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美國製裁俄羅斯,難道俄羅斯不好制裁美國嗎?

布衣人71353096

兵法有云,以己之長攻彼之短。在軍事實力上,美國的綜合實力(除了核武器之外)也壓俄羅斯一頭,以俄羅斯當前的經濟狀況,這個差距未來還會擴大。為了最大限度的消除這種不利影響,俄羅斯重點在導彈核武器和高超音速武器領域尋求有限的優勢。但是美國在經濟支持能力和技術能力上比俄羅斯更有優勢。

站在軍事大國博弈的基礎上,美國反倒是希望俄羅斯拼軍事搞競賽,那樣的話會進一步拖垮對手。應該說俄羅斯當前的戰略思維算比較理智的。但是美國還有一根大棒是俄羅是不具備的,那就是全球第一經濟大國和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俄羅斯經濟想擺脫當前的能源出口為主的單腿走路模式搞多元化健康發展,就只能屈從與美國主導的全球經濟格局。

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經濟關聯性不大,所以俄羅斯想制裁美國無從下手。唯一的方法是在對歐能源出口問題上做文章,但歐洲能源進口渠道並非只有俄羅斯一家,俄羅斯為老美和北約的矛盾去找歐洲國家的麻煩,只能說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因為當前支撐俄羅斯經濟的最大支柱還是能源出口收益。

美國製裁俄羅斯,則可以利用其全球影響力(軍事和經濟),對那些與俄羅斯存在密切經濟關聯性的國家施加壓力,迫使他們解除或削減與俄羅斯的經濟來往。在相互制裁的博弈中,美國手裡拿的是長矛,而俄羅斯手裡只有匕首,高下立判。


高峰軍事觀察


俄羅斯之所以被冠以“強國”之名,很大程度上是指其軍事力量的強大,而軍事力量則包括武器裝備的大量庫存與先進程度,戰鬥人員的龐大規模與整體素質,戰略部局的觸及範圍和麵對戰爭的強硬態度,

但俄羅斯正是由於對戰爭的側重,才讓其經濟結構嚴重失衡,而重要的權力機構和利益集團,大都掌握在普京政治機器的“近親”手裡,這樣的權力分配,必然會產生新的寡頭,官商勾結就成了俄羅斯政經肌體上難以治癒的硬傷!

美國財政部在年前公佈的《克里姆林宮報告》中顯示,幾十名個人不明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政客當中,包括梅德韋傑夫,拉夫羅夫在內的一半以上,都是“普京的朋友”!美國在公佈名單的同時,也迅速凍結了這些人在海外的賬戶,並警告其盟友國家:不得與名單上的人進行任何形式的商業合作和經濟往來!

但俄羅斯卻難以採取同樣的方式來對付美國,因為美國的政商關係非常透明,即使有“敏感地帶”,法律對其也有著嚴格的清規戒律,政商黑幕幾乎沒有生存的土壤,美國政客如果敢越雷池一步,哪怕是總統的女兒,也會被查得底掉,即使是總統本人,不是也還在“通俄門”的漩渦裡掙扎嗎?因此,不要說國外機構,即便是CIA親自出馬,也很難找到如此觸目驚心的貪腐現象,


而這只是美國對俄政經制裁的一個小動作而已,眾所周知,美國不僅控制著國際金融的命脈,其與沙特的密切關係,同時又可以左右石油價格,俄羅斯作為能源型出口國家,經濟命門全靠出口石油來支撐,美國只要聯合沙特以及歐盟的配合操縱油價,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就會遭到重創,

而俄羅斯的反制裁,除了幾個能源和銀行巨頭聯合資本,用血本來支持聯邦銀行,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但貨幣是貿易的基礎,目前大宗商品的結算貨幣仍然是美元,最大的結算中心就在美國本土,美國通過合法的金融手段,就可以直接打擊盧布的匯率,逼迫俄羅斯的資本外逃,引發股市動盪,推動通貨膨脹,而俄羅斯的報復手段只能是放任盧布貶值,讓美歐跟著倒黴,但通常都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

政治上的擠壓就更不用說了,美國盟友眾多,只要美國對俄羅斯有制裁之意,所有的號令都有大批追隨者,比如此前只因一件小小的“毒殺”事件,卻引發了地震般的外交危機,俄羅斯雖然也採取了“對等驅逐”的反制措施,(因為其幾乎沒有追隨者)只能用一國之力來對付17個國家的圍攻!

俄羅斯如果想保持與發展其重工業研發體系,就需要核心技術或者說科技成果的支持,但很多核心技術以及原材料,都被美國用知識產權和貿易壁壘壟斷,即使不壟斷,他也不會給你,

兩國在軍事上雖然不可能直接對攻,但美國同樣可以從軍事層面削弱俄羅斯,北約只要在東歐演習,俄羅斯必須還以大致對等規模的演習,即使美國軍艦的抵近“展示”,也有人為其買單,而且北約的防務原則決定了軍費由成員國均攤,不管怎麼玩,都不會傷其一指,但俄羅斯的對等軍演,必須拿出自己家裡的真金白銀,如果說美國是拿全世界的錢在玩,那麼俄羅斯放得可是自家身上貨真價實的“熊血”!


美國還善於利用輿論來攻擊俄羅斯,比如說此前在敘利亞戰場上犧牲的俄羅斯僱傭軍,俄羅斯起初死不承認,但美聯社甚至找到了犧牲者的母親,並向其母親進一步“說明”了俄政府的態度,雖然這件事很快就過去了,但在適逢大選的俄羅斯,也引發了不小的風波,,,

總之,一個是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戰略上都佔盡先機的真正強國,一個則是除了軍事,其他方面全面落後的千年老二,甚至老三,二者的量級與實力嚴重不對等,誰制裁誰,還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嗎?


冷兵器TILLLINDEMANN

既然說到這個話題,那麼就要首先說說美國在全球的地位。

美國是當今世界無可匹敵的政治大國、軍事大國、經濟大國,雄居世界,傲視眾強,睥睨八方。正因為如此,美國人以世界領袖自居,要維護自己的世界霸主或叫“天下共主”的地位,建立一個以自己為領導,以英、法、德、日等強國支持和幫手,其他各國俯首聽命的這樣一種“單極化”世界格局。同時,美國為維護自己的“天下共主”的地位,還不遺餘力地向全世界輸出和推廣其價值觀、政治制度等,使世界各國無不“美國化”,並認為,只有“美國化”的國家,才會認同美國的領導,才不會事事同美國找彆扭,才不會與美國爭奪霸主地位,也只有這樣,美國才會最安全。美國為了維護其所倡導的世界秩序,還以“世界警察”自居,誰不聽話就打誰,到處干涉別國事務。 世界是靠強權說了算的,強權是靠綜合國力為後盾的。當今世界,在還沒有哪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能與美國抗衡的情況下,美國人的這種“自稱霸主”的地位是不會改變的,其到處干涉別國事務的“霸道行為”也不會有所收斂。 當今世界,有點像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大國到處攻城略地,其他國家如何生存,努力發展和壯大自己的實力是必須的,同時還是要學一點蘇秦、張儀的“合縱”、“聯橫”之術。

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超級大國,在國際地位中可以說始終是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主導作用,甚至不為過的說美國可以說是一個作為領導者,起了一個引導世界前進的作用和發展的一個作用。它一方面可以說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它本國經濟發展的狀態好壞,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著世界經濟發展態勢的好壞,同時美國通過自身經濟發展的缺陷也給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警示作用,對世界經濟發展方向起了一個引導作用。

美國在世界舞臺上擁有近乎全面的巨大優勢,它是以硬實力、軟實力、國際制度霸權為核心的超級大國。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在國際地位中可以說始終是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主導作用,甚至不為過的說美國可以說是一個作為領導者,起了一個引導世界前進的作用和發展的一個作用。

美國對世界發展方向的引導,是體現在多方面的,特別是在經濟方面,又特別是在當今經濟全球化,各國之間聯繫不斷加強的環境下,各國之間的經濟來往,出口商品也越來越頻繁。同時美國可以說作為世界經濟的重點地位,美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有著太密切的聯繫,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也可以說有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時引導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的方向,這個方向,有好也有壞。

然後再說說俄羅斯:2000年之前,俄經濟發展十分緩慢,主要是由於稅收過重,且每年有20%的通貨膨脹率,盧布大幅貶值,債務超過了國家外匯儲備量,近一半俄羅斯家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今天的俄羅斯雖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從前相比簡直就是另外一個國家。但是依舊無法和前蘇聯相提並論。

軍事實力永遠受經濟實力制約,說那麼多都沒用,俄羅斯經濟遠落後於美國,所以軍事實力比美國弱很多 美國作為惟一的超級大國,其軍事實力在世界排序應列為第一層次,而俄羅斯則在第二層次中位居第一。儘管其在軍事工業競爭力指數上僅為美國的1/6,而且直至目前為止仍在吃蘇聯的“老本”,但仍能夠自行或合作研製所有的武器裝備。現實並不那麼令人樂觀,正如普京在2006年國情諮文中所沉痛指出的:“1996-2000年間,沒有投入一艘艦船……軍隊在地圖上行軍,軍艦停在岸邊,飛行隊停在機場。”儘管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約80%的軍力,但連續多年的經濟衰退使俄羅斯軍隊的雄風不再,以致在俄羅斯恢復戰略轟炸機遠程空中飛行後,美方官員稱,對此“我們的軍隊不會有什麼憂慮”。媒體也稱“把束之高閣的這些老爺轟炸機拿出來飛行,不會對美國構成任何威脅”。英國方面則認為,俄方的轟炸機,沒有能力穿透英國的防禦系統。確實,目前執行遠程飛行任務的戰略轟炸機已服役幾十年了,俄羅斯空軍已很多年沒有更換過一架新飛機了。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早已經無法與美國比肩,在步入21世紀後,其軍事科技化進程緩慢,遠落後於美國。

海軍方面,全球20艘航母,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佔了10艘,當美國第一艘核動力航母解體的時候,俄羅斯也沒有核動力航母,並且美國將要服役的最新型航母福特號上又有很多跨時代技術,俄羅斯再次被甩開一大截,緊接著美國將會建造福特級二號艦,約翰肯尼迪號,屆時美國將再次擁有12艘航空母艦。還有一點,俄羅斯自前蘇聯解體後,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的能力出現斷層,甚至需要向法國購買西北風級兩棲登陸艦。

空軍方面,美國是唯一現役擁有4代機(俄羅斯稱五代)的國家,唯一擁有遠程隱形戰略轟炸機的國家。俄羅斯雖然也有圖160這樣的遠程高速戰略轟炸機,但是美國有B1B與之對等,更高層次的B2轟炸機,俄羅斯沒有這樣的隱形轟炸機,還處於研究階段。

陸軍方面,美俄的專攻方向不一樣,美國強調單兵作戰,重點在步兵,俄羅斯重點在裝甲部隊。科技含量,美國肯定高於俄羅斯,但俄羅斯的裝甲也是號稱鋼鐵洪流。不能肯定的說誰就穩贏。

核威懾方面,美俄的核武器總量佔了全世界的90%還多,俄羅斯颱風級核潛艇是怪物級別的,一艘就可以讓核彈傾瀉到美國西海岸,寸草不生,不過也只有一艘,他的後繼型號北風之神級性能略遜於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且數量不如對方多,並且俄亥俄級的後繼型號快研究出來了。俄羅斯的奧斯卡級核潛艇相當好,曾經靠近美國海域,美國沒有發現。俄羅斯還有導彈列車,鐵軌機動發射核武器。不過俄羅斯的核武器在質量上不如美國,美國的核彈小型化是做的最好的。

裝備老化嚴重,曾有多架米格武裝直升機因使用超過年限發生事故。電子儀器極其落後坦克的龍舌蘭夜間瞄準儀依賴進口。完全是憑藉蘇聯時期的老底,現在就連波蘭和烏克蘭的主戰坦克都略優於俄羅期。俄羅期唯一厲害的就是核武器,以及怪獸級別的導彈列車以及足以毀滅歐洲的洲際導彈,就連美國都自愧不如。但總的來說蘇聯的時代終結了,曾經足以抗衡美國的那個國家已經不復存在了。

美國現在全球起著主導地位,俄羅斯雖然霸氣,有核武器做後盾,但是經濟實力不行了,也只有看著美國製裁他們,而他們也只能以微弱的實力還擊。卻不能傷美國的筋骨。雖然俄羅斯成天對美國說惹急了我,給你個核彈,但是說歸說,始終不敢發射出去。現在眼看著美國製裁自己,但是反擊美國的手段卻很少。除非魚死網破和美國對著發射核彈,而真的到了那一天的時候也是這個世界滅亡的時候。現在的俄羅斯在美國製裁的情況下,只有和中國抱團,不至於垮掉。


向前走又是一道風景線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美俄兩國經貿關係薄弱,互補性也不強。只要美國對俄製裁長期存在,兩國經貿關係很難取得突破性發展。烏克蘭危機後,美國還暫停了兩國之間的官方經濟合作渠道,包括雙邊貿易和投資工作小組。

據美方統計,2016年美國對俄出口額約為57.92億美元,自2013年達到111.4億美元后逐年下降。 據俄方統計,2016年美俄經貿額只有202.8億美元,佔俄、美兩國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都微乎其微。

但俄羅斯無法有效制裁美國的最主要原因是兩國經濟關係的不對稱性。俄羅斯更為依賴與美國的貿易,而美國則不太依賴與俄羅斯的貿易。因此,從經濟角度看,美國對俄羅斯能夠製造的傷害超過俄羅斯能夠對美國造成的傷害。如果美俄中斷一切貿易,那麼美國出口受到的影響只佔其出口額的0.74%,進口額受到的影響只佔0.61%;相比之下,俄羅斯出口額將減少4.2%,進口受到的影響佔比達到5.5%。

此外,出於戰略考慮,美國並不依賴俄羅斯大量出口的產品。比如石油、天然氣、鑽石、鋼鐵等,美國有其他替代進口國。而且美國天然氣自給自足,也有自己成熟的石油、鋼鐵和航天企業。俄羅斯在金融領域也較為依賴西方,因為西方銀行或投行掌控的資金更為充裕,而且俄羅斯的盧布幣值穩定性比“西方”貨幣稍差一些。

另外一個必須考慮到的因素是,美國並非唯一一個對俄製裁的國家。美國還聯合歐盟、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共同對俄製裁,這樣對俄羅斯的“集體傷害”就更大了。


紅帽胖達

美國可以在經濟上制裁俄羅斯,俄羅斯雖然無法在經濟上制裁美國。但介入中美國中東戰略之後,顯然給美國製造了最大的絆子,使得美國無法進一步控制中東,從而實現貨幣霸權。

俄羅斯對敘利亞的幫助,從深一步來說,就是對美國的制裁。斷了美國的財路,美國繞過聯合國打下了伊拉克,雖然軍事上取得了殖民伊拉克的戰果,但要進一步發揮其金融的作用,進一步控制石油價格,則必須要拿下敘利亞或者伊朗,二者必選其一。美國雖然打下了伊拉克,但目前而言,只有軍事投資,而沒有產出,也無法霸佔伊拉克的石油。但他關閉了伊拉克的石油,就等於減少了世界石油的供應也就從金融上用少量的資金就可以對石油價格進行控制。

俄羅斯聯合沙特,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等眾多產油國家,形成產油國家聯盟。也就是對美國最大制裁。擾亂了美國一家獨大的金融秩序。美國才會不遺餘力的給予俄羅斯打擊。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的貨幣也隨之流通。俄羅斯拋棄美元結算,因而改為人民幣結算,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削弱了美元的貨幣霸權。

那麼相比之下,美國製裁俄羅斯,跟俄羅斯制裁美國哪一個更加厲害呢?顯然俄羅斯制裁美國的深度要比美國製裁俄羅斯的大。美國製裁俄羅斯,實際是得不償失。只是因為美國的經濟體量要比俄羅斯大,所以暫時性沒有看出美國有風險性的經濟危機。但隨著美國戰爭的繼續,美元貶值的加大,這種危機將會紛至沓來。


孫子韜略

就像貓可以玩弄老鼠,你們見過老鼠玩弄貓嗎?撇開軍事層面,俄羅斯在美國面前真是老鼠都不如。首先看制裁的代價,美國每年大約有三萬億美元左右的貿易額,其中與俄羅斯相關的大約200億美元,不足1%,可見對美國來說,制裁俄羅斯代價小的幾乎忽略不計(當然俄羅斯的火箭發動機也是要買買的,但也很少),但是俄羅斯經濟體量只有美國的10%不到,這兩百億對俄羅斯的比例就相當可觀了。

其實想對美國,俄羅斯更依賴歐洲(大約1000億美元),歐洲相比美國也更擔心制裁俄羅斯帶來的影響,這也是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歐洲對俄羅斯的制裁顯得那麼軟綿綿也多次反對加重甚至持續制裁的原因,但歐洲好歹也是美國級別的經濟體,這個比例也並不大,畢竟烏克蘭事件客觀上傷害了歐洲的安全利益,制裁也無可厚非。

回頭來說,為什麼俄羅斯不能反制裁俄羅斯(遣返外交人員說白了除了噁心下美國人有什麼實際作用?)。無他,因為自身實力太小了,制裁美國可能是自損一萬傷敵八百,更因為自己的牌太少了,普京當然不可能說你們凡是和美國做生意的人都不要來用我的盧布,這就鬧笑話了,因為根本沒人用盧布;但是美國可以,你們凡是要用我美元(進入美元系統,只要用美元,就一定在美國的銀行體系裡面會有痕跡,肯定追查得到)的敢和俄羅斯做生意就會被他制裁,制裁的結果就是損失和美國做生意的機會,這個代價太大了。

以上


用戶4438993578

從現在來看,在俄羅斯和美國的“鬥氣”的過程中,佔據上風的無疑是美國。

第一,俄羅斯的對手不僅是美國,還有大半個歐洲。別忘了,歐洲的很多國家都是“北約”的成員國,是美國的同盟國家。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做法不僅激怒了美國,而且也讓歐洲的很多國家的大為不爽。他們擔心俄羅斯的戰略實力繼續西擴,影響自己的國家利益。俄羅斯進行的導彈試驗也讓歐洲人相當不安,他們紛紛“站隊”,加入到以美國為主導的導彈防禦系統中去。此外,歐洲的很多國家的天然氣都來自於俄羅斯,俄羅斯在能源上的漫天要價讓歐洲人早就不樂意了。如今有美國給自己撐腰,他們當然願意和美國一夥把之前在俄羅斯那裡受到的委屈都“找”回來,狠狠“將”俄羅斯的“軍”。

第二,俄羅斯工業體系單一,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代表的能源出口是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來源。而俄羅斯能源出口的對象國家多為歐洲和美國。如果歐洲國家和美國集體聯合起來對俄羅斯的能源進行抵制,那麼俄羅斯基本只有幹“捱著”的份,誰讓對方是自己的“金主”呢。

第三,當今世界的主流價值觀仍然是西方世界的那一套,俄羅斯以自己的力量去對抗西方強大的話語體系無疑是“以卵擊石”。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把克里米亞公投事件定義為俄羅斯的侵略,對馬格尼茨基事件進行煽風點火,把俄羅斯進行導彈試驗解讀為別有用心……美國不會錯過拿任何一個“說事”的機會,並以此為藉口對俄羅斯進行制裁。而俄羅斯的任何的解釋在以西方價值觀和美國為主導的世界中,很明顯是相當蒼白的。


元龍解局

這個問題要靠實力來說話,不是因為俄羅斯害怕美國,就可以不管什麼制裁了。對於美國的制裁,是美國霸權主義在世界的影響力,那麼,俄羅斯無能為力,中國可不可以制裁美國呢?美國是霸權主義國家,動不動就要制裁別個國家。被美國製裁的國家現在還有俄羅斯和伊朗。中國是不怕美國的,美國也不敢制裁中國,因為,他面臨的對手,是一個各方面都與他相稱的國家,美國依靠這一點每年都要倒黴在裡面,因為你制裁了別個,別個現在還沒有強盛,無力制裁你,這帳還記著的,哪一天你真的倒黴了,人家不制裁你們才怪了。


6353902879

美俄經濟實力的懸殊對比註定只能有美國製裁俄羅斯。2016年世界經濟水平排名,一二名分別是美國(18.03萬億美元)、中國(11萬億美元),俄羅斯只有1.33萬億美元,和美國相差15倍。

由於美國的制裁,雖然中國和俄羅斯經濟往來密切,但俄羅斯經濟還是受到較大影響。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超過了沙特阿拉伯),其對石油的依賴性也在與日俱增。十年前,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還不到俄羅斯出口額的一半。但最近幾年,這兩項出口的份額已經躍升到了三分之二。而最重要地是,石油出口提供了俄羅斯一半以上的稅收收入。


六甲番人

這次美國製裁俄羅斯是其B選項,美國的A選項是通過烏克蘭顏色革命然後把戰火蔓延到俄羅斯直至推翻普京,但普京是克格勃出身,縱橫國際政壇二十年,是國際上的頂級玩家,早就看穿美國的陰謀,於是火中取栗從烏克蘭手中收回了克里米亞,並迅速通過公投確定了克里米亞的地位,美國惱羞成怒聯合歐洲、日本和韓國全面制裁俄羅斯,那麼為什麼只有美國製裁俄羅斯,而俄羅斯很難制裁美國呢?首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是這個世界的規則制定者,世界上主要的經濟組織都是西方成立和制定規則的,例如世貿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等,世界上主要的期貨市場、原油交易市場以及證券市場大部分掌握在西方手中,所以美國隨時可以利用這些武器制裁俄羅斯,俄羅斯在這些組織沒有決定權,只是一個接受或不接受的角色,所以根本制裁不了美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近幾年的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就是在俄羅斯收復克里米亞之後,美國想用經濟手段拖垮俄羅斯。要知道俄羅斯的財政收入80%依靠石油和天然氣,這確實讓俄羅斯元氣大傷,但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國際上回旋餘大,還有我國在背後撐一把。而且俄羅斯吸取金融危機教訓,不斷增加黃金儲備,使得俄羅斯在這場較量中沒有敗下陣來。

其次美元是這個世界主要的通用貨幣,美國經常使用匯率剪世界的羊毛,雖然有不少國家包括俄羅斯都在去美元化,但目前世界交易還是依賴美元,1998年的金融危機,東南亞各國及俄羅斯就是美元外匯用光差點導致經濟奔潰。反觀俄羅斯盧布,只能在俄羅斯本國使用,匯率收美元影響。最後就是兩國經濟體量不對等,美國經濟總量是俄羅斯的10倍,影響遍佈全球,而且世界上主要經濟體大部分是美國的盟國;俄羅斯由於經濟結構單一,主要靠石油和天然氣,對美國影響不大,所以美國才會無所顧忌的對俄羅斯開展全面制裁。
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越來越密切,通過制裁的手段已經很難達到目的,本次美國與俄羅斯的制裁與反制裁過程中,美國並不是完全沒有軟肋,其中輸歐天然氣和美俄的航天合作是可以讓美國感到疼,例如給歐洲斷氣,不再送美國航天員到太空站,美國自從航天飛機退役後目前只能依靠俄羅斯飛船幫其運送宇航員,但這就意味著兩國徹底決裂,普京不到最後不會走到這一步,其實這兩天俄羅斯發佈最新核導彈視頻就是警告美國不要太過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