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40多天9大學科複習攻略,看過真能多得分!

離高考只剩下40多天啦!複習進度條已經拉到了最後衝刺階段,想想都很緊張呢。把握有限的時間,爭分奪秒的應對接下來的複習生活對考生們意義重大!

時間安排

延續階段(5月中旬以前):

延續以前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時間!

對於即將高考的高三學生來說,調整作息不能心急,初期複習要爭分奪秒! “在早上可適當早起加強學習,但以保證第二天上課不太疲勞為前提,中午時間視自己的具體情況可以學習或休息。”

這樣做一是適當加長了學習時間,掌握更多知識。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避免擔憂失敗心理。

調整階段(5月中到6月初):

調整複習節奏 切換考試模式

“答題時思路不清,精力總是不集中,煩躁苦悶。” 很多人在這一時期會出現所謂的“答題高原期”。這是多數學生必然出現的情況,這時考生需要的是改變前期的學習模式,切換到“考試模式”,“瀏覽以前考過的模擬卷,真正進行查缺補漏工作,不要再過多地做練習了”。

各科要怎麼複習?

語文:夯實基礎,注重積累

雖說語文考基礎,短期衝刺不如長期積累有效。但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只要複習策略運用得當,語文學科依然可以提分不少。

01

對照考綱說明,梳理板塊框架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高考而言,這裡的“彼”即指“考試內容”。所以要對照考綱,對已複習過的知識點全面鋪開,毫無遺漏地構建框架結構圖,做到心中有數、不留盲點。要把零散的習題整合成類型,對其進行深入細緻地探究。

02

建立習題檔案,反覆思考研讀

到了複習後期,題海戰術效果已經不太明顯。後期複習要注意運用不同顏色的筆對作業進行圈點批註,加強解題後的反思,對典型習題做好歸檔工作,並捨得花時間再次鑽研歷年高考試題,領會其命題風格和出題方式。

03

回顧典型作文題,作文素材每日積累

寫考場作文,審題時要吃透提示語,並劃出要點;注意選引材料不要照抄;尤其要注意點題、扣題;擬題避免擬怪題,要一目瞭然;開頭不必標新立異,實際入題;結構不能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號;字數不能少於800字,也不要超太多;最好不要在卷面上塗改。

語文讀寫是關鍵 記得卷面要整潔。高考語文的考查重點是閱讀與寫作,難點是詩文賞析。在能力方面,考查重點是解讀能力、鑑賞能力和表達能力。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說,考生高考語文的成敗就在於讀寫。

高考語文試卷結構相對還比較穩定,而且近幾年題目難易度比較適中,尤其是越來越多的省份使用全國卷之後,出題更加科學,更加突出能力的考查,從往屆的情況來看,誰準備的越充分,誰掌握的越牢固,誰答題越規範,誰卷面越整潔,他的高考語文成績一定非常優異。

數學:找好支點,抓住增分點,把握好重點,突破難點

最後一個多月的複習是衝刺階段,考生們面臨最後衝刺訓練,進行規範訓練,掌握提分技巧,儘可能的得分。由於時間不多,時間要用在關鍵點上。

01

小題專練防超時

我們知道,數學試卷中選擇題和填空題佔據了“半壁江山”,能否在這兩類題型上獲取高分,對高考數學成績影響重大。

因此,在後期複習中,考生必須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上加大訓練力度,控制訓練時間,避免“省時出錯”“超時失分”現象的發生。

02

迴歸基礎重梳理

縱觀往屆考生,相當一部分同學丟分不是丟在難題上,而是基礎題丟分太多,導致最後的考試分數不理想。

所以,在後期複習過程中,儘量迴歸基礎,再現知識脈絡和基本的數學方法。每天保證做一定量的基礎題,讓自己把這一部分基礎題做對、做全,爭取拿高分。

03

重點題型常“訪談”

後期複習時,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使複習獲得最大的效益,必須能夠做到“焦點訪談”,針對重點題型、重點知識進行重點複習。

數學要抓“關鍵點”,複習備考消盲點。後期複習絕不是簡單重複的過程。我們要找好提分的最佳“支點”——組題的質量;抓住高考的“增分點”——基礎題;把握好知識的“重點”——重點模塊;突破知識的“難點”——解析幾何及導數問題;使複習備考不留任何盲點。

英語:

梳理把握知識重點,科學訓練應試技能

最後一個多月,對於英語學科,考生們要提高答題思維和習慣的規範性,提升答題的速度和準確度。當然,更要注重歸納和反思,提升考生的應試技能。

01

專項訓練,系統歸納題型特點

對高考各試題類型進行專項訓練,重在方法指導,系統歸納題目類型特點,提升解題得分能力,提高考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注重提高考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

02

再次梳理,把握知識重點

在後期備考中,要對詞彙、語法等基礎知識進行再次梳理,複習的重點是以詞塊為單位,關注語境和應用,帶動考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對於語法,提煉常見考點和重點考點,幫助考生提升在語境中解題的能力,並針對上一輪複習中遺留的易錯題,提高準確辨析考點的能力,發現陷阱,做出正確判斷。

03

堅持始終,提升綜合技能

提高綜合技能是後期備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聽、讀、寫等語言技能的提升,更要貫穿後期備考的始終;提升聽力技能,要堅持做到天天訓練、足量訓練,適當進行延時訓練;提升閱讀技能,要重點提高考生總結提煉信息和推理判斷的能力。

英語勤練習,答題規範化。注重考前的強化訓練、模擬演習。同時再次深入研究近三年的高考題,把握高考方向。在高考前夕,要進行強化訓練,增強應試能力,在高考規定的時間內做幾套標準的模擬試題,強調答題的規範化,減少非知識性失分。

物理:根據自己的實力和目標定位來確定複習思路

對物理學科,高考要求考生掌握五種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

其中“分析綜合能力”、“實驗能力”對學生要求很高,主要在非選擇題中體現。

在後期複習中應狠抓基礎,做好基礎題,特別是中檔題。一般的學生以抓住選擇題、實驗第一題、選考題、大題的前幾問為主。對普通考生來說理綜考試時間都較緊,半計算或列一個方程式的題已經在少數選擇題中出現,務必做好適當準備。

物理答題要規範,畫圖尺、規需用上。要讓會做的題得到滿分,就要符合答題要求,寫出重要的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說明,但也不能寫的太瑣碎。得出的結果要寫得讓閱卷老師在電腦屏上看的清,字要工整,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義明確,符合物理習慣。對於畫圖題要用尺、規作圖,不能隨手將直線畫成曲線。還要防止用鉛筆畫的太輕淡,可能掃描時掃不上。

化學:精練高考真題,摸清問題所在

在吃透考綱的前提下,化學複習還學要注意精練高考真題,明確方向;摸清問題所在,對症下藥;切實迴歸基礎,提高能力。

在備考時,要注意從以下五個方面找突破,一是這道題該怎麼做;二是為什麼要這樣做;三是怎麼會想到要這樣做;四是除了這種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這些方法中哪一種最好;五是如果這道題改變設問角度,還會變成什麼樣的題目,又該如何做。

化學重點在課本,理清思路好作答。最後階段,要回歸課本,從課本的基礎知識出發,理線索、清思路、觀大勢,摒棄繁雜,立足核心,突出主線,便於記憶,有利發散,形成科學的知識網絡和能力結構。

生物:專題複習,精練習題

高考中,生物學科既有對教材基礎知識的考查,也越來越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生物學素養的考查。

一方面要“題海撈金、精選精練”,另一方面要按照考綱要求做到考點細化聯繫,防止遺漏相關的知識點。

生物複習依考綱,知識網絡很重要。距離高考愈來愈近,生物後期的複習備考在本著迴歸大綱的同時還應完善知識網絡,達成知識重組,進而實現學科知識廣泛整合的目標。

政治:彙總時事熱點,梳理知識網絡

現在正是高考第三輪複習備考的關鍵階段,政治的複習重點是高考仿真適應性訓練、時政熱點專題和查漏補缺。

要彙總時政熱點,兼顧即時熱點與長效熱點。梳理篩查知識網絡,既要把握宏觀體系,也要深入微觀結論。在高考設問中,宏觀背景、微觀切入依然是主流,對於運用的知識有比較明確的範圍要求。

政治答題要規範,知識要點要記清。政治要注意規範答題,確保細節之處不失分。在往年的高考閱卷中,經常出現考生因基本理論記憶不準確不全面、答題格式步驟不規範而無謂失分。因此,在考前的模擬訓練中,同學們應嚴格要求,養成規範答題的習慣,將模擬訓練當作高考,只有這樣才能在高考中,將高考當作模擬訓練,水到渠成。

歷史:迴歸課本,夯實基礎

歷史考前最後衝刺的要點是重點梳理主幹知識和核心概念,解決易錯知識點,深化拓展重點知識,尤其要挖掘歷史地圖、表格和圖片中的信息。

要建立知識的宏觀體系,建立知識框架,梳理知識的發展線索,把握歷史規律、把握歷史的階段特徵。歷史學習的重點不是支離破碎的某一部分的知識,而是聯繫和運用的能力。

歷史現實不脫節,答題思路總結好。考生們最好能根據一年來的新聞熱點、社會熱點和學術熱點,回憶有關歷史知識。迴歸教材,查漏補缺。對不同類型的問答題,思考答案從什麼角度來回答。此外,考生們還要注意研究錯題,反思存在問題,從錯誤中總結方法和思路,以掌握必要的解題方法和規範答題技巧。

地理:迴歸教材、保持適量的訓練,提升綜合實戰能力

考前高考地理要以專題為主,構建一個前後聯繫、主幹清晰的知識網絡,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體而言,要回歸課本,結合考綱,反思做過的習題和考試。學會做題、學會分析、學會自己總結。要對前期做過的、考過的、同一類問題進行歸納、比較、分析、總結,形成一定思維模式和答題的“基本公式”。

地理複習回教材,每週訓練不可少。臨考之前一個多月,應重新迴歸教材,把曾經整理過的基礎知識資料結合教材再次複習、記憶。同時利用各地的模擬試題保持一定的訓練量,建議每週地理單科及文綜練習各做一套,以保持題感及提高實戰能力。

最後40多天9大學科複習攻略,看過真能多得分!

心態調整

複習方法說了一堆,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個良好的複習心態。考生們正在最後的衝刺階段,這時可千萬不能鬆懈,積極迎考才能發揮最大的優勢。適當緊張有利於調動積極性,但也不要過度緊張了,萬里長征只剩最後一公里了,切忌情緒大波動!

勞逸結合來鍛鍊

高考不僅是知識的競賽更是身體素質的博弈。在學習之餘,考生要注意鍛鍊身體,體育課更要充分利用,勞逸結合。

調整睡眠保作息

把生物鐘調向高考日。按照高考上午開始時間與下午開始時間複習功課,有助於進入高考狀態,充分發揮已掌握的知識。

思維活躍要興奮

要試著在高中生涯最後一個多月的學習生活中尋找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