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到底會給教育、課改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

在這個“互聯網+”盛行的時代,互聯網就像一束陽光,開始照亮了社會的各個領域。那麼,互聯網到底會給教育、課改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

互聯網到底會給教育、課改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

杭州筧橋實驗中學校長 高瓊

郭夢桃:高校長您好,非常感謝您百忙中接受我們的採訪!能先跟大家介紹一下,咱們筧實當初是為什麼選擇做課改嗎?

高校長:好的!我們學校原來是機場路中學,實際上就是杭州郊區的一所農村配套的公辦初中,後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杭州市整個教育部調整,把市屬的初中下放到了區屬,所以在那個時候,學校的發展就遇到了一些困難。面臨著優質生源、師資力量的流失,同時,也存在隊伍不穩定、教學質量下降、德育管理困難等問題。當時我們進行了反覆的論證和思考:我們要辦什麼樣的學校?學校到底要培育什麼樣的人?通過什麼方式來培育等等,最終決定必須要進行課改!

郭夢桃: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很多人都很好奇,互聯網時代下,新課改到底應該該怎麼做呢?我們也知道筧實目前已經是全國性的課改窗口示範校,那麼您能分享一下學校課改過程中的具體做法嗎?

高校長:筧實是一所從農村中學逐步演變成為城市中心區的學校,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筧實在課改的道路上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目前已經成為眾多學校觀摩的窗口學校,僅2016年,就有126個團體來筧實觀摩新樣態WE-課堂。

我們的WE課堂,包含三層含義:“we”即“我們、咱們”指師生共同構成“學為中心”的教學形態,“W還意味著“全球資源概念”;“e”指的是互聯網思維下的課堂形態,即大數據、雲技術等對課堂形態的影響。主要的做法我概括如下:

第一、轉變觀念。首先是管理幹部的觀念,課改工作一定要做一把手工程,只有主要領導轉變觀念,大膽決策,學校才有可能得以實施,其次,就是要持續不斷的轉變全體教師觀念,在全校形成一個課改必須實施的強勢。

第二、內化路徑。課改是一項系統工程,一定要基於每個學校不同的校情,不能簡單模仿,更不能生搬硬套,必須充分學校課改的基本策略、方法、流程等要素後,內化為本校可以實施的基本路徑,然後,有步驟地推進。

第三、組建團隊。課改工作是一項持續性很強的工作,各個體系都必須有一個核心團隊,有必要還要形成不同梯隊的核心成員結構。

第四、借力引智。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課改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工程,必須藉助各種有效資源為課改服務,比如剛剛提到的大數據、雲技術等互聯網時代下的智能資源。

第五、形成特色。全國有很多課改成功的學校,他們的經驗都值得選擇性借鑑,但是,終究要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品牌和產品。

第六、科研引領。改革本身就是雙刃劍,沒有持續的科研跟進,可能會缺乏持續力和創造力,筧實現在有全國教育部重點課題、浙江省規劃課題、杭州市重大課題等25個課題組,涵蓋幾乎全校教師,而且,這些課題全部圍繞課改推進。

互聯網到底會給教育、課改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

筧橋實驗中學

郭夢桃:很多人反映課改極難的是轉變教師的觀念,對此您怎麼看?杭州筧橋實驗中學又是怎麼解決的呢?

高校長:我認同這個觀念,但是,又不能簡單的理解是純學術觀念,我認為轉變觀念主要包括轉變課改理念和轉變實踐慣性這兩個步驟。

我原本以為老師都不相信課改,在真正瞭解之後,我發現很多教師並不是不認同課改,僅僅是在實踐中不由自主的會把長期形成的傳統課堂慣性撿起來,而且,會有下意識行為。這就是我認為的轉變課改觀念必須強化轉變實踐慣性,讓老師們通過一個週期形成新樣態課堂的實踐習慣。

而我們學校要做的就是要讓老師知道怎麼做、怎麼實現。在課改聯盟的幫助下,我們通過理論學習和觀摩實踐,讓學習到位的老師先行先試,學校對榜樣的做法和經驗加以提煉,進行系統的理念培訓,並組織全體教師強化過程中的及時培訓,強調每週的備課組自我研訓,結合教師本人的反思總結與矯正來推進課改。

如今,筧實的課堂已經形成了:課前獨學、學情調研—小組助學、答疑分工—班級群學、點撥質疑—重點研學、拓展提升—當堂檢測、梳理驗收。這五大環節,師生同步完成的良好狀態。老師的精神喝勁頭一天比一天好,課堂變得輕鬆、活潑、有效率,老師的科研意識、反思能力大大增強,課題文章不斷髮表,最終形成了學校所有老師人人學習課改,人人投入課改,最終做好課改的良好局面。

郭夢桃:我們經常講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宰者,您也講過: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課堂改革,做到課堂的變革與創新,那麼您能介紹下學校具體是怎麼做的嗎?

高校長:好的,所有的改革都要有鮮明的指向,而我們課改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培育他們的核心素養,這就一定基於孩子的特點,注重學生的選擇性是自適性。同時,從區域上講孩子的組成也有差異,城市中心學校、民工子弟學校和農村學校都是不一樣的,只有結合學生特點,改革具才有針對性。

筧實是一所從農村中學逐步演變成為城市中心區的學校,但是,學生的組成有47.6%的外來流動人口子女,所以在課改中我們僅僅抓住基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班組文化建設來改變孩子的價值認同和行為習慣,通過不同的課程滿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因此,幾年的課改我們感到最大的變化是除了學校的整體升學質量快速提升,從一所薄弱學校在短短的三年內躋身杭州市前列之外,更重要的變化是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每一個孩子都能很好的擁有學習生活的能力,每一個孩子都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素養,學校的幸福指數快速提升,科技、體育、藝術領域全面爆發,小組裡學生你追我趕,學習更主動也更陽光自信,學校充滿著向上的活力。

郭夢桃:有人說課改效果好不好,絕大部分取決於校長,您覺得,想要課改成功,校長應該做到哪幾點呢?

高校長:首先我是認同這句話的,真的,一個學校的課改是不是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取決於校長的。因為校長既是這個學校的引領者、決策者,同時又是執行者。如果校長的理念不到位,學校的課改是很難執行的,但是校長究竟重點要做什麼,我覺得這個是要弄清楚的。

第一:從課改的角度上就是理念的引領。從某種角度上,你校長的理念是直接影響你的管理團隊,你的執行團隊,包括全體教職工。他的行為與操作,我覺得這是第一個。

第二:建構一支核心團隊。因為所有的變革從某種角度上都是對原來的一種打破,甚至是顛覆,你要進行重構,而這個解剖是很痛苦的事情,你知道嗎?重組改變更痛苦,那你要想去解剖,要去改變,你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核心團隊,這是第二個,就是建構一個核心團隊。

第三:建構一個符合校情的頂層設計。校長要做一個基於學校情況的實施路徑,這種路徑的選擇一定要頂層設計,一定要建構,比如說你有理念系統,就一定要配備操作系統,在操作系統裡邊從老師到學生,到評價,到管理。都要進行一個頂層的設計,那麼最後我覺得校長重點要做的那就是這樣一個隊伍裡培養或者隊伍裡這樣一個優化。

後記:兩年來,依靠小組合作學習製為載體的課改模式,筧實抓住了課堂轉型這個“牛鼻子”課改成效突出。同學們說,“我們更喜歡現在的課堂”;家長們說,“孩子不僅成績快速提升,也更熱愛學習,更熱愛和人交流了”。同時,很多兄弟學校慕名而來,筧實在互聯網時代下探索改革,串起“we-課堂”、學養課程、社團活動等綜合實踐,為初中課改摸索出一條新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