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近期一系列金融集團成立獨立的金融科技公司?

一絲琪溜

銀行等金融集團與互聯網巨頭開展戰略合作,似乎已經成為心照不宣的事實。為何如今以建行巨頭為代表的金融集團為何還要單獨成立子公司?《商業銀行法》規定我國商業銀行無法直接投資外部科創公司,而銀行內部直接創新又有諸多體制障礙,因此在傳統銀行業務面臨衝擊的情況下成立獨立子公司涉足金融科技似乎成為一個不錯的思路。

從業務層面來看,金融科技業務獨立出來後,不僅可以滿足本行持續不斷的金融科技迭代創新的需要,也可以給一些小銀行做技術輸出。首先,金融科技初創子公司可向母公司內部輸出科技創新成果,使其從客戶、營銷、服務、風控等多個環節獲益。比如金融科技公司具有鏈接多個場景的強大客戶粘性,方便其搶佔客戶份額,並利用其新穎的營銷方式增加客戶產品服務印象,從而大幅減少客戶獲取成本和維護成本;金融科技公司還可以進一步藉助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諮詢等工具,掌握並挖掘海量的客戶信息數據,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提供便捷、高效的客戶體驗,提升其風險量化能力,打造更加先進的風險管理系統。此外,對於很多的中小銀行來說,實現金融雲等戰略時會碰到諸如科技能力不足、業務創新動力不夠等問題,而金融科技公司的成立正好迎合了市場的對技術輸出的需求,且需求預期會隨著中小地方性銀行的競爭不斷擴大。故金融科技公司既有其生存的必要性,也有其運營的盈利性。

從管理模式來看,金融與科技存在一定的矛盾:前者側重風控與穩健,後者側重創新與發展。將金融科技運業務從銀行的事業部中剝離出來,自主權利的擴張以及對高管層的鼓勵激增可以使其更多地向科技公司的創新與發展靠攏,從而提高運營效率,反過來更好地服務銀行的金融科技轉型。

最後從企業戰略來看,獨立出來的金融科技公司更容易實行國際化。據建信金融科技公司相關人士介紹,建信金融科技將完全市場化運作,在政策允許下或謀求拓展海外市場和上市的可能。利用獨立金融機構的品牌優勢,金融集團未來在全球化業務佈局方面有望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劉典

成立獨立的金融科技公司,是市場的必然選擇。在互聯網金融公司成本日漸低廉的互聯網時代,傳統的金融機構,如銀行,只有找到新的出路才能改變現狀。成立金融科技輸出,一方面是市場有需求。很多小銀行沒有實力和財力進行金融科技的研發,這就形成了市場。另一方面,金融機構有強烈的科技輸出意願,以此來檢驗他們的金融科技成果。所以,這是市場的必然選擇。所以就出現了招銀雲創、平安科技等。

而IT從業者,可以選擇有潛力的金融科技公司入職,比如招銀雲創等。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選擇的沒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