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加工企業如何看待智能製造?

中型加工企業如何看待智能製造?

伴隨著中國製造2025,智能製造相關方案提供商越發受到關注,億歐也針對相關投資人和企業負責人開展了【中國智造新力量50人】的專題策劃。不過,作為產業升級服務平臺,除了方案商,我們認為也應該從製造業企業本身的角度,看他們如何看待和實施智能製造。本期我們與壹佰分地板的總經理陶振杰進行了交流,他分享了作為一家中型製造企業,他們如何看待和實踐智能製造。

地板行業現狀

地板行業已經發展了很多年,目前行業格局已經基本穩定。整個行業目前品牌碎片化比較嚴重,集中度不高,行業大概分成三個梯隊,頭部幾家大品牌商,如聖象地板等,年收入在10億級,最高達到70級水平。中部20-30家品牌商,年收入數億元的水平。尾部則是廣大的數萬家無品牌的加工廠。

壹佰分地板處於行業的第二梯隊,是國內知名地板出口企業,“中國強化木地板之都”、“中國強化木地板出口基地”支柱企業。公司位於常州市,自2002年創始至今,產品銷往歐洲、美國、韓國、日本、東南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地板生產主要依靠機床和各類加工設備,不同工廠工藝不盡相同,但大體經過木材前期處理、面板和芯板加工、成型、砂光塗飾、開槽、檢驗包裝等步驟。目前上下料、質檢等環節主要還是依賴人,勞動力密集程度較高。

壹佰分地板與智能製造

當前的加工設備和信息化情況

目前國內地板生產製造除了聖象地板是全面數字化軟件和自動化機械運營,其他所有加工工廠主要都是德國、合資品牌或國內品牌生產設備組合運營生產。壹佰分地板工廠目前在生產環節沒有打通數字化軟件系統,但在設備方面在不斷的優化,用相對自動化來緩解用工壓力和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

單批次訂單的批量性和設備投資是壹佰分地板目前沒有數字化升級的兩個較大原因。例如聖象的設備投資高達2-3億元,而目前壹佰分地板這樣的中等規模企業,訂單量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設備投資和運轉

。目前地板的生產過程中,屬於分段式生產,設備需要人進行監控,很多設備來自德國,無法進行軟件的雲平臺化運營。

智能製造的發展方向

壹佰分地板目前工廠的勞動密集型程度比較高,現在在通過提升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來緩解勞動強度,從發展的角度,半自動化和匹配的機器人是未來工廠調整的方向,主要還是取決於設備供應商技術的成熟與單批次訂單量的增加

地板的生產流程還需要依賴不同工序和不同的質檢流程來完成,基於目前的離散化流程,目前地板行業除了聖象強化地板生產線以外,絕大多數製造工廠基本實現不了工業聯網和智能製造。

行業內的夥伴目前基本思路都是一致,提升設備自動化程度、優化管理結構和訂單集中生產是非超大規模生產企業的出路

提升產品品質不只是智能製造

對中型企業來說,拋開生產系統的自動化升級,產品的品質提升必須通過供應商管理和公司內部質量管理來實現,生產效率提升則需要通過訂單的集中優化、高效的生產設備和富有經驗的管理團隊來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