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弄堂裡這麼多罕為人知的細節,你都注意過嗎?

這是頭條上海【迷之上海】的第19篇文章

原味弄堂—老城廂

上海老弄堂裡這麼多罕為人知的細節,你都注意過嗎?

上海老城廂是上海歷史的發祥地。北宋時期,出現了上海早期的居民聚落和官方機構——上海務。南宋時期形成市鎮。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建立上海縣,從此成為上海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明代中葉倭患不斷,上海人民“眾志成城”,建築起城牆,有效地抵禦了倭寇侵擾。

老城廂地區薈萃了眾多名勝古蹟。豫園、露香園、也是園、日涉園等私家園林不僅有樓臺亭閣之勝,而且有山水自然之美,城隍廟、白雲觀、沉香閣等寺廟的殿宇建築和佛像造型均體現了精湛的建築技巧和雕塑藝術。

規整弄堂——淮海坊

上海老弄堂裡這麼多罕為人知的細節,你都注意過嗎?

淮海坊位於上海淮海中路927弄的淮海坊建於民國13年(1924年),由教會普愛堂投資建造的。初名“霞飛坊”,1949年以後改名“淮海坊”。由於淮海坊有著良好的規劃設計,還有來自西方的民主自由的政治空氣和濃郁的文化藝術氛圍,當年無論是商賈鉅富、軍政要人,還是文化藝術界人士都選擇此地為最佳居所。

園林化弄堂—張園

上海老弄堂裡這麼多罕為人知的細節,你都注意過嗎?

張園位於今南京西路以南,1878年由英國商人格龍營造為園。中國商人張叔和自和記洋行手中購得此園,總面積21畝,起名為“張氏味蓴園”,俗稱張家花園,簡稱張園。此後,張叔和又對該園屢加增修,他一改江南園林小巧而又不開闊、重悅目而不重衛生的特點,仿照西洋園林風格,以洋樓、草坪、鮮花、綠樹、池水為築園要素,至1894年,全園面積達61.52畝,為上海私家園林之最。

該園的點綴雖不多,但在清末民初之際,頗有盛名,為當時上海私家花園中的三大名園(另兩園為愚園、徐園)之冠,吸引力很大,達官貴人及各方面人士,都常來園遊覽。張園至1918年後漸廢,逐步建為新、老式里弄住宅。

異域弄堂—新華別墅

上海老弄堂裡這麼多罕為人知的細節,你都注意過嗎?

新華別墅位於新華路211弄,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上海就已成為外國人眼中的“Metropolis”(國際大都會),建國初期,中外開發商開始在新華路營建花園洋房,最終形成了著名的“新華別墅”。

小區由2幢5聯排別墅和1幢獨立式別墅組成,種類較多分:新裡,洋房,也有公房,這條弄堂裡已經住了許多各種國家的外僑,所以另特名為“外國弄堂”。

熱鬧弄堂—田子坊

上海老弄堂裡這麼多罕為人知的細節,你都注意過嗎?

田子坊位於上海市泰康路210弄,“田子坊”其名其實是畫家黃永玉幾年前給這舊弄堂起的雅號。據史載,“田子方”是中國古代的畫家,取其諧音,用意自不言而喻。使得曾經的街道小廠,巷子廢棄的倉庫,石庫門裡弄的平常人家,抹上了“蘇荷”(SOHO)的色彩、多了藝術氣息薰染。

田子坊最大的特色就是,它依然有很多居民在這裡生活。這裡還在使用的80年代標誌裝修的綠色信箱,在這種環境下,有一種出人意料的藝術美感。泰康路思南路口的古玩商店吸引了無數的古玩收藏者,熱鬧非凡。

神秘弄堂—愚園路749弄

上海老弄堂裡這麼多罕為人知的細節,你都注意過嗎?

愚園路749弄,之所以稱它是“最隱秘”、“最狡黠”的弄堂是源於它的歷史。它現在處在正日益變得熱鬧而喧譁的鎮寧路西端、愚園路南端、進主弄口的地方被一些賣雜貨、零食的小攤佔著、也常有自行車、助動車鬧鬧的開進去開出來、顯出一番上海最平常的市井圖景。而走到裡處、才漸漸發覺、這條大弄堂所顯露出來的樓房的與眾不同。

主弄堂的建築、它們都不高、有一些在牆壁外露出一些屋頂和外窗、每一個風格迥異、似乎是從另外的地方一夜之間飛到東方這片土地上的。儘管不知道這些房子現在裡面到底是怎樣一番情形、但你內心會開始有些小小震撼。

浪漫弄堂—藍妮弄堂

上海老弄堂裡這麼多罕為人知的細節,你都注意過嗎?

這是一條看似不起眼的弄堂,但是它去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在弄堂裡有7幢造型典雅三層樓洋房,七座建築物有七種顏色,風格迥異。因弄堂口的地面上有“玫瑰”兩個字樣,故被稱為“玫瑰別墅”。別墅的主人是具有傳奇色彩的“苗王公主”——藍妮,她是孫中山兒子孫科的秘書及二夫人,藍妮弄堂及玫瑰別墅是對兩人的愛情的見證。

典型弄堂—步高裡

上海老弄堂裡這麼多罕為人知的細節,你都注意過嗎?

步高裡建於1930年。佔地面積694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69平方米,屬行列式舊式石庫門裡弄住宅,磚木結構,二層,紅磚外牆,共79幢,是上海保存較完整的罕見整組建築里弄住宅,形成了完整的里弄街坊格局,弄堂口的中國式牌樓獨具特色。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就曾居住在此,他的故居位於步高裡52號,在這裡他創作了《海的夢》等作品。

本文所有權歸頭條上海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