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執著與騰訊的執念

作為中國最成功的兩家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與騰訊就像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在很長的時間裡爭鬥。正如馬化騰所說,與阿里巴巴有太多的地方競爭,自己都很困惑。

既生瑜,何生亮。因為馬雲的存在,中國互聯網的一眾英雄人物都不得不黯然失色。馬化騰不服,劉強東不服,王興不服,當然,李彥宏說,馬雲不懂技術。

可是,就是這個不懂技術的馬雲,其創立的公司如今五年時間要花1000億打造達摩院,阿里雲在中國市場一騎絕塵找不到對手,城市大腦已經走出了國門進入馬來西亞。螞蟻金服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獨角獸,支付寶不僅在國內擁有6億實名用戶,海外更是已經有八個本地化支付寶運營中。

阿里巴巴是執著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樣的口號,在普通人看來,就是一句空談,太理想主義,可是,在馬雲團隊這裡,硬生生做成了一番真正的轟轟烈烈的大事業。馬雲說,我最後悔就是創立阿里巴巴,還把公司做這麼大。

不患寡而患不均,公司做大了,掙了錢,自然會有社會上的雜音。批評騰訊的不少,主要是對騰訊的遊戲讓很多孩子著迷不滿,但作為商業,這就是成功。子不教父之過,罵遊戲公司算是沒找對人。批評阿里巴巴的也不少,淘寶有假貨,有人花了五十塊買到了一塊假的勞力士,這都是笑談。

阿里巴巴是執著的,不管外界怎麼說,自己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加強淘寶的管理,按部就班的踐行“履帶式發展”思路。更執著的是,不管外界怎麼說,該收購還是要收購,而且是全資。

前不久,阿里巴巴宣佈全資收購餓了麼,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依然,餓了麼的管理團隊換將,創始人成為了最高顧問。阿里巴巴對此的解釋是,我們真的想改變商業,真的要做點事情,所以必須有控制力,蜻蜓點水的方式不是我們的思維方式。

阿里巴巴太獨,總是想著收購合併,創始人被出局,這一點,是社會上輿論攻擊的主要核心,可阿里巴巴依然我行我素。問題在於,這符合阿里巴巴的經營邏輯,作為一個大的商業生態,需要全方位的融合,才有效率的提高,如果畏懼人言,就會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在這方面,阿里巴巴的風格顯然是與生俱來的。馬雲小的時候就經常到西湖邊找老外學習英語,堅持數年。更能體現馬雲的堅持,則是阿里雲的成功,敢於推倒重來,敢於頂住所有壓力,才有了現在的阿里雲。

阿里的執著與騰訊的執念

騰訊也是有執念的,很簡單,如果自己做不好的,就交給合作伙伴來做,如果自己做不好,合作伙伴也做不到的,就讓競爭對手的阿里巴巴也沒有機會做。

在電商領域,騰訊把自己多年做不好的拍拍易迅賣給了京東換來股份,給京東引流來衝擊阿里巴巴,當京東的勢能減弱以後,有扶持唯品會、拼多多等等,總之,只要能噁心一下馬雲也可以。不求有收穫,只要能殺敵。

在馬雲提出新零售之後,騰訊突然明白了這幾年阿里巴巴收購銀泰、三江購物等的思路與野望,迅速出手直接圈地佔坑,只要是還沒有和阿里巴巴合作的大商家就投資一二,先拉攏住再說。什麼是新零售,也許騰訊的團隊並沒有太理解,但這並不妨礙投資,因為馬雲在領路,跟著走總沒有錯。不緊緊跟隨馬雲就會吃大虧,這是雲計算慘痛的教訓給騰訊落下的病根。

阿里巴巴是成功的,騰訊也是成功的,作為成功的兩家公司,各自有不同的理念,所執行的策略也都分別正確,無可厚非。但是,長此以往,兩家公司的未來卻會走向不同的狀態。十年前,聯想遠遠超過華為,如今,華為走上了高峰聯想正在低谷。十年後,騰訊與阿里巴巴的差距也許就是聯想與華為的發展之翻版。令人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