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點透芯片產業鏈最有潛力個股(深度)

一道禁售令,一段辛酸發展史,一場近乎乞求式的艱難談判,中興事件敲醒了落後世界20多年的中國芯片產業。讓傲嬌的國人清醒,即使擁有了世界一流的高鐵,在芯片高科技領域,我們也只能看美國臉色艱難前行。

一篇文章點透芯片產業鏈最有潛力個股(深度)

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網站公告,7年內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出口任何技術、產品。這一事件再次暴露出中國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軟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芯片遠不能自給自足。

● 中國芯片行業地位——代工廠

1)全球“芯”格局

芯片又被稱為微電路、微芯片、集成電路,主要是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硅片,體積很小,常常是計算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集成電路使用半導體材料製成的,從而經常稱集成電路產業為半導體產業。現如今大部分電子產品如計算機、手機等都要採用半導體器件作為核心部件。

一篇文章點透芯片產業鏈最有潛力個股(深度)

目前全球芯片仍主要以美、日、歐企業產品為主,高端市場幾乎被這三大主力地區壟斷。在高端芯片領域,由於國內廠商尚未形成規模效應與集群效應,所以其生產仍以“代工”模式為主。

2)中國“芯”發展

目前,中國芯片需求量佔全球50%以上,而國產品牌芯片只能自供率只有8%左右,且集中在中低端,芯片行業在中國進出口貿易逆差中佔比較重。

持續且高比例的海外芯片進口意味著我國電子產品製造業始終處於國外企業控制之下,很難再打破業已形成的壟斷。國內工業一旦用上“外國芯”將會形成長期依賴,在計算機、互聯網以及物聯網等方面將難以實現超越。

據數據統計,美國前十大半導體設計公司年收入佔全行業比例超過90%,臺灣超80%,但反觀國內芯片發展態勢,45.9%從起跑線上就已經落敗。而且2016年中國集成電路涉及企業從736家暴增至1362家,2017年增速回落,但總量也達到了1380家。

對中國來說,芯片製造能力幾乎在短時間內不會在資本、人才以及生態上形成任何競爭力。

●國產芯片之痛有3大深層次原因——人才不足、產業鏈斷檔、資本不足

1、人才梯隊沒有有效形成規模。曾有觀點這樣認為,即使將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搬到國內,也沒有人才能夠真正讓芯片生產形成規模,因為這一技術密集型產業太需要積累,也同樣需要深厚技術沉澱;

2、芯片全生命週期服務鏈條斷檔。眾所周知,芯片技術在設計、製造、封裝以及生態上需要全方位的協作,任何一個環節的滯後都會影響芯片技術在整體上的性能表現,而中國芯片產業恰恰缺少這樣的完備鏈條;

3、資本規模沒有跟上,儘管大有大基金的雄厚支持,小有小的民間資本參與,無論是應用型的AI芯片,或是產品級的手機芯片,能夠撐起一片天的獨角獸寥寥無幾,事實證明,多年的資本傾入,仍然沒能改變半導體基礎產業弱勢的現狀。

●國內芯片產業鏈條上的佼佼者——上市公司

雖然國內芯片產業與歐美差距較大,但自2016年成立產業基金以來得到迅猛發展。在對應產業鏈上,大批公司已經小有成績。

(1)芯片產業鏈

芯片產業鏈主要包括半導體設備、芯片設計、芯片製造和封測。

半導體設備——芯片的生產必須依託特定的生產設備和製造所需要的原材料。設備和材料在半導體產業鏈中位於上游,是半導體制造所需的工具和原料。

芯片設計——屬於集成電路開發環節,是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鏈技術水平最高的環節,芯片設計需求主要集中在手機及電腦的CPU、GPU,指紋識別等。

芯片製造——製造處於整個產業鏈的中游,又稱為代工,在芯片設計廠進行設計後,製造商會按照設計要求進行芯片的代工製造。

封測——處於產業鏈的最後端,分為封裝和測試。芯片在製造完成後,會交由封測廠對芯片進行封裝,並完成測試,合格的產品可以面向終端產品。

(2)產業鏈上市公司主要包括:

一篇文章點透芯片產業鏈最有潛力個股(深度)

(3)國內芯片產業公司實力排行榜。

一篇文章點透芯片產業鏈最有潛力個股(深度)

● 挖掘芯片行業最有潛力的個股——兆易創新+紫光國微

(1)搞清中國芯片產業的命門在哪裡?

從中興被美國禁運芯片事件,我們認識到中國在芯片設計領域遠遠落後於美國等發達國家。而芯片設計就好像是造房子之前畫設計圖,需要用到專用的設計工具,設計工具的欠缺已經成為中國芯片行業的“命門”。

芯片設計是上游產業,整個下游行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上游產業的控制。而EDA工具是這個上游產業的核心技術,是中國最需要攻艱克難的地方。

從現狀來看,中國企業還沒有掌握最尖端的EDA工具的核心原理,所以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還處於初級階段。未來這個領域的龍頭,在國產芯片行業就將獲得行業龍頭地位。

美國的芯片設計公司主要有英特爾、高通與英偉達等。比如高通設計的手機芯片一直佔據著智能手機芯片的第一把交椅。而英偉達公司擅長設計GPU芯片,在最近比較流行的比特幣挖礦中,英偉達的GPU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些都是行業龍頭。

(2)有哪些開發芯片設計EDA工具的中國公司?

在美國公司佔據芯片設計領域壟斷地位的背景下,提升中國的芯片基礎設計能力迫在眉睫,改變目前中國芯片設計業嚴重依賴進口EDA工具的現狀是未來工作的重點方向之一。

據《互聯網週刊》報道,北京華大九天軟件有限公司是一家自主設計EDA工具的中國公司。

這家公司成立於2009年6月,當時由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與國投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該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市望京高科技園區。

華大九天是中國本土的EDA軟件提供商。曾經參與國家的“核高基”重大專項的研發任務,因此它被稱為“中國的EDA國家隊”。

華大九天推出的EDA工具能滿足40納米工藝製程以上的芯片設計,雖然這與美國公司適用於7納米的工藝製程以上的芯片設計還有不小的技術差距。

目前,華大九天的用戶包括華為海思、紫光展訊通信等通訊類設計廠商以及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等面板廠商。

因此,掌握命脈的還是幾大用戶,華為海思、紫光集團,京東方等幾家,近年來冒頭的還有芯片設計新銳,寒武紀。

從挖掘上市公司潛力來看,華為投入最大,研發最強。而紫光集團旗下的紫光國芯,綜合實力最強,也是上市公司。寒武紀沒有上市,但投資公司裡面有阿里巴巴的基金。

從投資上來講,中長期的研發一定會出成果,在上市公司當中應當重點關注的潛力股——紫光國芯(2018年5月8日改名紫光國微002049.SZ)。

一篇文章點透芯片產業鏈最有潛力個股(深度)

另外,中國唯一的存儲芯片全平臺公司,半導體產業龍頭——兆易創新(603986.SH)

從競爭力來講,半導體行業戰略資源整合最強,且在細分領域能夠做到全球領先的,目前只有一家公司兆易創新。

作為A股半導體板塊存儲芯片全平臺企業,以“NOR+MCU+NAND”為三大主業務,2017年競爭力全面加強,NORFlash產品競爭力位居全球前列,2018年公司佈局各項業務將有望全面開花,在業績上有非常強的預期。同時,兆易創新進行了高質量的產業資源整合。

入股中芯國際。進一步夯實國家級戰略聯盟。公司停牌期間動作包括參與認購中芯國際配售股份,整合產業資源同時有望進一步加強與代工廠戰略合作關係。公司兼具fabless廠的產能彈性和IDM廠的產能保證競爭,優勢明顯,預計未來合作不僅僅侷限於存儲芯片。公司接連公告動作加強與中芯國際戰略合作,未來將同時兼具產能保證與產能彈性。

收購思立微。加強數字芯片競爭力,切入14nm人工智能領域。收購思立微後雙方除在客戶渠道和晶圓代工有望互相協同外,更有助於兆易補強數字芯片設計能力,在人機交互解決方案佈局,打造“MCU-存儲-交互”一體化解決方案。

正式進軍DRAM存儲器領域。公司與合肥產投簽署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在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開展工藝製程19nm存儲器的12英寸晶圓存儲器(含DRAM等)研發。

作為中國唯一的通用型DRAM企業,充分受益存儲芯片廣闊市場的國產化替代浪潮!在業績方面相信也將不斷高於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