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說話有好處嗎?

多言的人

墨子的弟子子禽向老師請教道:“多說話有好處嗎?”

墨子答道:

“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個不停,叫得口乾舌疲,可是沒有人去聽它的叫聲。

再看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振動,人們早早起身。

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只有在切合時機的情況下說話才有用。”

多說話有好處嗎?

現實生活中,多言的人說的往往都是廢話。而且常言道,禍從口出。話多的人難免說錯,貽害無窮。

曾國藩最痛恨的就是多言,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僅經常批評自己“每日言語之失,真是鬼蜮情狀!”也經常反問自己“言多諧謔,又不出自心中之誠”,這種言語習慣、個性缺點,“何時能拔此根株?”

他不僅對自己有這個“戒多言”的要求,還把它當成家訓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內容,尤其是對他的兩個兒子和幾個弟弟反覆灌輸、強調這一點。

如果想用言語超過壓制別人,即使勝了,別人也不會服氣,為人處世上,還是應當謙遜一些為好。

多欲的人

清代金纓在《格言聯璧》中寫道: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人生,多欲者累,寡慾者安,無慾者剛。

佛陀也告訴我們:

  • 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 多說話有好處嗎?

多欲為苦’的‘多欲’,指所求的慾望愈多也就愈痛苦;就是說,世間人的希求、慾望是貪得無厭的。

眾生所追求的慾望境界雖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不出五種——財、色、名、食、睡——五欲。

多欲的人心裡最苦,煩惱也最多。

因為在求取滿足慾望的過程中,不一定能稱心如意,一旦遭到阻礙,而求不到的時候,就會產生種種的苦惱。所以說‘多欲為苦’。

在這個世界上,要想獲得自在,過得幸福,最重要的是要會做減法,會控制自己的慾望。正如老子所言“為道日損”“少私寡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