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文/深圳微時光 ID: szdays

芬陀利華

都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深圳羅湖鶴圍村有一家素食館,每天中午都提供免費午餐,不限人群不限身份,至今已三年。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現場

素食四菜一湯,卻客似雲來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從鶴圍村路口走進去,遠遠就能看到黃色的“免費素食”幾個大字。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十點半去到時,50平米左右的大廳裡早已坐滿了人,我在一旁數了數,店裡共16張桌子,每張可容納4人。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將近中午的時候人漸漸多了起來,小側門外放了椅子,食客們一邊坐著排隊一邊聊天。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開飯前主持人會帶著大家誦讀一遍感恩詞,在誦讀過程中一位廚師雙手合十,十分虔誠。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誦讀完感恩詞後,主持人根據桌號有序地讓食客們取餐,素食館每日的菜譜是四菜一湯,每日的菜譜都不一樣,多是健康營養的南瓜、胡蘿蔔、青菜等,最有意思的是湯被稱為“惜福水”,惜食惜水,不為惜財,只為惜福。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午飯過後義工們就開始了清潔衛生,洗碗掃地,泡上一碗茶,休息半會,就又要開始去買菜為明天做準備,三年來日日如此。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瞭解後得知,素食館每天只免費提供午餐,供餐時間從十一點半到十二點半,240雙筷子,平均每天接待兩三百人,所以得從早上七點左右就著手準備大量的食材,也有些食客早早地就來了,義工們也會招呼他們一起吃早餐。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為體驗一把我也嘗試了一回免費的午餐,吃到後面剩了幾口,但一想到食物來之不易都是自然的饋贈,而且每個食客都是吃得乾乾淨淨,顆粒不剩,便自覺地通通吃乾淨了,

也許這就是“免費”教會我的珍惜,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說“免費的總是最貴的”。

食客

每一個人都會被溫情以待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義工們在忙時我去和門外排隊的食客聊了起來,大家對這裡都一致的好評,而關於為什麼要來這裡吃飯,理由就五花八門了。

有個阿婆特意從龍華坐一個小時車過來吃飯,她覺得家裡大魚大肉不健康,她喜歡吃素,而且在家吃素兒女也不樂意,乾脆就過來了。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有位大爺聽到別的大爺推薦就來了。

有個大嬸說這裡服務很好,人多熱鬧。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有個大叔說這裡飯菜好吃啊,健康。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還有個小女孩說,她媽媽不想做飯,就全家老小一起來了。

食客中大部分是年老或身體不便做飯的孤寡老人,還有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差、能解決一頓是一頓的人,但無論是什麼人來到這裡,都能得到溫情對待。

幕後

義工們稱這裡為家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素食館井然有序地運行,臺前幕後都少不了這群穿著黃馬褂的人的付出,說他們平凡,他們確實也只是一群普通百姓,說他們偉大,更是因為他們做著普通老百姓堅持不了的事。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主持人“胖子”,為人憨厚老實,來這裡好幾年了。和他交談時說話不太利索,但是做起主持來卻像模像樣,在取餐過程中,一直在提醒“各位家人吃多少取多少,不要浪費,吃完後用湯把碗涮一涮,一起喝掉。”而且是一直提醒到用餐結束,整個用餐秩序得到了維護,才保證了大家都能儘快吃上午飯。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負責採購的大姐,家就住附近,每天都會來“報到”,大大小小的事都參與其中,並負責每日的採購,近三年來從沒缺席。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在食客用餐時阿姨一直在旁邊洗碗,洗碗池在小側門旁邊,有時候外面有些急性子想早點進來吃飯吵吵鬧鬧時,阿姨就會出去維持秩序,並把一些年紀特別大的老人先請進去。看到一些行動不太方便的老人打完飯菜後,她也是第一時間走過去引導老人入座,性子脾氣都特別好。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洗碗的馬奶奶,今天已經70多歲了,也是從這家店一開始守候到現在,而且其他義工說起她都是一臉佩服,“她是來得最早走得也最晚的一個!”。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來得遲的義工應該是剛下班趕過來,吃完飯也立馬加入到打掃衛生的隊伍裡。做飯的廚師、分配飯菜的師傅阿姨、端茶遞水的師傅、維持排隊秩序的大叔,還有很多不知名不知姓的義工們,都在背後默默地付出。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悟空,是剛進門時接待我的義工,剛到鶴圍這邊三個月。他說,這裡是他的精神支柱,雖然有時候很累,但來到這裡像進了個大家庭,大家都像家人一樣,他很快樂。

這也很多義工堅守這份付出的原因。

對話

每一個義工都可以是劉先生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開飯時劉先生站在一旁負責餐盤的回收,食客們都把午餐吃得乾乾淨淨,真的是做到“零浪費”,而且可以看到不少食客放下餐盤後,對劉先生點頭致謝,不僅如此每個義工說起劉先生都是滿滿的敬意,剛剛還在鬧騰耍鬧的悟空和“胖子”一見到劉先生都立馬乖巧起來。

原來劉先生正是這家愛心餐廳的發起人之一。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劉先生

劉先生為何有這麼大的魅力?為此我和劉先生進行了一次簡短的談話。

Q:當初為什麼會想到做一家免費的素食館呢?

A:人應該有感恩之心,做一些力所能及助人之事。

Q:是否有很多媒體來採訪你們,會不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呢?

A:多,多的時候一天三四波,打擾倒是談不上,畢竟你們來不來我們每天都是做這些事,這幾年都這樣過來了。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Q:一開始大家應該也是對免費午餐半信半疑吧?你們是怎麼取得大家的信任的呢?

A:那肯定是會這樣。用實際行動,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大家的信任,一步步來,時間久了大家也就自然信任你了。

Q:素食館的開銷是怎麼解決的呢?

A:都是靠大家的互幫互助,發起人不止我一個,而且有些食客吃完覺得不錯就留下來幫忙,曾經還有個食客走了三個小時路過來,就為了捐3000塊。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Q:在管理這家素食館的過程中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A:沒有,沒什麼困難,大家都是互幫互助。

Q:在這過程中有什麼欣慰的事嗎?

A:我們素食館做的事能讓周圍的人有一點點改善就很好,有些義工之前在流浪,他們來到這裡後起碼不用流浪了,還能吃飽還會做一些事幫忙,這就是很開心的事。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Q:只有一家店嗎?

A:對,只有一家,做好一家就很好。

關於堅持,劉先生認為,就算他不每天都來素食館,剩下的義工一樣會這麼做,這麼多年了大家也形成了一種習慣,就像一個車軲轆在正軌上行走,每一個義工都可以說是一個“劉先生”。

善行是一種良性循環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做善事不難,難的是能把善行無形中變成自己的一種習慣。堅持做一天善事簡單,不簡單的是365日,一個春秋接一個春秋地堅守如初。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且不論這家免費提供午餐的素食館能繼續走多遠,但正如劉先生所言,能幫一個是一個,而且做善事不論形式。每個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都能幫助別人。

雨花齋

在中國還有一家“傻”的餐廳,吃飯不要錢,而且對前來吃飯的人,不設門檻,不分貴賤,不管老幼,一概歡迎。

這不禁令人生出許多疑問:開餐廳不就是要賺錢嗎?不賺錢還怎麼經營得下去?究竟它是炒作還是真傻?更讓人疑惑的是,這家在3年時間裡,為70多萬人提供免費午餐的店,憑什麼到今天都還沒有倒閉……?

它,就是雨花齋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雨花齋每天11:00開飯,但早上8點,便已經有很多人,在門前有秩序地排起了長隊。

雨花齋還細心地在門口,專門劃分開80歲老人的優先等候區,讓腿腳不方便的老人可以坐得舒適。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門口掛牌很是醒目,上面的內容每天都會更新,四菜一湯,營養均衡,足以填飽你的胃。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是的,無論你是誰,你都可以選擇到雨花齋,免費享受美味的素食午餐。

有人還會親切地跑過來,為你接過重物,幫你收起雨傘,就像一個孩子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

所有人吃的都一樣,不夠,可以加飯,加菜,打包也行。你不用擔心忘記帶錢,因為全部東西都是免費的。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在用餐期間,還會有義工舉著一個“請止語”的牌子示意大家吃飯時,要遵守“食不語”的古訓。

來這裡吃飯的,有無人照顧的獨居老人,有生活不便的殘疾人士,有貧苦吃不起飯的農民工,還有無人照料的留守兒童,更有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義工們會詢問他們喜歡吃什麼?得到的回答都差不多:有吃的就夠了,吃什麼都無所謂。對他們而言,

一口熱飯,足矣,飯菜雖不是山珍海味,卻已溫暖人心,食之如飴。

80多歲的王奶奶是這家餐廳的常客,丈夫前兩年過世,兒女也都各自成家,她獨自一人生活,做飯洗碗是她的一大不便。每當她捧著熱乎乎的飯菜,就會眼淚光對義工們說:“這個免費食堂,真的開到我心裡了,就是覺得很暖和,太謝謝你們了。”

一個小小的餐廳,蘊含著濃濃的人情味,為這些需要溫暖的人們,送去了愛和關懷!

這裡的人們飽餐後,還會聚集在一起聊聊天,互相為彼此的生活加油打氣,

真的就如同親密的家人一般。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雨花齋不僅解決了人的溫飽,更是在教人向善,來到這裡的人們,收穫的是一份純潔的餐食,一份久久回味的溫暖,更是一份來自他人的關心,一份體貼入微的幸福,和滿載而歸的感恩之心。

因為心懷感恩,所以更加惜福,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所以來就餐的人們,都會自覺光盤行動,絕不浪費一粒糧食。

用完餐後,身體尚可的老人們,還會自覺留下來幫助義工們洗碗,儘自己綿薄的力量。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利他就是利己,心無所欲, 必滿載而歸。

漸漸地,德清、鹽城、北京等地,紛紛有志願者開起了免費素食餐廳,並都取為“雨花齋,短短几年的時間裡,“雨花齋”就已經遍佈全國10多個城市,為70多萬人免費提供了午餐。

雨花齋的每家店之間,並沒有組織關係,沒有規章制度、沒有交易,更沒有經濟利益,完全是,憑著各地愛心人士的善心自發形成。

有個叫高松的人,跟朋友說自己想開素食店,結果朋友聽了以後,當即免費讓出,位於市區中心地段的一間店面,佔地60平方米,有30個座位。原來,他的朋友之前,一直在做肉食類餐飲店,他說:想給自己一個機會“放生”,青島“雨花齋”就這樣開了起來。

幾乎所有接觸過“雨花齋”的人都說,“雨花齋”是一個大家庭,家人就要互相幫助。

幾乎每天都有人來餐廳捐助,一位從事大棚種植的範先生,無償提供了,鹽城“雨花齋”所需的全部青菜。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有位拾荒的朱大伯,他自己每天靠撿垃圾,艱難過活,可每月還一定要送100多斤大米到餐廳,他說自己有力氣,還有更多比他困難的人需要幫助。

溫州“雨花齋”開業的第一天,就有一位獨居老人,把自家冰箱的菜全都搬到店裡來,老人說:“你們做這麼好的事,我一定要來支持。”

雨花齋的義工們都來自天南地北,令人意外的是,她們很多,都是年過半百的中老年人,甚至是一些殘疾人。

而在義工免費服務的初期,還是有很多故意來蹭飯的居民,沒關係,來的就是家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潛移默化中,曾經的“蹭飯族”有的變成了義工,

有的成為愛心捐助者,有的甚至還成了傳播傳統文化的老師。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11點才派飯,但她們清晨6點就會趕來幫忙,很多義工也有自己的工作,可她們寧可犧牲自己空閒的時間和利益,也要去溫暖更多的人。大半天的時間裡,從洗菜切菜、打掃準備營業,她們從不求回報,也從不抱怨。

有位大姐說,在這裡一年有多了,覺得在工作之外還能幫助其他人,是一件容易非常快樂的事情。有時候,一句謝謝和一個真摯的笑容,就會讓她感覺到很滿足了。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雨花齋雖然免費,但菜式卻毫不含糊,永遠是都是用心搭配的。即使當天的米飯供應不足,義工們也會立刻煮麵,力求人人吃飽。因為這就是家裡啊,怎麼能不給家人吃飽飯?

只要你來到雨花齋,只要你心懷感恩與善意,他們回饋給你的,一定是一份同等的感恩與善意。在這裡,每個人都能找到歸屬感,找到自己的價值,這大概就是“家”的力量吧。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這是一個平凡的地方,因為每天都是粗茶淡飯;可它又太不平凡了,因為“食素一日、放生一天”,多少動物免遭了殺戮,多少家人健康了身心。

在社會日漸浮躁的今天,到處充斥著慾望與誘惑,而雨花齋就如同一方淨土,

恢復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愛。

那些孤寡老人,那些淪落到底層,無家可歸的人們是多麼孤獨絕望,好在,他們還有雨花齋。這裡就是他們的家,他們在這裡,總能享用得到熱氣騰騰的飯菜,享受到來自家人的關心。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一碗最平凡的飯菜,卻散發出最耀眼的人性光芒,因為這是善的光芒!

善良是一棵生機無窮的種子,只要你捨得播種,就會有你意想不到的甜果。而能用小小的言行,再把善傳遞給別人,讓人感受並且放大,這就是最大的感恩。

一個有溫度的城市,需要每一個人增溫,心存善意,方能一路撒光,這兩家素食館帶給我們的遠不止一份感動,更多的應該是我們的行動。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素食頭條:一個有趣的生活學院和精神食堂

我們的理念:弘揚素食文化 維護生命健康。

每天200多份免費午餐,3年來從未間斷,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兩家餐廳

(部份圖文源於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