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對俄羅斯到底有多重要?

布萊克懷特

實際上在大多數俄國人,也就是烏拉爾山脈以西民眾的眼中,那就是一箇中國人或者說韃靼人散居的地方,但是屬於俄國。

那麼,西伯利亞對俄國人有多重要呢?

首先,有西伯利亞,俄國才是世界地理面積第一大國,俄國的總面積是1708萬平方公里,而西伯利亞達1300萬平方千米,若是沒有西伯利亞,俄國就只剩下400萬平方公里,將排到澳大利亞和印度那一堆去。

其次,正是因為佔領了西伯利亞,俄國才能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的黑龍江流域以及外興安嶺地區,奪走廟屯、海參崴等遠東名城。

第三,西伯利亞確實也提供了不少資源。從明朝萬曆年間,翻越烏拉爾山脈向東進發的俄國人,就是為了奪取貂、狐、灰鼠、水獺等,這才將侵略矛頭指向蒙古人建立的西伯汗國。在完成征服之後,宣佈:西伯利亞成年人每年需繳納七個貂皮當作人口稅,唯凡入東正教受洗者,便豁免其人口稅,但須將其獵獲十分之一繳公。清代的皇室貴族,就以家中擁有多襲西伯利亞黑貂裘為榮,紅棕色的較次,價半,狐皮次之。而所謂俄羅斯花毯,就是西伯利亞出品。

隨後,俄國人又將西伯利亞當作俄皇放逐犯人的地點。明朝滅亡的前一年,俄國人便抵達了庫頁島,隨後南下黑龍江殺人放火,直到1689年與清廷訂立“尼布楚條約”,中國東北邊陲始得平定一時。

而此時,俄國人在西伯利亞探測金礦,稍後更發現銀與鑽石(工業用)。俄國有了西伯利亞,各種金屬才自給自足。

隨後,又在西伯汗國的原有土地上發現了油田,以秋明市為煉油的中心,油管由此將石油運送各地,並在太平洋的港口供應遠東。

所以最終,西伯利亞成了俄國人的監獄、打獵場地、礦藏開採地,你說重要不重要?當然重要啦!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是西伯利亞撐起了俄羅斯的大國的地位

(西伯利亞地形圖)

西伯利亞,古稱“鮮卑利亞”或“錫伯利亞”,是中國東北和蒙古國以北的一片非常大的地域,佔有整個北亞,面積約1,276萬平方公里。

西伯利亞西起烏拉山脈、東至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接哈薩克、蒙古和中國。整個地域除了西南部分屬於哈薩克以外,其餘的都在俄羅斯境內,並且佔據了其75%的領土。

西伯利亞地處高緯度地帶,氣候嚴寒,不適宜人類居住,自古被中國視為蠻荒之地,即便是今天很少有人涉西伯利亞的邊遠地區。

長期以來,這裡一直都是北方通古斯民族的底盤。

俄羅斯自此開始進軍西伯利亞。

在隨後的半個世紀中,俄國人憑藉著較為先進的武器,相繼消滅了西伯利亞上的幾個蒙古人汗國。到了1636年,俄國人到達鄂霍次克海,徹底征服了整個西伯利亞。

此後,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在很長時間內,都僅僅是俄羅斯各種皮毛的供應地。除此以外,來這個地方地也只有犯人了。

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犯人是不用擔心逃跑的,在這裡你就算打死犯人,犯人也不往外面跑。

(120年前,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犯人)

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西伯利亞蘊藏的巨大潛能漸漸被人們所發現,其地下豐富的礦場、石油等自然資源,為前蘇聯的工業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俄羅斯也正是依靠著西伯利亞,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所有資源都可以自給自足的國家。

並且處於北極頂端的西伯利亞,擁有者極佳的區位優勢,特別是在軍事上,俄羅斯在西伯利亞部署的戰略核彈頭可以打擊美國全境。

(西伯利亞靠近北極,在地理上可以居高臨下,在這裡部署的白楊洲際導彈可以有效到達地球上大部分的陸地)

而且,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下,西伯利亞所在北極冰封漸消,鏈接歐亞最短的北極航線開始破冰。環北冰洋各國紛紛加緊了對北極的主權宣誓。

而西伯利亞幾乎佔據了北極一般的海岸線,為俄羅斯對北極地區的爭奪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如今的西伯利亞早已從曾經的苦寒之地,變成了價值連城的聚寶盆,其對於俄羅斯的意義不可估量。


千佛山車神

【西伯利亞】

1、西伯利亞干涉。1918年——1922年,一戰的協約國派遣軍隊在俄國遠東海岸登陸,進軍海參崴、廟街、伯力等地,武裝支援俄國白軍推翻在遠東的布爾什維克政權。1920年英美等協約國撤出俄國後,日本軍隊單獨留在俄國遠東直到被蘇軍擊敗,1922年撤兵。日本作為海洋國家,海軍較陸軍有更大優勢,可以暫時控制海參崴等遠東沿海地區,進一步深入內陸,則難度非常大,西伯利亞對於抵消來自日本的威脅、保護莫斯科等核心地區,起到了戰略縱深的作用。補充一例:二戰時,諾門罕戰役,直接打消了日本“北上”進攻西伯利亞的念頭,使得蘇軍可以將大部分主力用於蘇德戰場。

【遠東共和國】

2、工業區東移。俄國面對的威脅,除了來自東亞的日本,主要還是來自西歐,兩次威脅到俄國國家生存的戰爭:拿破崙入侵、納粹德國入侵都是來自歐洲方向,俄國都是慘勝。此時,西伯利亞成了戰略後方,進入工業時代後,利用當地豐富的資源,俄國也重點建設了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等重工業(國防)基地。

【俄國四大工業區】

綜上,西伯利亞是俄國的財富,但也是“潛在財富”,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怎樣降低成本開採資源是一項重要課題。同時,如果俄聯邦不能有效解決人口外流、經濟衰退等問題,西伯利亞對於莫斯科的離心傾向,恐怕難以避免,地緣政治格局必將重新洗牌。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西伯利亞1.27萬平方公里,雖屬極其嚴寒的地帶,但這片土地不啻是俄羅斯的重要經濟命脈。

西西伯利亞是俄羅斯富饒的糧倉,這裡風景秀麗。



西伯利亞資源十分豐富。(礦產資源容後表述。)

這片廣闊的土地,歷史上應該是誰的?看一下西伯利亞的歷史變遷就清楚了。

早在石器時代以前,西伯利亞已經有人居住了,末次冰期時代氣候寒冷,所以當時的水位比較低,現在的白令海峽在遠古時代有一條陸橋連接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現在美洲原住民的大多數人口都是通過這條陸橋從西西伯利亞來到美洲的。

古時的西伯利亞,由於荒蕪、寒冷,住在這裡的多個民族的性格也逐年煅煉得粗曠而標悍,列如:匈奴、鮮卑、突厥、韃靼、蒙古、女貞等民族都是從這裡崛起的。

早在遠古時代,中國中原地區就與西伯利亞遠東地區有著廣泛的經濟聯繫和文化聯繫。西伯利亞遠東地區沒有缺失或遺忘了歷史記載,從雅庫特南部到雅庫特最北部的北極圈地區及北冰洋沿岸的情形,既已被考古發現而證明:早在舊石器晚期,約1.5萬年前,西伯利亞遠東地區早就與中原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等到冰河期結末,即已經有中原的原始人類在此活動;中原地帶在遠古時代的生存還是以狩獵為主,古人已打製了石核等壓制石器,從黃河流域的河套地區尋獵追蹤一直來到了西伯利亞遠東的昂哥拉河、葉尼塞河支流的阿爾丹河都有中原人類舊石器晚期的足跡或遺址分佈。這些遺址的存在和黃河流域河套地區、山西的峙峪、河北虎頭梁等發掘的遺址基本相同。

我們從賈蘭坡院士的考古:《中國細石器的傳統,起源與分佈》中考證出:以細石器為代表的工藝傳統,無論從時代、數量和分佈的集中情況來看,都說明是起源於我華北地區並逐漸擴展到西伯利亞運東地區。

這些都是兩萬年前華北的獵人在追逐野獸的過程中把掌的技術帶到了雅庫特地區和白令海峽一帶的久克臺文,也包含著華北地區特有的船底形稜形石核等文物、新石器晚期和銅石並用時代,中原的玉石生產的斧、錛、鏟、刀的利品和技術也傳播到雅庫特地區的昂哥拉河流域。在發掘基特伊古墓區,有一處竟多達36件象徵中原文化的物件。......

從歷史中可以發現:西伯利亞早在兩萬年前就是我們中原人在那裡生息繁衍,這與俄羅斯的斯拉夫民族一點都不相干。當然,歷史往後,從秦代開始都有西伯利亞屬於中國的歷史記載的史實。在此不作一一敘述。

我們回到西伯利亞對俄羅斯的重要性主題上來:前面已提到了西西伯利亞是俄羅斯的糧倉,可在整個西伯利亞何止可以生產糧食,那些礦藏資源才可謂對俄羅斯的經濟起著真正的重要作用。

金屬礦物資源潛力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西伯利亞礦物資源預測儲量價值約為140萬億~150萬億美元,擁有全俄最大的釆礦冶金綜合體系。有佔全俄60%的黑色冶金業的產量,西伯利亞這就使釆礦冶金體成了俄羅斯經濟結構中優先發展的部門和地區。以俄羅斯目前的發展綱要,主要就是發展礦物原料基地。俄羅斯制訂了對冶金設備的技術改造、擴大能源儲備,實施生態保護和廢物再利用的計劃和政策。有此,俄羅斯對釆礦業的任務是要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企業提供充足的礦物原料,保證和加強俄羅斯礦物原料及製品在國際市埸上的地位。

西伯利亞現有礦藏原料的狀況是:儲量十分豐富,有長期保證企業開釆的鎳、鉑和鈹等礦,這些礦藏可採用5~7年。此外還有金、銅、鋁、鋅、鎢、鈦、鉬等礦是未開發地,但儲量較高,這些都要投入大量資金去開發。正因為俄羅斯目前的資金不足,許多礦地要等5~12年後才能開發,其中還有鈾、鉻、錳的礦藏也在上述的等待之中。

西伯利亞地區擁有多種多樣的有色金屬資源:銅、鉛、鋅、錫、鎳、鉬、鑽和黃金等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儲量十分豐富,潛在開發遠景廣闊,對俄羅斯未來經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只是概嘆可惜!昔時我們的疆土一一西伯利亞竟在那些無能的年代給毛子掠奪了!


星空89831416

俄羅斯佔有西伯利亞,並在西伯利亞南部、東南部(即外東北)建設了大量散落的俄裔居民點,從而形成對這一荒涼廣闊地區的牢固控制。那麼西伯利亞對俄羅斯到底有什麼作用,擁有這個地區,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第一,從經濟上看,西伯利亞的重要性並不高

西伯利亞資源豐富、土地廣袤,被稱作資源寶庫。但是,受制於極度寒冷的氣候條件、長期封凍的地表、交通設施的嚴重匱乏,這裡的資源遲遲未能開發出來。直至蘇聯後期,特別是1980年代,西伯利亞的石油、天然氣、煤炭產量才達到了全蘇聯的50%左右。之所以直到蘇聯後期,西伯利亞的能源資源才大規模開發,根本上還是因為,在此之前無論是蘇聯還是沙皇俄國,都沒有足夠的資本、勞動力用於開發這一地區。西伯利亞資源的開採成本過高,只有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例如其他易開採地區已經枯竭,它才有開採價值,這種價值體現在礦物質利潤是否足夠高,以至於可以投入大量金錢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源投入。事實上,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大量開發活動就陷於停滯,特別體現在大量工業城市的衰落。

戰爭中,西伯利亞更多是一種精神大後方,而不是物質大後方。這在衛國戰爭時期體現最為明顯。當時蘇聯的官方宣傳時,納粹德國雖然佔領了150萬平方公里的蘇聯土地,但是還有兩千萬平方公里的蘇聯國土掌握在人民的手中。但是,淪陷的土地集中了絕大部分工業產能、人口和城市,西伯利亞和中亞的經濟貢獻非常有限。因此,西伯利亞更多是“精神大後方”,而不是“物質大後方”。要不是戰爭之前,蘇聯將大量工業企業遷往烏拉爾山以東;戰爭開始後,美國和英國大量援助蘇聯,單靠這個“精神大後方”戰勝納粹德國,即使不是幻想,也是難度非常之高的。

第二,從戰略、國防和外交上看,西伯利亞非常重要

沙俄崩潰後,西方國家,包括日本,集體干涉蘇俄革命。列寧命令成立遠東共和國,作為蘇俄的緩衝國。遠東共和國的成立,在外交上策應蘇聯的需要,抵制了日本對蘇俄的侵略。衛國戰爭時期,日本的“北上論”(也即攻擊西伯利亞,與納粹德國形成相互策應、夾擊蘇聯態勢)最終破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西伯利亞地域廣袤、環境惡劣、資源和經濟價值低,攻擊西伯利亞性價比低。試想,如果西伯利亞原本就掌握在日本手中,則這個地區完全可以成為其攻擊蘇聯核心地區的跳板。

從外交上看,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之所以能夠保有世界大國的地位,除了核武庫、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其領土廣袤,特別是西伯利亞的存在,讓其對從歐洲到中東、中亞、東北亞在內的廣闊地域的事務,都有一定的發言權,例如,俄羅斯一直通過太平洋艦隊對東亞安全事務施加影響,同時也通過參加亞太經合組織,參與亞太經濟合作。

總之,俄羅斯維持對西伯利亞的統治,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和人力,例如維持鐵路基礎設施、維持遠方的行政建制,體現出領土大國的高昂運行成本,大量前蘇聯時期工業城鎮的衰敗,體現了俄羅斯對西伯利亞的統治其實在“虧本運行”。另一方面,西伯利亞的存在,已經成為俄羅斯人大國情懷的支撐力量,也是大國地位的物質保障,倘若沒有了西伯利亞,蜷縮於東歐平原的俄羅斯,恐怕再也沒有底氣聲稱自己是大國了。從這方面來說,西伯利亞的角色又是不可或缺的。


布萊克懷特

西伯利亞對俄羅斯的重要性,就好比東北三省對中國的重要性。它是俄羅斯在日後稱霸亞太地區的戰略支點。



1.俄羅斯擁有17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上第一領土大國。而西伯利亞位於俄羅斯的東部,面積有1300萬平方公里,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區。這裡氣候寒冷、交通不便、不適合農作物生長,因此西伯利亞的經濟發展非常落後。目前俄羅斯全國有1.46億人口,約有1億多人口居住在俄羅斯國土的歐洲部分,只有4000萬人口居住在廣闊的西伯利亞地區。很多人都認為西伯利亞是一片不毛之地,可是它卻是俄羅斯國家命運興亡的保障。因為俄羅斯經濟發展滯後,只能依靠出口煤炭、石油、鐵礦石、天然氣、鋁礦等自然資源勉強度日。而西伯利亞是世界上有名的資源儲備區,這裡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二戰時期,日本就曾經希望通過佔領蘇聯的西伯利亞,獲得這裡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2.我把西伯利亞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比喻成東北三省對中國的重要性,這樣大家就會明白西伯利亞對俄羅斯非常重要。俄羅斯是領土大國、資源大國、軍事大國、工業大國、人口大國、農業大國、地緣政治大國。俄羅斯擁有稱霸世界的雄心壯志,希望成為世界霸主。不過想要成為世界霸主,俄羅斯必須要幹掉的對手就是美國。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最東端是楚科奇半島,這裡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只有一海之隔,兩地直線距離不到40公里。俄羅斯擁有毀滅地球的核能力,如果美國繼續在全球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打壓俄羅斯崛起的步伐;俄羅斯完全可以在西伯利亞最東端對美國的阿拉斯加、北美洲以及美國本土進行軍事威懾。可以說如果俄羅斯失去了西伯利亞地區,那麼俄羅斯將再也不會強大起來;也不會成為超級大國,更不會成為世界霸主,這就是西伯利亞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


杜達特洛夫斯基

很多人或許覺得西伯利亞是天寒地凍、人跡罕至、一貧如洗的代名詞,這種刻板的印象早就要丟到爪哇國去,因為西伯利亞是一塊遼闊的寶地,不僅是舉世矚目的聚寶盆,更是俄羅斯的錢袋子、糧倉!要是失去了西伯利亞,俄羅斯的經濟瞬間垮掉,變成大號的南非,甚至是大號的委瑞內拉。

西伯利亞的本意是“寧靜之地”,源自蒙古語“西波爾”(泥土、泥濘的地方),在俄羅斯人將西伯利亞據為己有之前,生活在這裡的蒙古先民將這片遼闊的泥濘的地方命名為西波爾。俄羅斯人把它納入版圖後,將此音譯為西伯利亞。俄羅斯人得到西伯利亞後,就相當於得到了源源不絕的寶藏,支撐起他的經濟命脈,儘管他的精華區在東歐部分。

1、地理上的西伯利亞。這是北亞最為遼闊的地區,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至傑日尼奧夫角,北臨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興安嶺,面積約1300萬平方千米。

根據地形地貌,西伯利亞分為三大部分: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2、行政上的西伯利亞。除呢西南端的小部分地區外,西伯利亞幾乎全在俄羅斯境內,只是這片領土過於遼闊,管理不便,因此,俄羅斯把西伯利亞一分為三,設立了三大聯邦管區:以西西伯利亞平原為主的烏拉爾聯邦管區、涵蓋中西伯利亞高原的西伯利亞聯邦管區、以東西伯利亞山地為主的遠東聯邦管區。


3、西伯利亞根本不是一貧如洗的不毛之地,而是一塊聚寶盆,它是俄羅斯的能源中心。西伯利亞蘊藏的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放眼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聚寶盆,特別是石油、天然氣,正是有了這片寶地,俄羅斯才能超越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同時,才能成為歐洲的能源供應中心。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石油、天然氣的出口收入,以及已經超越武器出口貿易的農業出口的收入,毫不誇張地講,西伯利亞是俄羅斯的錢袋子。要是失去了這片寶地,俄羅斯真的沒有錢花,不得不跟委瑞內拉人比窮。所以,西伯利亞對俄羅斯有多重要可見一斑。


4、西伯利亞是俄羅斯的糧倉。地廣人稀的俄羅斯全境的農業用地總面積高達1.68億公頃,是世界上最為遼闊的,也是極為寶貴的資源。最近幾年,俄羅斯很重視農業的振興與發展,投入了很多資源,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俄羅斯已經發展成全球數一數二的產量大國,2017年,俄羅斯的穀物收高達1.354億噸!

俄羅斯不僅是產量大國,更是全球農業出口第一大國,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的農業年度,俄羅斯的穀物出口量將達到5200-5300萬噸,出口金額高達200多億美元,遠超俄羅斯傳統支柱產業武器出口貿易的150億美元。

俄羅斯農業部部長亞歷山大∙特卡切夫預測,2024年前,俄農產品出口額將達到450億美元,將是俄羅斯武器出口貿易的數倍,其對俄羅斯財政收入的貢獻僅次於石油、天然氣為核心的能源產業,是俄羅斯名副其實的第二大支柱產業。

而俄羅斯的農業用地主要集中在烏拉爾聯邦管區的西西伯利亞平原、遠東聯邦管區的東西伯利亞山地,這裡是不僅是俄羅斯的農業重地,也是天下糧倉。


飛狼

第一,烏拉爾山以東都是西伯利亞,也就是說去掉了西伯利亞,俄羅斯就只剩歐洲部分,也就是427萬平方公里,比印度的328萬平方公里大,比澳大利亞的769萬平方公里小,也不如中國的一半大。

也就是說俄羅斯將丟失掉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只剩下莫斯科工業區,一旦發生法國、德國佔領莫斯科,俄羅斯也就滅亡了,因為沒有後路可退。

第二,俄羅斯的核威懾能力大大降低,美國就可以核敲詐俄羅斯。因為有了核武器,還得有運載核武器的飛機、導彈等。西伯利亞土地廣闊,俄羅斯可以隨意把導彈發射井隱藏在西伯利亞的深山老林裡。

要知道北約已經在俄羅斯的家門口國家波蘭、波羅的海三國部署了導彈和防禦武器,所以如果沒有了西伯利亞,俄羅斯的核武器只能放在歐洲領土,那美國對俄羅斯歐洲領土飽和式轟炸,俄羅斯連反應時間都沒有。


上丞工作室

西伯利亞現在是俄羅斯的礦產地,俄羅斯每年從這裡開採大量的礦產,賣給其他的國家,換取外匯。那個西伯利亞對於俄羅斯的意義就很明顯了,是俄羅斯的奶牛,負責養育俄羅斯。


帝國曆史觀察者

西伯利亞對俄羅斯的重要性體現在如下方面:

俄羅斯擁有1709.82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是當今世界疆域最遼闊的國家。而在這1709.82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中西伯利亞就佔據了其中的3/4左右,歐洲部分僅僅只佔據了不到1/4。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儲備——如果失去西伯利亞,則意味著俄羅斯將失去75%以上的木材資源、70%以上的淡水資源、25%以上的魚類資源、70%的煤炭資源以及一半以上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事實上就油氣資源方面可能還有所低估,因為相比地方上的木材、淡水而言其開發難度更大,鑑於西伯利亞地區並沒開發完畢的現狀,也許在廣袤的西伯利亞地底還埋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有待開發。

即使不考慮未來可能發現的各種資源,單單是西伯利亞廣袤的土地就對俄羅斯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廣袤的西伯利亞為俄羅斯提供了遼闊的戰略縱深,當拿破崙和希特勒的軍隊圍攻莫斯科時俄羅斯可以將自己的工業設施轉移到西伯利亞,以空間換時間從而利用漫長的戰線不斷消耗敵人。二戰後蘇聯有意識地將自己的部分工業設施和戰略威懾武器轉移到西伯利亞,這對冷戰對手美國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牽制——西伯利亞最東端是楚科奇半島與美國的阿拉斯加只有一海之隔,兩地直線距離不到40公里。而楚科奇半島上卻又無數導彈瞄向美國,這自然是令美國深感忌憚的。如果俄羅斯失去西伯利亞,那麼幾乎將完全失去對美國的戰略威懾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