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價或現五連漲 中國將迎高油價時代?

中國將迎高油價時代?

緊急提醒! 油價馬上就變! 成品油價格“5連漲”或無懸念

【創業智慧樹】

根據我國油價調整規則(十個工作日調整一次油價),本週將迎來新一次的油價調整。本次將是今年的第10次油價週期性調整,也是5月份最後一次調整(5月11日已經調整過一次,上調汽油170元/噸,柴油165元/噸)。 週五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市場預計上調概率較高,日內原油市場消息面清淡。2018年到現在為止,我國共進行了10次油價調整,其中9次週期性油價調整,1次是因成品油增值稅下調,進行的油價調整。出現了6次上漲,3次下跌,1次擱淺的局面,目前,今年已累計上漲汽油460元/噸,柴油450元/噸! 本週就要迎來新一次的油價調整,也就是今年的第11次油價調整(第10次週期性調整)。

成品油價或現五連漲 中國將迎高油價時代?


本輪調價週期內,國際油價呈現震盪上行態勢,加之美國原油庫存下降,全球供需迴歸平衡的趨勢愈發明顯,導致油價上行動力充足。截至5月23日收盤,WTI 7月原油期貨收跌0.36美元,跌幅0.50%,報71.84美元/桶。布倫特7月原油期貨收漲0.23美元,漲幅0.29%,報79.80美元/桶,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據卓創資訊測算,本輪調價週期第9個工作日參考原油變化率為5.21%,對應汽柴油上調249元/噸,摺合升價92#汽油上調0.2元/升,柴油上調0.21元/升,有望創年內上調幅度新高。若此調整幅度落實,私家車主加滿一箱(50L)92#汽油要多花10元。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徐朋也認為,本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即將迎來“五連漲”,預計成品油上調幅度在250元/噸左右。2018年以來,國內成品油調價已呈現“6漲3跌1擱淺”格局。截至上一輪調價結束,汽油價格累計每噸上調535元,柴油價格累計每噸上調515元。中宇資訊分析師孫曉飛認為,目前國際原油呈現震盪走勢,價格或維持在80美元/桶,照目前原油價位,新一輪調價(6月8日24時)呈現擱淺預期。
成品油價或現五連漲 中國將迎高油價時代?

 本輪的成品油調價幅度或創年內新高  據卓創資訊測算,5月23日,參考原油變化率為5.21%,對應汽柴油上調249元/噸。另據隆眾資訊測算,汽柴油上調幅度約為260元/噸。  2018年以來,國內油價已經有過六次上調。若本次實現上調,2018年的調價格局將變為“6漲3跌1擱淺”。

國際油價未來行情走勢分析目前,原油價格受供應短缺風險提振,但不容忽視的是,OPEC和俄羅斯均有表示最早將於6月增加原油產量,填補伊朗和委內瑞拉的空缺,由此可見原油價格長線仍有下跌風險。截止發稿,美國WTI原油價格下跌至70美元大關,回圖本週初全部漲幅並錄得下跌近1美元。亞盤時段,原油價格震盪於70.50美元附近,上漲0.02美元,漲幅達0.03%,報70.73美元/桶。  據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將在6月討論逐步恢復原油產量的話題,並一再重申將依據市場狀況作出決定。諾瓦克還稱,如果OPEC和非OPEC國家在6月會議上認為石油市場實現了平衡,對石油產品的限制可能會輕微放寬。俄羅斯能源巨頭Lukoil和Gazprom Neft的高管都表示,歐佩克及其盟國減產的目標已經達成,逐步恢復原油產量是合理的,每桶接近80美元的油價已經足夠高了。  此外,國際油價在過去一年內受OPEC減產行動推動,已經跳升逾70%。但近期OPEC展現出重新推高產量的傾向,預計最早將在6月開始恢復產量,因伊朗和委內瑞拉供應短缺風險加劇。  油價上漲後加一箱恐多花9元-10元,一箱少一升。

成品油價或現五連漲 中國將迎高油價時代?

就在本週五今,我們將迎來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期。而多家機構預測此次油價將大幅上調,調價幅度約在每噸上漲220元到260元左右,有望創出今年油價最大漲幅。而若此次調整完成,國內油價將實現“五連漲”。對此,有專家表示,隨著地緣政治因素和OPEC減產的執行以及中國、印度、美國消費增長的影響,未來若干年,國際油價將持續高位運行。而對於中國來說,高油價時代已經到來,未來還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但是我們認為,國際油價上漲的原因可能還要更復雜一些:首先,從供給端來看,以沙特為代表的OPEC與俄羅斯簽訂了限產協議,而這樣的限產協議一時半會不會取消。此外,市場擔憂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重啟制裁措施,伊朗石油出口量會減少。同時,委內瑞拉政治經濟局勢動盪,石油產量下滑遠超預期。今年4月,委內瑞拉石油產量已降至142萬桶/日,相比2015年大幅滑落近40%,為上世紀50年代以來最低水平。而委內瑞拉是世界石油蘊藏最豐富的國家,委內瑞拉降低了石油出口數量,會進一步推高國際油價上升。再者,從需求端來看,進入2018年中國、印度兩國油品消費增長加強。與此同時,市場對特朗普的稅改落地,國際資本對全球經濟復甦加快復甦預期的升溫,以及今年美國將建造大量的基礎設施,這都會給市場一個國際油價將進一步上漲的預期。最後,美國已從石油淨進口國家,一躍成為石油淨出口國家。根據美國能源部門的數據,儘管沙特和俄羅斯在對石油進行減產,但美國卻在增加石油產量。2018年美國原油日產量達到了1000萬桶一天。所以,石油價格上漲,對美國經濟來說,並不一定都是弊,也有利。事實上,看到國際油價上漲,美國並不是沒能力採取措施,完全可以加大對頁岩油的開採量,拋售石油儲備來穩定油價或者要求沙特等OPEC停止減產,從而達到要降低國際油價的目的。但由於國際油價高位運行能夠給美國帶來較大利益,所以,這次油價上漲也沒見到美國採取任何應對措施。應該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用途廣泛,其價格變動會通過產業鏈傳導給相關行業,以此提高或降低相關行業的利潤率。粗略的劃分①上游行業是油氣勘探、開採等;②煉油加工、中間化工產品等屬於中游行業;③下游行業是指航空、航運、紡織服裝、輪胎、農藥等消費成品油或石化產品的下游行業。其實,上游贏利主要受益於原油價格的上漲,石油勘探開採業是最直接的受益行業,同時一些替代品如煤炭、天然氣等開採的利潤也同樣隨著油價上漲而抬升,但相對受益程度肯定要弱於石油開採行業。同樣,中下游行業就沒那麼幸運了,將隨著油價的上漲而受到損害。如中游的化纖製造,下游的成品油消費行業如航空航運、紡織服裝和塑料製品行業都將因高油價而利潤率受到明顯影響。據測算,油價每提高10美元/桶,航空、航運上市公司銷售毛利率平均下降1.12和0.82個百分比。

國際油價上漲會對咱普通百姓有多大影響呢?

從歷史經驗來看,2008-2009年,受到我國推出4萬億經濟剌激計劃和10萬億天量信貸的影響,中國經濟全面反彈,於是國內對進口石油需求開始上升,國際油價因中國需求而大漲。結果導致我國CPI和PPI也快速上行。而這一次國際油價大漲與之前完全不同了,主要是受到國外地緣政治和主要產油國限產的影響。同時,國內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明顯,所以這次國際油價上漲對於中國來說,更多的是受輸入性通脹的影響。如果國內油價在90-100美元/桶持續較長時間,那麼CPI可能接近3%。屆時,央行會被迫收緊貨幣,這將會給國內的經濟和資產價格帶來一定衝擊。特別是目前處於歷史高位的房地產泡沫。實際上,中國的成品油由於是受到發改委的調控,國際油價要影響到我國通脹率,將會存在一定的滯後性,而且油價漲幅也會受到嚴控。與此同時,當前像豬肉等佔CPI權重較大的食品類價格仍然低迷,以及非食品項如醫療保健也趨勢性回落,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衝了原油價格上漲對通脹帶來的衝擊。當國際油價站上了80美元/桶,估計會持續維持高位運行。而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了調價窗口期,估計本週五油價大幅上調可能會比較大,這對於普通居民中的有車一族來說出行成本會攀升,而且對於運輸行業來說,可能成本會急驟抬高。還好中國油價漲跌因受到發改委的嚴格控制,成品油價格上漲要傳導到CPI,還需有一個滯後過程。

成品油價或現五連漲 中國將迎高油價時代?

短期來看,國際原油易漲難跌,變化率將保持正向波動,本輪成品油零售價迎來“五連漲”已沒有懸念,且汽柴油兌現上調幅度有望繼續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