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權師傅,起來了嗎?肚子餓啦,想喝你家的湯呀!”“……這麼早就來了,你等一下,我開門!”

說起三十年前的經歷,權叔樂呵呵的一臉憨笑。

當年把店開在省道邊上時,根本想不到會被夜車司機從睡夢中叫醒——就為喝一碗湯

停不下的佬權

30年,為一碗湯顛倒作息

權叔1985年就開始做牛肉湯了,沒有學過專業的廚藝,信心全來自朋友的“慫恿”,“我們朋友聚會,他們都說佬權你這個湯做得好吃,簡直可以開店了。”

本來只是鼓起勇氣一試,誰想到時間一晃,不知不覺竟已堅持了30多年。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權叔的老店開在省道邊上,夜裡很多運送煤炭的長途車會在這裡停下來吃夜宵,一來二去有不少人成了熟客。

本來凌晨三四點鐘起床備料的,漸漸有人兩點、一點就來敲門,最後權叔只能在傍晚睡覺,凌晨工作。家裡人都擔心他作息顛倒,影響身體,但權叔自己卻很開心。

他說這是一種被需要的成就感。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權叔大半輩子都守在永定下洋這個小鎮子上,家鄉的山水最養人,光是看著權叔在廚房的精神勁兒,根本沒人相信他已經60了。

朋友們又開始“慫恿”他,“可以停下啦,差不多可以退休享福啦”,可是權叔不聽,他不但不想退休,還有更大膽的想法:要走出去,讓更多的人吃到我們下洋的小吃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第一站,權叔就帶著他30年的“秘籍”來廈門了。

“整個小鎮都是牛肉的天下”

每頭牛隻取40斤

說到永定下洋,知道的人最先會想到土樓,緊接其次就是牛肉湯。權叔說,“整個小鎮都是牛肉的天下”。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權叔來廈門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牛”,幾天內幾乎走遍了周邊的菜市場,卻始終沒找到滿意的,試了許多次,卻都做不出那股鮮味兒。

他對牛肉的要求實在苛刻,小貝聽完都覺得頭疼:要找認識的宰牛人,一定是不注水的水牛肉,顏色必須是自然的紅,吃起來新鮮、有肉味兒。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滿足所有要求的肉,每頭牛隻有幾個特定部位,

大約只能取出40斤

大家都知道權叔固執,不願意湊合著來。所以小輩們就發話了,“真要做原味,肉還得是家裡的!我們每天從下洋運出來!”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現宰的牛肉,每天由專車冷鏈高速運送到店裡。

切薄,再裹上一層輕薄的木薯粉,除了鹽,不需要其他任何調味品,就可以做成鮮牛肉湯了。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這一步看似簡單,卻是所有工序裡最難的一步,牛肉的切法和薄厚、火候大小、水的溫度、燙的時間,都會影響最後的口感。

權叔說,他也不知道要什麼具體的條件才能做出他想要的味道。對於他來說,就是牛肉的顏色有一丁點變化,他也能知道最後的味道有哪些變化。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撈出滿滿一碗牛肉,添上兩勺湯,權叔30年的故事都在一碗湯裡,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喝得出來。

千錘百煉的“小鮮肉”

回憶起過去,權叔說最難的是剛起步時。

如果今天來了100個客人,有1個人說湯的味道不夠好,權叔就要鬱悶一整天。一碗湯,經過了千百次的調整才成就現在的味道。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16元/份

剛出鍋的牛肉鮮湯鮮氣奪人,簡單純粹,沒有更復雜的調味,但可以加點權叔自己做的蔥油。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鮮牛肉切成2毫米薄厚,每塊肉的筋絡分佈清晰,裹著輕盈的木薯粉,權叔說這樣可以“鎖”住牛肉最原本的味道。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還可以根據喜好另加牛百葉

骨湯很多人都會熬,多數人覺得越濃越好,很少人留意到太濃的骨湯喝了會膩。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而權叔煉出的湯頭別具一格,清澈、鮮甜、順滑,最重要的是第一點都不膩。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上世紀80年代末,權叔就被稱為是鎮上的良心老闆,一碗湯+無限量飯,一頓只要2塊5,肉燥飯和鮮牛肉湯,可以說是完美CP。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5元/份

和滷肉飯不一樣,權叔自創的肉燥飯,沒有用很多醬汁,而是翻炒到幹香,每顆肉都有嚼勁。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肉燥飯最早是特地做給小朋友吃的,事實上,權叔的東西,幾乎都是順應客人要求才應運而生。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需要“泡澡”的手工牛肉丸

去永定土樓遊玩的人,經常會拎一大袋牛肉丸回家,知道的人不多,它的味道絲毫不遜色於潮汕牛肉丸!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18元/份

新鮮牛肉在2小時之內,除去筋膜肥油,切成一釐米厚,用乾淨的紗布汲幹水分,剁碎,反覆拍打。

等牛肉變得鮮紅柔韌,再加入適量的鹽和薯粉,反覆揉搓,這樣做成的手工牛肉丸,味道保存得非常完好。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煮之前要先在冷水裡泡半個小時的“澡”,再放入盛有骨湯的沙鍋中,等到肉丸蓬鬆脹大才可以出鍋。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肉丸不能煮太久,想要吃到Q彈又多汁的口感,師傅的把關非常重要。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權叔說牛肉丸是下洋人共同的記憶,以前的小孩都喜歡把丸子叉成串,蘸著家鄉的辣醬吃。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肉丸咬開便是肥瘦正好的牛肉紋理,口感非常勁道,這樣的零食吃多少都不會被罵。

不僅僅是一碗湯

“我們這裡有大山的味道”

“黑暗料理”老鼠粄!

第一次聽這個名字,小貝真以為是“黑暗料理”!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8元/份

認真打聽了才知道,人家只是米做的主食。

因為過去是純手工做的,短短的,兩頭尖,形似頭尖尾尖的老鼠,客家人就給它起了這麼個名字。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8元/份

不喜歡吃米飯的朋友,老鼠粄、拌粉、拌麵就可以拿來解解饞了,拌著肉沫和蔥油,看似簡單,卻保證讓你吃到舔碗!

算盤都能擺上桌?

芋子包是客家人的經典小吃,“無山不客客住山,番薯芋子半年糧”,在山區裡,芋子就是主要雜糧。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芋子包的內餡非常豐富,豬肉、香菇、冬筍絲、蝦仁、籮卜絲、蔥白,一個小小的包子藏了這麼多料~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10元/份

不過小貝覺得芋子粄更吸引人,它還有個別稱叫做算盤子,仔細看這造型,確實很像一顆顆小算盤。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這兩樣一定要趁熱吃,芋頭與木薯粉充分打勻,吃起來表皮嫩滑,內餡噴香,心裡都跟著美起來~

純天然石花,壽命才10分鐘!

正吃著飯,權叔又神神秘秘地拿出了兩碗“果凍”。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5元/份

“我們純天然的石花和仙草,你們吃吃看,和超市裡買的可完完全全不一樣。”

仙草是老家山上摘來熬製的,冰爽可口,夏天最迷戀它~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野生石花小貝卻是第一次吃,據說是用山上一種“霹靂果”做的,拌著甜蜜蜜的蜂蜜,壽命只有10分鐘,不趕緊吃很容易融化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再來一碗解暑的綠豆湯

夏天最解暑的綠豆湯,別人的都是拿水熬的,權叔偏又不走尋常路,加了清熱祛溼的竹芋粉。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這樣出來的綠豆湯比水煮的濃稠很多,自帶香甜,冰冰涼喝一口就能讓人精神抖擻!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說著說著,又到了飯點,客人們陸續湧進店裡,很多是溫馨的小家庭,權叔利索地圍上圍裙,一頭鑽進廚房忙了起來。

30年熬一碗牛肉湯,60歲的他離開家鄉,成就無數客家人的私藏食堂

30年,把操勞埋進眼角的褶皺,只留下鍋裡的嫋嫋香氣。

身邊的小輩們都很敬佩權叔,不僅因為他的菜,還有他步履不停的勇氣和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