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如何留住人才?知名學者終南山下講述人才故事

西安如何留住人才?知名學者終南山下講述人才故事

西安如何留住人才?知名學者終南山下講述人才故事。

《國家寶藏》播出後,很多人被睿智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齊東方教授圈粉。24日,齊東方來到終南人才論壇開講,他說,一提起人才聚集就會想到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打破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一古代中國傳統的地理政治概念,第一次開創了政府之間的往來,在商業繁榮的背後其實是人才的交流和文化的交流。

“玄奘西遊回來之後,應唐太宗李世民的要求寫下了《大唐西域記》,是因為李世民非常重視玄奘這個瞭解外國、瞭解世界的‘海歸人才’,玄奘記述了一路見聞,留給政府作絲綢之路各項政策的參考。”齊教授認為,正是這樣開放包容的胸懷把長安引向大唐盛世,幾千年來,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積澱在西安厚重的文化裡。西安人才的春天正在走來,是人才就要來到這個中心舞臺,做一流人才。

經常在央視《百家講壇》上開講的陝西師範大學於賡哲教授也來到終南人才論壇,他的觀點和齊東方有異曲同工之妙,自古以來開放包容的長安歡迎各方人才,吸引人才,也最能成就人才。“現在西安吸引人才的力度很大,在全國都引起了廣泛關注,城市形象大火,是近幾十年所沒有的態勢。除了吸引人才,西安還要留住人才。”就如何留住人才,於賡哲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

於賡哲認為,西安要留住人才就要給人才“三感”:充實感,政府要從行政、稅收、法律服務等方面提供平臺,創造條件,讓人才事業有成。人才事業有成,才能長久留下;安全感,人才都是有脾氣的,要對人才有成長的空間,在人才能“折騰”,有安全感,創造自己的事業;榮耀感,簡單地說一個人才在西安說出去會令他感到驕傲自豪,西安能令人驕傲的當然是她厚重的歷史文化,這就需要得體得當的宣傳,打造一張足以令人才驕傲自豪的城市名片。

專家們的人才論道讓臺下的“海歸人才”聽的津津有味,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們留在西安發展的決心。2017年,就讀於馬來西亞國民大學,回國之後曾在北京、重慶都工作過的薛磊參加了中國西安第一屆留學回國人才招聘節,如今他已經成為了一個新西安人。不僅選擇自己留下,他還和小夥伴們開創了“海創號”,為留學生留學回國提供服務。作為一名志願者,他也來到了論壇現場,在他看來,西安的改變正在創造著更多的機遇,越來越多的海歸人才正在把西安作為回國發展的首選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