而为芸香之榭,依壁而为友石之轩,翼空而为停晖之楼,踞峰而为涵虚之阁。”穿云洞依山就势,随山筑台,巧布亭榭,洞之天然雄姿,古建筑之布局特点,构成了一幅城中绮丽画卷,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游人到此流连。

值得一提的是,穿云洞右侧那些上山的石阶,简直就是一条从今往古的天梯。最下面的石阶望柱之上,其图案虽有花鸟虫鱼,但一眼看去,就是非常现代化的机制石雕,千人一面,呆滞而刻板。逐级登攀,越往上,越远古,望柱与石裙板之上的浮雕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那些人物雕刻,简直就是精美的中国功夫图谱: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中国武术之神韵,在此尽显无余。当然,除此浮雕人物而外,花卉、飞禽、走兽,以及《西游记》中“西天取经”等图案,同样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石阶蜿蜒向上伸展,如蛇行于穿云山。往右上山的步梯部分为木质,遇上树木挡道,就切开一角或圆弧,以让其不被伤害。如此而为,山上始终浓荫如盖,即使烈日当头,也凉爽如秋。

大佛洞的前世今生

解放初期修复后的穿云洞公园阁楼

山顶涵虚阁为单檐六角攒尖顶,周边有石栏,计有栏柱18根,柱上有18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柱身浮雕有花卉、云彩、飞禽、翠竹等图案,静动相宜,刀法洗练。石栏裙板上浮雕十八罗汉,或喜或笑,或怒或怨,无不形神兼备,生动有趣。涵虚阁高居峰顶,如众星捧月,虽地处闹市,却不闻市井之喧哗。在此静坐,仿佛置身于云天之外,离尘出世之意境似乎可让人远避纷争利害,静修养身,心如止水。

当年的牛场坡,如今的穿云山,虽然老百姓心中的“大佛”因特殊的历史而不复存在,但兴义人重视教育文化的传统始终如一。站在山顶,回顾历史,那位在贵州悟道,播撒“知行合一”的圣贤仿佛真的来到了兴义,来到了这片尊他为“大佛”的热土之上。

回到现实当中,无论怎么调查,王阳明的确没曾到过兴义,可从穿云山上留下的亭台楼榭,石栏回廊,又无处不彰显出对他这位“大佛”的崇敬和期盼。那些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雕刻得栩栩如生的石雕故事,都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教育文化之精髓。大佛洞被人们所称道的,不仅得之于天然形胜,更得之于水光山色之妙。登临山顶涵虚阁,扶栏环顾,眺望四围,兴义老城新区,尽收眼底。

数百年沧海桑田,岁月悠悠,人海茫茫,大佛圣贤何在?不在洞里,在人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