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高學歷人才大批跑路出國不歸的現象?

coco賈鴻超

我雖然不是留學生也沒出過國,但是從我哥哥那裡還是相對了解了一些的,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


桫欏門

我完全理解高學歷出國不歸的人,他們無非是要尋找一個利於發展的地方。(其它理由不說了,大家都懂的)

我雖然沒去留過學,但在走出大學校門時也曾想過出去,由於是開放改革之初,缺少國外關係,而且還沒有自費留學的政策,公派出去的肯定沒有份。當然,哪時的想法也是:“出去就不會回來的”,除非在外面沒法立足。由於各種原因,作為恢復高考後的學生,年齡偏大,經濟,家庭工作因素,出去一事就擱淺了。後來隨著改革開放引進國外技術,負責了技術引進項目,並多次出國去技術考察,在越來越寬鬆的出國政策下,有幾個同事借公派出國考察之機溜掉了,在德國和美國溜走都有,考察隊即報告國內單位,在國外報告我國在當地的大使館,大使館人員僅詢問,走掉的人的身份,年齡,有沒經濟問題,有沒涉及國家機密,特別是國內的技術,美國和德國都是差不多的問題,問完後使館人員說算了。此事就過去了,但走佬的人的家裡人就不太好過,據說在兩三年還要定期到走佬人的原單位彙報該人行蹤,都是說聯繫不上。考察團成員起程出去前還與單位簽了合同,並交了幾萬元錢的保證金,現人不回來,保證金就做貢獻了。這是26年前的事,現在是否作為學成歸來就不得而知。走掉的兩個人都是91.92畢業的研究生,一個華南理工,一個華中理工。哪時到了美國,和德國是正吃香的時候,國內許多企業引進國外技術,特別是美國,德國,這些人一安頓好身份問題,即刻有接收的公司接洽,毫無疑問他們二位在美國和德國過得肯定比在國內好上N倍,而我負責幾個項目,完成後,經國內各級評審,因經濟效益不錯,個人獲各級獎勵,有國家科技進步獎,7.5五年計劃先進科技工作者,總之獎狀7`8本,有國家的,部級的,省級的,廣州市政府的,平均每本獎狀,得到二百元獎金,大約吧,就這樣了,最可憐的是,這些獎狀含金量還不如工廠內部評選個積極分子,因為,在每年公司的分房計分時,(9幾年還有福利分房),申請分房要計分排隊,職工的本單位工齡,一年計2分,公司內獲得的各種獎勵每項加2分,社會上獲得的獎勵如3.8紅旗手加4分(好像是4分)。科技人員,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中級加2分,高級加4分,但是,所有的技術項目的個人獲得獎勵沒有加分,經工程技術人員去質問黨委書記,(書記是部隊轉業的師級幹部,十足的土八路,好像對技術人員有刻骨的仇恨)書記的回答是把責任推給公司職代會,說職代會沒通過給獲獎的技術人員加分。在這情況下,搞技術是末日了,還在研究所幹嘛呢?後來,我千方百計離開技術崗位,多次推掉新的技術項目,(新的項目也有去美國培訓的機會)不幹了。再接著,用自己的技術為自己的收入服務。

因此,我對高學歷的人出國不歸的理解和看法表現的相當具體了。

再後來,我從原公司辭職了。在我辭職後的2年多,原公司開始虧損,在虧損之前曾經回到原公司同老總聊天時說,你的公司肯定得倒閉,你信不信?(注:老總還是老校友),結果是再過了四年,多次重組無效,虧損倒閉,可悲的是,該公司的產品在80年代全國的佔有率接近一半,百分之五十,90年代也有百分之三十多,到了亞洲金融危機時,因大量的8幾年分配來的大學生技術人員走完了,後來的人開發的產品技術不過關,新產品樣品線銷售後因達不到要求,收不到貨款。以後新的產品跟不上形勢需要,訂貨量大幅減少,更因為質量不過關造成貨款難收,這樣倒閉是不可避免了。

現在我很慶幸的是,離開是正確的。


新名字好記哦

①自己花錢💰出國,不歸有何錯?

②公費派出,學成不回肯定有合同,法律執行就是!

③還是要考慮為什麼?據說,張益唐一度拉磨潦倒,都不願回國供職~

④人財動出去,如果淨流出,真的不好~


林根數學

我覺得我是有發言權的。我是江蘇省啟東中學畢業的,我爸是啟東中學教師,專門負責跟蹤啟中學子畢業後去向的。我這裡只說最頂尖的學生:啟東中學歷年國際奧林匹克獲獎得主。從95年的中國第一才女,國際物理奧林匹克冠軍毛蔚到現在,啟中總共出過13個獲獎得主,其中只有3個在國內,另外10個全部在國外並且都已有綠卡,都是在清華北大讀完本科碩博在國外讀的。說實話目前國內在很多領域還無法培養這批頂尖的學生,所以出國深造是正確的做法,這13個人我爸爸都有和他們聊過,其中很多人是打算今後回國發展的。所以樓主說的不歸應該只是暫時現象,很多人是想學成後再回國。


不鳴2017

當今高學歷人才不回國,主要還是因為高房價問題。

高學歷人才,對應的工作崗位必然是高精尖的,比如生物醫藥、金融、軍工、互聯網、人工智能、高端製造等等,而能為這些高端崗位提供就業的只有一線城市和少數強二線城市。

具體來說,高學歷人才的出路基本上只有本上廣深杭這五大城市,至於成都、重慶、天津、武漢、南京、西安等城市,就沒有高學歷人才了嗎?有是肯定有,但絕對數量要比這五大城市少太多。

2016年底,全國各大城市的房價是這樣的。

可以看到,北京、上海、深圳的均價都在4萬以上,可以說是高聳入雲,直掛天際。

那麼高學歷人才的收入是多少呢?

以全國平均工資最高的北京為例,2017年,北京平均工資9791元。高學歷的平均工資能有多高?在這個工資水平基礎上再加5000,1萬5的月薪,這個夠高了吧。

假設北京的高學歷一族平均月薪1萬5,那麼5萬多以上的房子,不吃不喝4個月才能買一平。

但高學歷的年輕人往往花銷很大,各種旅遊、交友、聚會等都是很大的開支,因此往往一年下來也是月光。

很多專心搞科研的高學歷人才,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辛苦多年也買不起一線城市的房子,這怎麼不讓人心灰意冷?

國外,尤其是美國,對高學歷人才非常重視。美國經常開出高額的薪水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動輒上百萬美元的年薪,以及相對低的房價,足以吸引那些在中國鬱郁不得志的的高學歷人才。

生物醫學領域的專家,清華美女學霸顏寧的赴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政商參閱

事實上,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大批量高學歷海外留學生歸國創業的社會浪潮,與題目剛好相反。

《2016年中國海歸人才發展趨勢報告》顯示:

  • 海外留學後選擇回國創業的總人數每年增加12%。

《2017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

  •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國海歸總人數約265萬。

數據統計:

  • 2012年,回國人數為27.29萬。

  • 2016年,回國人數為43.25萬。

  • 增幅為58.48%。


其實,有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人員計劃,或已經開始回國工作,創業。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祖國威武

我有的時候經常會感慨,我們的CHINA TOWN,唐人街佔據了很多國家的最繁華地帶,這與我們中國人在世界的影響力有密切關係。無論在哪個國家,中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祖國現在正經歷著如此的繁榮,它的蒸蒸日上更是感染著海外求學的遊子。

正直新年,世界各國也都為了這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忙碌奔波。

舉個例子:

這是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家當地眼鏡店的宣傳單,包裝用的是中國人恭喜發財大吉大利的紅包,上面還印了狗年的標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68e00005f9744dde9669\

西西健康探究

人都具有趨利性,所以更適合他們發展和深造的地方,他們就留在了那裡,很多人出國不歸的現象,是因為各種國家的法律法規不一樣,並且福利待遇也不一樣,所以當你有了這個能力之後,你就會理性地作出選擇,為自己的子女選擇更好的生存的地方。並且出國留學他們的思路比較開放,也懂得如何與外國人交往,也知道怎麼樣才能融入到當地的環境當中,所以對於他們來說,移民變得更加簡單一些了。

另外在國外對於高的人才是有很多政策的,比如說給高的人才分配房子,遇到的人才安排工作等等一系列的政策,讓高的人才願意留在不同的國家,像美國就有很多對於高精尖人才的福利政策,這些福利政策要比別的國家好很多,讓這些高精尖人才能夠享受生活,並且有特別好的待遇,對於他們來說要比回國發展的前景更好。

但是隨著我國實力的增加,現在有不少留學生願意留在中國發展,也就是說外國的留學生到中國留學,最後定居在中國這樣的現象也越來越多了,所以大家都是趨利性的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國度生活,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只要認為是比較適合自己的城市,比較適合自己的地方就可以。

另外還有很多高學歷的人才需要在世界頂級的公司工作,比如說像是一些醫藥類的頂級公司,只有在國外才能用這些設備和研究機構,所以他們留在國外也是為了有更好的發展。


變革家

出國好比一個過濾網!能夠出去的基本都是很聰明的!但是高智商不代表是國家需要的人!

我在這裡分為幾個方面去講

第一,出國留學生,好多學成歸來!報效祖國!這是有歷史傳統的!先人為榜樣

第二,出國沒回來,暫時在那裡!因為學業水平還沒有達到最佳狀態和自己的要求!此時回國不能最大化的提高國家利益,但是將來還是要回來的!

第三,中國是人口大國,人才儲備豐富!有些領域相關人員並不是很急迫!隨著越來越多的世界級科學家歸國!國家科技研發水平越來越多的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這是不爭的事實!當然這是美爹說的!所以這些專業的技術人才留學生回國也不會得到比國外太優勢的資源!

第四,出國就想就在那的!貪圖外國高福利的!凡是擁有牆頭草基因的人!到哪都是牆頭草!有位著名經濟學家曾經說過,一個沒有底線的人(又譯:反骨仔)能力越大對企業的危害也就越大!放棄國籍是對我們來說最有利的!猶如來了一次種族大清理!

第五,國家越來越強大,以國家背景為後盾!導致西方各國對待中國人才地位和待遇有了充分的保障!明面的歧視都轉為隱形的!但要徹底消除這種偏見與傲慢還需要一段時間!

綜合以上幾點!我說是過濾!全部出去!好的回來!有些就投入洋爹懷抱!雙贏嘛!對不對!中國還有很多不足和差距!我們也不用為此妄自菲薄!國家需要時間去進步!出國留學越多無疑對中國來說是最有利的!這種良性的循環!分層次看清楚!區別對待!利大於弊!

我堅信在我們這幾代人努力下!在先有鄧稼先,錢學森等後有黃大年 南仁東等歸國科學家,在中國科學家傳統奉獻精神帶領下!中國必將早日迴歸世界原本的地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最後引用一個讓美國航母艦隊後撤100海里的海歸科學家黃大年教授(享年58歲)一句話!

“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


帥氣逼人的阿雷哥

人才跑路這個現象其實已經是過去式了。

現在的真實情況是,即使是20年前留在美國或者歐洲國家的中國人,也紛紛選擇回國發展。特別是互聯網領域和金融領域的人才,紛紛回國。

大多數出國留學的學生,即使一開始是期望拿到綠卡在外國發展,到畢業很多也都選擇回國,或者選擇在當地工作一段時間之後積累了經驗然後回國發展。可以說,回國是一個大趨勢。

根據中國留學調查的數據顯示,過去我們送100個人出去,有10個人回來就不錯了。現在的數據是,100個人出去,10個人能留在當地就不錯了,留學生畢業就選擇回國的比例幾乎達到95%。

分析這種轉變的原因:

第一,中國經濟截至目前仍然是全世界發展最快的國家(未來十年印度可能會超過中國的發展速度),經濟發展就意味著各方面需求的提振,特別是人才需求的旺盛。人才回國有發展機遇,有升值前景,而且有家庭牽絆和文化認同。

第二,國外經濟的發展速度,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發展速度基本是停滯的狀態。就連美國,為了提高就業,都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吸引企業在本國設立加工廠,希望大公司可以把生產環節迴歸美國,政府提供大額補助。同時,美國全國所有企業降低稅收,減輕公司負擔,為的是什麼?就是經濟不下降,就業能有保障,人民收入有提升。

第三,這些國家本國的就業都還沒有解決,對於外國人更是苛刻。特別是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把移民當作一門經濟創收的買賣來做,不斷提升移民門檻,提升外國人就業門檻,這讓很多留學的人才選擇歸國,而非留在當地。

第四,文化相容性。很多人只看到留在美國生活的光鮮,在外面的世界闖出一片天地的榮耀。但是在當地生活,文化的差異導致的各種問題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種族歧視嚴峻的英美國家,中國人被起了各種侮辱性的稱號,chingchong等等,在職場上亞裔天花板根深蒂固,一旦到了天花板,這些人才會感覺到自身價值的被削弱。假如國內同時有相當差不多的職位,實際情況是大多數時候是更好的職位,他們回國的心願無人可擋。

第五,親人的問題。雖然年輕人的張力很強,融入當地文化比較容易。但是父母卻不容易,父母要麼在國內翹首以待,孤獨生活,要麼在國外語言不通、文化不融的環境裡,為了陪兒女,放棄其他社交關係,孤獨生活,為了緩解父母的壓力,很多中年人選擇回國發展。家人團圓是他們最大的希望。

回國不回國,對於很多人只是一念之間,當親人的聲音出現在夢裡,當國外的生活和工作稍有不順,當家鄉的發展信號被捕獲,幾乎是一夜之間,多年忍耐、按耐不住的思鄉之情會將他們很快衝回國內。


英國大師兄

我們的領導們,別整天沉浸在最先進的社會制度、最科學的管理模式這種自欺欺人的謊言中了,這些出國不歸的高學歷人員固然有他們自身的問題,但我們這個制度的確有著很落後甚至很糟糕的問題,多的不說,僅一條什麼工作都要在馬列主義的指導下進行,搞什麼研究都要接受外行書記的領導,這讓科研人員如何受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