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和津巴布韋曾經都很發達,怎麼衰敗到現在這樣了?

獵戶星座

最終,津巴布韋全國發生“暴動”,土地也的確都到了黑人手中。然而之後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發現,白人撤離以後,黑人擁有下的農場經營不善而又管理鬆懈,津巴布韋的農業開始崩潰,結果引起了連鎖反應。津巴布韋的強行土地徵改,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強烈不滿,聯合制裁了津巴布韋。

如今的津巴布韋通脹率有多高呢?其面值最大的貨幣是100萬億,是的,你沒有聽錯。然而,大約1000億津巴布韋幣,才能買一個雞蛋。


而被譽為“彩虹之國”的南非,曾經是南半球的工業與金融中心,也是非洲最大經濟體,經濟總量曾經獨佔非洲三分之一,經濟發展速度曾經僅次於日本與新加坡,工業體系也相當完整,也是非洲唯一曾經擁有核技術的國家,軍工業水平也相當發達。

作為曾經的殖民地,南非獨立後很長時間內,其國內大量的經濟、政治都壟斷在白人手中。而南非“民族和解”以後,大量身為要員、學者、律師、企業家的白人外流,整個南非的經濟金融與工農業體系出現了崩潰。

這兩個國家的經濟衰敗主要還是因為主導者太過於激進,完全不顧後果的“改革”。就像同樣是石油大國的沙特與委內瑞拉,當初的石油都被西方控制,如今兩者都收回了石油控制權,但是沙特富甲天下,委內瑞拉經濟崩潰。


澹奕

談一些切身的體會,可能有助大家對許多專家學者理論闡述的認識:

1、在津巴布韋穆加貝時代,你明明在津巴布韋全資投資,可國家突然有一天宣佈:你得白給我51%的乾股,你願意麼?這其實跟明搶沒有什麼兩樣,可卻成了穆加貝時代的國家政策。一時間,外資能不紛紛出逃麼?還有外資敢來麼?最重要的是,這些乾股名義上“為了國家”,可事實上多是給了與穆加貝關係密切的親朋好友,這既嚇走了外資,也不能讓津巴布韋國家服氣。

2、家天下成了津巴布韋前政府和南非祖馬總統時代的最大特點。南非名義上是民主國家,可祖馬當總統時期,以印度裔商人為代表的富人階層可以說是完全控制了這個國家。比如說印度裔南非首富家人結婚時,他可以用專機從印度接來數百人之多而不需要辦理津巴的正規簽證,只是總統“大筆一揮”就準了。重要的是,津巴布韋部長級的官員任免都是這個印度裔的商人說了算,當然,祖馬的兒子的財富也因此在幾年間從一無所有變成了十多億美元之巨。津巴布韋也是如此,前第一夫人把持了部長級官員任免的大權,甚至堅持解職前副總統也就是現在的總統。而她一旦看中哪片土地或者湖泊,那麼就圈起來據為已有就可以了。這兩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生生把一個國家變成了自己家。

3、儘管英國殖民時代給津巴布韋和南非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對於當地人來說是壓迫與剝削。但也留下了許多先進的生產經驗與模式,比如說津巴布韋的農業曾經是典型的大農莊,其生產的糧食不僅供本國民眾有餘,還大量出口到非洲其它國家和歐洲。然而,穆加貝時代採取直接剝奪白人農場主的土地,然後分小塊給當地農民,而南非也正在進行類似的改革。這個好處是民眾確實成為土地的主人,麻煩是,政府沒有對未來的農業進行規則,而習慣在大農莊工作的農民得到土地後不知如何經營,一時間,整個津巴的農業完全崩潰,以至於糧食都不夠自己吃。

4、國家腐敗嚴重而且效率低下。不論是津巴布韋還是南非,最大的特點就是官員腐敗持續時間長,不論是大事還是做小事,公然索要錢物是“正常現象”,而且效率十分低下。用許多外來投資者的話來說就是:一天能辦成一件事就要謝天謝地了。這有違於現代社會的辦事效率顯然無助於國家發展,甚至導致國家的嚴重倒退。


邱永崢

這裡面有一個認識的誤區,津巴布韋和南非不同,南非在白人執政時期的確成為非洲的翹楚,曾在某些方面步入過發達國家行列,比如先進的軍備,一度擁有的核技術,和差一點實際擁有核武器等等。但是津巴布韋不同,津巴布韋從來沒有達到過南非的高度,只是在獨立後曾一度實現糧食自足,並向非洲其他國家出口糧食而已,相比於津巴布韋自己,他在獨立後的一段時間取得的成就確實是可圈可點,儘管津巴布韋在非洲也算是比較有影響力的大國,但真正和南非相提並論那還談不上。

津巴布韋和南非在歷史上的確有很多關聯,19世紀同屬於班圖人的祖魯族的恩德貝萊人征服了建立過大津巴布韋城的紹納人,緊接著從南非湧入的荷蘭人後裔貝爾人又湧向了這裡,再後來這塊地方被英國人最終佔了下來,一度成了白人統治的殖民國家羅德西亞,這個羅德西亞地盤很大,不僅包括現在的贊比亞和津巴布韋的全部,還包括南非、馬拉維和莫桑比克的一部分,所以後來又鬧了個南羅德西亞和北羅德西亞,南羅德西亞就是後來獨立的贊比亞,北羅德西亞就是這個津巴布韋。

羅得西亞軍隊與T-55坦克和裝甲車1979 eland-90。

有意思的是,這個羅德西亞並不是某個歐洲國家的國家行為,而是英屬南非公司建立起來的,提起這個英屬南非公司不能不提他的大老闆塞希爾-羅德斯,對了,羅德西亞就是以這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羅德斯是個鑽石大王,幼年多病,後來鬧非洲靠鑽石發了橫財,然後用錢從恩德貝萊人手上買下了這大片的土地,於是就自己成立了羅德西亞。羅德斯是個非常狂妄的帝國主義情節的大亨,他認為星球都應該併入大英帝國,他的理想是建立一個自埃及到南非的龐大非洲帝國,他的理想聽起來都很可怕,這傢伙死的時候把羅德西亞以及自己在這個國家的政治遺產全部捐獻給了英國,並希望羅德西亞永遠存在。

現在津巴布韋的狀況大家都知道了,不需要多說,但是有些人提到的獨立前的羅德西亞是如何富足是很片面的,羅德斯時代的羅德西亞的繁榮只是侷限在白人居住的城鎮,所謂的工業也只侷限於礦石的開採,歷史上並沒出現過富足強大的羅德西亞。當然,拿現在的津巴布韋和殖民時代的羅德西亞相比也非常片面。


非洲腹地攝影紀實

南非與津巴布韋的衰敗引起人們對普世價值的深度懷疑與憂慮。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為信條的普世價值以及由此產生“亞非拉人民要解放”導致白人殖民主義的全面崩潰。雖然有些國家的人民翻身解放、當家做主之後興旺了起來,還有非常多的國家陷入內亂與衰退。這裡面就有南非和津巴布韋。

這種現象似乎否定了“人生而平等”這個美國人建國的信條,隱隱約約地暗示,現在的地球上“人種決定文化,文化決定製度,制度決定一切”是一種常態。又如美國和墨西哥在200年間所拉開的距離所表明的那樣。

獨立自主,平權的多數黑人族裔掌權,居然把這兩個發達國家搞壞了。我們不知道由此造成的思維混亂將導致人類社會和歷史如何發展。未來愈發撲朔迷離。


陶江14

首先我們先來講一下津巴布韋。主要就是當時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2002年在津巴布韋推行的"土地改革快車道"運動,主要就是沒收白人在津巴布韋的土地和財產,用沒收來的財產發展津巴布韋本國。



那為什麼津巴布韋敢這麼做呢?主要是由於歷史原因導致在津巴布韋的少數一部分白人掌握了津巴布韋國內70%多的土地和財富。而其他30%的財產才是由津巴布韋民眾所佔有的。所有當時津巴布韋政府想要消除財富不平衡的這種狀況。但是這項運動的推行並沒有像想象中的那樣讓津巴布韋的黑人受益,不但如此此舉還導致佔有大部分財富的白人大規模的出走到莫桑比克,贊比亞,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帶走了津巴布韋的資金,帶走了白人掌握的技術,經驗等等。



而且由於津巴布韋的這次運動還導致西方國家對津巴布韋的制裁。此時的津巴布韋由於白人出走導致國內原有的生產體系完全被打破,海外投資也不敢在進入津巴布韋。而津巴布韋的國民,絕大多數都沒有相應的經驗,技術,資金等。這就導致了津巴布韋的內外交困。


以前的津巴布韋在非洲來說,不但生活水平排在非洲第一。而且以前津巴布韋的教育醫療都是免費的,就這一項超過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而且津巴布韋的教育水平相當之高,這裡的大學文憑和高中文憑在西方國家都是認可的。可以這麼說,當時的津巴布韋在非洲來說就是天堂,但是津巴布韋的政府還是不滿足,因為此時多數的財富掌握在白人手中。他們認為財富應該掌握在津巴布韋本國人手裡。所以發起了"土地改革快車道"運動。自從2002年政府說黑人在政治上翻身了,在經濟上也要翻身,所以開始強行白人財產之後,卻造成了本國的經濟全方位滑坡。導致津巴布韋本國經濟崩潰導致衰敗。


那麼南非呢?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南非本身就是非洲最富裕的一個國家,本身在世界上也屬於中等發達國家,其實在之前經濟等領域和西方國家差距不大。南非的黑人在政治上翻身是曼德拉出院後在1994年成為第一位南非黑人總統。但是沒有像津巴布韋一樣報復白人,而是推行民族平等共同發展。

在之後從1961年開始,南非出現過8次經濟衰退。其中最長的是1991年到1992年由全球經濟低迷引起的衰退。2008年到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南非經濟出現大規模衰退。而導致南非經濟衰退最關鍵的原因是製造業和外貿業以及金融業。而在2017年的時候,惠普,標普分別把南非的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至"垃圾級"投資評級,這就讓更多的海外投資望而卻步了。



所以南非的經濟衰退不是人為導致,而是自身發展以及受各種經濟大環境影響導致,以及內部政權不穩定等多重因素。

感謝閱讀。歡迎留言探討。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不能說這兩個國家都很發達,只是還過得去,比起西非要好得多,而且,他們在各自的開國總統的領導下,和白人的殖民主義展開了不懈的鬥爭,西方國家在非洲掠奪財富快要到了結束以後,總是在把那裡搞得人心惶惶,環境被他們破壞完了,丟棄的礦車和鐵路,搞得非洲一片狼藉,這就是西方的殖民主義犯下的滔天罪行。西方以他們偽善欺騙著非洲,使不發達的非洲更加貧窮落後了,直到今天這兩個國家都還沒有恢復到原來的發展水平。他們老一輩南非的曼德拉總統,津巴布韋的穆加貝總統都經歷那個黑暗的世界,他們趕跑歐洲殖民主義的侵略,為非洲人民爭得了榮譽,兩位都是開國總統,他們的生命,永遠激勵和鼓舞著非洲,去奪取新的更大的勝利。


6353902879

明知故問,人和人的人格和地位的確沒有高低貴賤,但是民族和民族是有優劣的。我也不認可希特勒的想法,畢竟猶太人真的是智慧民族,黃種人也不是肥皂,但是民族有優劣這是殘酷的現實告訴我的結論。

猶太人比阿拉伯人,歐洲人比俄羅斯人,白種人,黃種人比黑人就是更加文明智慧,為什麼?就是因為一個個的對比。黑人被蔑視,阿拉伯人被唾棄,俄羅斯人被咒罵都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上帝是不公平的,我覺得俄羅斯,非洲,中東有些人佔那麼多的地方是對資源的浪費。除非他們學會改變,讓自己不是劣等民族。


用戶51561811418

經濟的衰敗落後是由於政治的腐敗;政治上的腐敗源於思想上的落後,一批尚未脫離部落血緣社會羈絆和影響的人們,能具有多少真正現代社會所需的管理意識呢?若干年的西式教育以及西式社會活動的履歷只不過是他們的漂亮服飾,改變不了那血液裡面奔騰澎拜萬年的原始基因。總而言之,不著急,慢慢來,文化基因的演進是需要時間滴!若能用百年走完別人千年的路程,我們應該高興並祝賀。


jhmh26

這就是不一樣的歷史文化的結果,人總會保留祖先留下來的習慣和做事方式,和生活態度。。中國人勤勞,所以到哪都能致富。。。黑人到哪都是打砸搶,什麼也不做,卻喊分配不均,種族歧視,我不是說非洲所有人,那都有勤勞質樸的人,和懶漢無賴,只是非洲後者比較多。。


Lucifer

平等和平均是不一樣的,通過政權的力量隨便剝奪別人通過勤勞和智慧創造的財富,來實行平均分配,是極不公平的,只會讓大眾人認為,要靠鬥爭獲得財富,而不是靠創造獲得財富。 可悲的是,一些政客恰恰看準了大眾不勞而獲的心理,鼓吹平分富人的財富獲得大量的選票上臺執政,實際上他們是在踐踏法律和誠信實用的規矩,破壞社會的創造力。從短期來看,民眾獲得了想要的糧食和錢財和無限的自由,但他們不知道他們實際上獲得了平均卻失去了公平。 美國奉行人權平等,但確小心地保護每個人的財產權和知識產權,在不允許侵犯別人人權的情況下要想獲得財富,那麼唯一的路徑只有靠創造了,這才是長盛不衰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