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將使未來世界變成什麼樣?

人工智能將使未來世界變成什麼樣?

本屆世界智能大會開幕以來,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智能互動體驗等“黑科技”令人眼花繚亂,特別是智能科技在諸多領域的應用,引發人們對人工智能未來的無限遐想。

18日,大會向公眾開放。前來觀展的李先生感嘆:“過去只知道移動支付、刷臉,沒想到人工智能已經有了這麼多應用,太震撼了,不敢想象未來的智能世界會是什麼樣。”

北京中科匯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遊世學給出了一個答案:“未來社會,智能機器人將普及,它們不吃不喝,隨叫隨到,態度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遊世學認為,未來的人工智能的主要應用將是替代人類勞動,改善人類生活。

事實上,人工智能領域的實踐者們已經開始佈局。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表示,未來5年,京東將把其800個物流中心逐步改造成無人倉;大力發展配送機器人,讓今天在大街上冒著酷暑嚴寒給大家送貨的快遞小哥,能夠在辦公室裡通過監控機器人完成工作。“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真正把人類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劉強東說。

在人工智能語音領域,多家中國企業也已投入到研發創新之中。劉強東說,京東的人工智能客服已經發展了6年,目前主要用作在線交流工具。下一步,京東將嘗試使用人工智能語音電話服務,模擬人類一樣的思考模式和聲音,解放大量的客服人員。

參會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中國的人工成本不斷上升,人口紅利日漸消失。人工智能是解決經濟發展中無人可用難題、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

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認為,未來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最佳結合點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將遠遠超過消費互聯網平臺。”

“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向世界經濟貢獻16萬億美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息與傳播知識社會局主任英德拉吉特·班納吉描繪了人工智能產業萬億藍海。

在被機器“代工”的趨勢下,一些人也擔心,智能機器人會不會搶我們的飯碗?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劉剛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會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減少工作強度,使人類有更多的時間從事知識密集的創造性活動和就業彈性高的服務行業。

劉強東說,人工智能節約了人力,但隨著業務拓展還需要大量用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同樣持樂觀態度:“每次新技術出現的時候,人類都恐慌過,但每次科技進步、每次技術革命又都誕生了更多的就業,讓人類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