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婚經濟基礎不好,應該要孩子嗎?

手機用戶73532161125

有網友發帖傾訴:今年剛結婚,對於今年要不要生孩子很糾結。和老公一家都住在130平方的房子,與他父母,他哥他嫂子他侄子,他妹。家庭氛圍是比較吵鬧。因為家裡擁擠,來客人都只能到自己的房間,社保與老公都是剛開始繳,找了份電影院的工作才上一個月,不想因為懷孕而辭掉,然後社保又白繳。但老公喜歡孩子,加上來自農村,結婚久了不生孩子會有閒話,怕老公失面子。與老公商量過這兩年不生孩子,他都答應了。但知道他心裡其實很想有個寶寶。是你,你怎麼選擇?

針對這位網友的糾結,我想建議他們捋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一、如果生,你們家的條件真的養不活一個小孩嗎?

二、如果不生,你們覺得怎樣的經濟水平才能適合生孩子?

三、另外,如果你們想等經濟寬裕點了再生,那你們是否在經濟增長方面做了規劃和努力。

現代生活壓力確實很大,消費水平也很高,不管是結婚還是生孩子都比較考驗經濟實力。但其實這些壓力很多時候也來自自己對未來的盲目恐慌,以及跟他人物質條件的盲目攀比。其實,生活在物質如此豐富、貧富還有差距的環境裡,我們不僅要有一顆平常心,還要有理性的消費觀,在生活消費中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相應的消費層次,才能更好地適應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也能更多地從平淡的生活中獲得幸福感。

現如今,“結婚要等時機”、“生孩子要等時機”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搪塞家裡人的一種流行託辭。當然,這當中確實有一部分年輕人因為自己對人生對未來有通盤考慮和規劃,但結婚和生孩子可能不在這一部分規劃裡,所以結婚生子變成了需要擇機進行的事情,這也無可厚非並且理應獲得家人的理解和尊重。但也有很多人因為對未來缺乏規劃和思考,而結婚生孩子又會加重其對未來的焦慮,打破其現有生活的舒適度,所以結婚生子是他們特別害怕面對也不曾將其考慮在內的事。

就像有位網友提到的:其實生孩子跟經濟條件真沒有多大關係,孩子需要最多的其實是來自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在物質滿足方面,作為孩子其實不會對父母有多高的要求。當然,如果父母通過自己的拼搏努力能夠在物質方面給予孩子更大更豐富的滿足,那是最好的。

所以,生孩子並不是一個被經濟條件所限制的事情,而是你是否具備生養孩子的心理準備以及責任意識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