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文魚食用存安全風險?記者實地探訪魚廠

青海三文鱼食用存安全风险?记者实地探访鱼厂

圖為青海龍羊峽庫區養殖場。 張添福 攝

青藏高原盛產三文魚?當地養殖的虹鱒魚在冒充正宗三文魚?淡水養殖的虹鱒魚切片生吃,會被感染寄生蟲?

連日來,青海高原黃河庫區養殖的三文魚(虹鱒魚)成為網民熱議話題。

22日,媒體報道了位於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黃河庫區龍羊峽三文魚(虹鱒魚)養殖情況。報道稱,中國國內市場三分之一的三文魚產自青藏高原。

緊接著,多個社交媒體平臺發文質疑,青海省養殖的虹鱒魚不能稱為三文魚,且淡水養殖的虹鱒魚切片生吃,或能感染寄生蟲,重則致命。

青海三文鱼食用存安全风险?记者实地探访鱼厂

圖為捕撈的三文魚(虹鱒魚)。 張添福 攝

上述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輿論譁然。有青海網民稱“自己以前吃過三文魚,沒想到竟能感染寄生蟲。以後再也不敢吃了。”

青海三文鱼食用存安全风险?记者实地探访鱼厂

圖為已捕殺的三文魚(虹鱒魚)。 張添福 攝

探訪青海黃河庫區最大“三文魚”魚廠

在黃河上游海拔(約2600米)最高的大型庫區龍羊峽,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自2009年開始正式養殖冷水魚。

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旭介紹,該公司在庫區共有六個養殖基地,200個周長為100米的網箱,在2017年共產虹鱒魚約9000噸,實現產值4.5億元。

楊旭介紹,目前,魚廠從魚卵進口,到魚苗培育,直至商品魚養殖,都擁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流程及技術體系,“只需24小時,產自青藏高原的三文魚,就會送抵沿海城市餐桌。”

而據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提供的數據,2017年,青海省二十餘家相關企業,共產虹鱒魚13800噸,主要銷往北、上、廣、深等大中型城市,部分出口海外。

青海三文鱼食用存安全风险?记者实地探访鱼厂

圖為捕撈的三文魚(虹鱒魚)。 張添福 攝

虹鱒魚和三文魚是什麼關係

“理不辯不明,這次是有人藉機在博眼球,賺流量。”楊旭稱,“這次爭論,反而能普及三文魚知識。”

“三文魚是一種商品名,不是分類學名稱。在不同國家,三文魚的養殖品種不一樣。”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高級工程師王振吉介紹。

青海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院長李長忠介紹,鮭科鮭屬、鱒屬魚類當達到一定體重後統稱三文魚,挪威三文魚主要為大西洋鮭,芬蘭三文魚主要是大規格紅肉虹鱒,美國三文魚主要是阿拉斯加鮭魚。

青海三文鱼食用存安全风险?记者实地探访鱼厂

圖為捕撈的三文魚(虹鱒魚)。 張添福 攝

根據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出具的一份《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證明》顯示,備案品種“三文魚”之後被備註為“虹鱒魚、高白鮭”。

“虹鱒魚、大西洋鮭讀起來比較拗口,而三文魚是一種商品推廣名,讀起來順口。”楊旭說。

王振吉介紹,青海省養殖的三文魚都是虹鱒魚,魚苗肉質為白色,飼養時加蝦青素,“這相當於一種保健品,促進生長,提高魚的免疫力,肉質也會變紅。”

青海三文鱼食用存安全风险?记者实地探访鱼厂

圖為捕撈的三文魚(虹鱒魚)。 張添福 攝

吃虹鱒魚能否感染寄生蟲

“我們(青海)省上養殖的三文魚絕對安全。”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工程師李柯懋表示,“根據我們檢測,(青海)三文魚沒有發現明顯的寄生蟲,冷血動物的寄生蟲對人類等溫血動物沒有害。”

“到目前為止,青海生產的虹鱒魚病理、生理檢查,應該符合三文魚刺生的食用標準。”李長忠表示,“我們團隊的實驗基地就在龍羊峽,我們自己檢查,海關出口也檢查。”

楊旭說,該公司每年有600噸虹鱒魚出口俄羅斯,“出口時,青海省相關機構和進口國都會抽檢,如重金屬含量、藥物殘留及細菌等,我們還沒有一次出現過問題。”

楊旭介紹,青海高原的水溫及水質,加之養殖模式,如網箱養殖加之顆粒飼料,都杜絕了感染寄生蟲的途徑。

青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與食品檢驗檢疫處處長侯保寧表示,消費者之所以有這樣的擔心,是因為害怕重金屬和農藥等有害物質殘留,而對人體造成傷害,“但龍羊峽庫區地理位置特殊,屬於無汙染地區,所產的魚經過多年持續檢測,沒有發現過有害物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