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要巧借名人東風!

什麼都想自己幹,這個世界上你幹不完。

這裡的“借東風”指的是借名人或明星效應為自己的產品造勢,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快的成長,也能讓創業者在商場上更快地獲得成功。

馬雲:要巧借名人東風!

《戰國策》中有這樣的一段故事:一位賣馬商將自己的駿馬趕到市場上出售,但連續三個早上都無人問津。於是,這個賣馬商為了給自己的馬打開銷路,就找來了伯樂,讓其在街上走的時候頻頻回顧賣馬商的馬。果然不久,這個商人的馬銷量大增,價格也漲了十倍。

這個故事向我們說明了,名人對營銷的巨大作用。如果用心理學的知識來解釋,“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式的廣告使人感到厭惡,而一旦請來名人助陣,則效果將會大不相同。俗話說“名人講話聲最大”,擁有很高的社會知名度的名人,在公眾心裡享有較高的地位和較廣泛的號召力。如果利用他們做宣傳,將更易於引起受眾的關注。很快,產品知名度得到了提高,在“愛屋及烏”心理效應的作用下,使得公眾對產品和企業的好感度增加,從而提高企業及其產品的知名度。

馬雲:要巧借名人東風!

名人營銷包括請名人做形象大使、名譽顧問或產品代言人等一系列行為。除此之外,利用一些名人的題詞、書畫、創意等來進行廣告宣傳也屬於該範疇。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訪華期間,著實在桂林領略到了甲天下的山水。這秀甲天下的山水得到了克林頓的誇讚,後者甚至推延了其他行程。在此後數月,桂林旅遊空前繁盛。這正是所謂的借名人造勢,為企業宣傳的營銷策略。

倫敦一家珠寶店,生意寡淡,到了門可羅雀的地步。為了擺脫困境,他們利用大眾對戴安娜王妃的仰慕之情,對顧客這樣介紹他們的珠寶:“這是戴安娜王妃前天選購的那條項鍊,您一定會喜歡上它的。”這引來了戴安娜迷們對戴安娜所欣賞的首飾的瘋搶。而店老闆則春風滿面地親臨櫃檯,面帶微笑且熱情地為每一位太太、小姐介紹那條被“戴安娜王妃”喜歡併購買的項鍊。一時間,這家珠寶店變得門庭若市,生意異常火爆。僅數天內,其營業額就超過了開業以來的總營業額,老闆因此發了一筆大財。

馬雲:要巧借名人東風!

這是一個與總統有關的營銷事例。美國一家公司生產了一種名為“保靈蜜”的天然花粉食品銷路不暢,公司經理絞盡腦汁也沒能想到激起消費者購買慾的方法。他想:要怎麼做才能讓消費者相信“保靈蜜”對身體非常有益,常見的廣告宣傳未必能奏效。

正當這位經理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從公司公關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處聽到一個喜訊——美國當時的總統里根長期食用這種食品。原來,這位公關小姐非常善於結交社會名流,常常從一些名流那裡得到非常有價值的信息,而這一信息也是她從里根女兒處打聽到的。據里根的女兒說:“我們家的冰箱裡20多年來,花粉從未間斷過。我父親喜歡在每天下午4點吃一次天然花粉食品,一直如此。”後來,公司公關部的另一位員工又從里根總統的助理處打聽到,里根總統在健身壯體方面有自己的訣竅:吃花粉,多運動,足睡眠。

馬雲:要巧借名人東風!

公司在綜合上述信息並徵得里根總統同意後,立即進行了一次對“保靈蜜”的全方位宣傳方案:他們讓全美人都知道,因為常年服食花粉,美國曆史上年齡最大的總統里根才能保持強健體魄旺盛的精力。於是,“保靈蜜”就此風靡全美市場。

以上都是藉助名人來營銷的經典事例。

在中國,馬雲在這方面是做得比較超前也做得非常好的一個。

早在“中國黃頁”籌建時,馬雲就針對國內網絡現狀使出了名人營銷這一招。

正當互聯網在中國才剛出現時,人們對電腦後面所隱藏的大千世界既好奇,又畏懼,害怕生活被這臺機器所控制。於是,很多人就在還沒有了解電腦原理,甚至不知道互聯網的情況下開始排斥它。在這樣的環境中,馬雲為發展該項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馬雲:要巧借名人東風!

在自己的觀點還不被認可的情況下,馬雲打出了比爾·蓋茨這張牌。他說:

我自稱是“一個騎在瞎的老虎上面的一個盲人”,所有的前途都是一片黑暗。但我還是堅信,互聯網將會對人類社會有很大的影響。1995年,很少有人相信互聯網,也很少有人覺得互聯網對人類可以作出很大的貢獻,但我覺得互聯網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借用了比爾·蓋茨的名字。

馬雲:要巧借名人東風!

馬雲這次宣傳的收效很好。由於有了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開路”,馬雲和他的“中國黃頁”很快就吸引到了各路媒體、企業和普通人的關注,公司的業務也自此開始出現轉機,開始突飛猛進地發展。

80年代的人還需要摔打,不管做任何事,要檢查主觀原因。看了此文章 小夥伴們有什麼想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