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一千萬相當二十年前的多少?

平安幸福精彩人生

錢的多少,經常是以購買力來計算的,否則用別的也不好說。2000年的時候,我第一次買商品房,3020元一平方,87點幾個平方,總價27萬多元。首付百分之三十8萬多,拿不出,我自己湊了點,跟朋友借了點。後來把單位分給我的一套57平方的房子賣了8萬多塊錢。才把朋友的錢還上,並留出了裝修費。

那套房後來賣了,要是放到現在,大概4萬塊錢一平方,算起來約350萬。漲了大概13倍。

這是買房。如果說是買別的東西呢?

買房後裝修買家電,一臺216升的冰箱,當時的價格差不多3000元。現在同樣的冰箱,網上看價格一千多就可以買到。這麼一算,降價太多了。

1998年,為了寫稿方便,我在珠江路買了臺組裝臺式機,還特地找了個懂計算機的行家,幫我一樣樣配置,結果花了我9500元。是我當時好幾個月的工資了。這臺臺式機現在估計扔了都沒人撿。如果在當時拿這個錢在郊區買房,可以買十幾平方。

同樣是1998年左右,買了一部愛立信翻蓋手機,紫紅色的,當時最新潮款,花了3500元,那個手機現在也屍骨無存了。

這二十年,漲得最多的是房價,其次是與之相關的門面租金和因為租住房子導致的人工上漲。凡是可以靠大規模生產的物品基本上保持原價,甚至還降了。如果買這些物品,錢還是很值錢的。而我們也終於明白了二十多年前不明白的:為什麼國外蔬菜比肉貴?因為人工貴。今日國內也朝著這個趨勢發展了。

所以問現在1000萬相當於二十年前的多少,要看你怎麼花?花在什麼地方。


蘇小妮

老人們常說:“如今的錢真的太不值錢了。”我們可以回顧下以前大家認為便宜的價格:

大白菜:80年代2角/斤,如今1.8元/斤

看病:80年代只需要9角8分,如今看病拿藥平均90元。

房子:80年代5000元一套,如今50萬-1000萬不等


最高漲幅莫過於培養一名大學生:80年代需要140元,如今至少需要150000元。上漲了1000倍。


我們再回到問題本身,現在的一千萬相當二十年前的多少?


這就涉及到一個通貨膨脹的問題,我們可以先來看下2017銀行最新存款利率公佈的情況:

我們再看下中國近幾年的通貨膨脹率:


兩個數據進行差值對比的話,存10萬元到銀行,一年大約貶值570元左右。


這意味著什麼呢?打個比方:去年底你有10萬塊錢,能夠買一輛汽車,你把這10萬元存到銀行一年,一年後本息為101930元,然而這時候汽車的價格漲到了102500元,你的錢已經買不到一輛汽車了。10萬元存銀行一年不僅沒有升值,反而貶值了570元,還不如一年前就花出去。


我們再看下1979年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增長率-GDP增長率”的情況

將每一個年份的真實通脹率數據累計,即可得出中國自1979年以來的真實通脹情況。用真實通脹率數據反推,即可得知過去某個年份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見下表)。

嗯,按照真實通脹率數據估算:

197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51萬元;

198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5萬元;

199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3.4萬元;

2008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9萬元;

2013年的1萬元,相當於今天的1.2萬元。

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計算出來2012年底以來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約為13.9%,中國真實的年通貨膨脹率約在6.3%。我們不妨用這22個月的數據,來預測一下,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和20年後分別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當年的萬元戶那是富豪啊,現在有個5萬元,40萬元能算富豪嗎?

現在的1000萬,估計20年以後以十億計了。


當然,以上的分析都是基於“錢越來越不值錢”的大背景下,但是錢可能一直延續這種發展趨勢,也有可能“錢開始變得值錢”,如果錢開始變得值錢,那不可控的因素就變得更多了。


因為自2012年之後到現在,中國也一直秉承頻繁的反週期的刺激調整政策。但從2016年到現在,中國政府反週期的刺激政策不僅比較少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撤了。2016年下半年對房地產剎車,現在開始對金融剎車。地產和金融,中央政府都剎車了,所以現在不一定是反週期的刺激調整政策。“錢越來越不值錢”的根本原因就是大肆印鈔刺激經濟,而從2016年開始,中央對房地產、金融開始剎車了,這也是從側面反映出印鈔速度可能相比以前在減慢。所以“前開始變得值錢”也是有可能存在的,而前面的分析,都是基於“錢越來越不值錢”的大背景。

(-2東南偏北)


天天說錢

以目前2018年為準,往前20年是1998年,而1998年的M2總量是10.45萬億,2018年的還沒出,但2017年的M2總量是167.68萬億。167.68/10.45≈16。所以大概的數值是現在的1000萬大概等於20年前的62.5萬。


lyg94588

答:大約50萬的樣子,1998年和現在相比,同樣多的錢購買力相差15~25倍。


二十年前是1998年,我還在上一年級,每天上學家裡給2角錢的生活費,然後買辣條吃得很開心。


至於購買力,不同的商品,價值相差非常大,比如98年的豬肉大約3塊一斤,現在15左右;但是那時候沒有炒房的概念,就拿我老家,小縣城裡自己的一套房來說。98年110平方米總共是5000塊,現在那套5000塊的老房子,拆遷後補償15萬,翻了30倍!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房子的支出是最高的,所以在計算實用購買力來說,房價飆升把實際購買力差距拉高了!

大約估計,20年相差了15~25倍的樣子,也就是20倍左右,所以,現在的1千萬,相當於20年前的50萬。


我們再來看看,1萬塊定期存銀行20年會變成多少?

銀行定期最長5年,自動轉存,按照“第一宇宙行”五年定期利率2.75%:

10000*(1+5*2.75%)^4=16742元。



也就是說,你在銀行存1萬塊的20年定期,最後連本帶利是1.67萬元,如果你只是單純的存款,肯定是貶值的,而且貶值得非常厲害!



艾伯史密斯

這個問題得看怎麼用。現在有一千萬現金的人基本不能用CPI去推算,得看各種投資品種,比如房子,股票,黃金,石油啥的,如果按照年化15%的收益計算,差不多相當於60多萬吧。如果我們反過來,二十年前有60多萬的人,大家覺得他現在還有多少資產?


起個名腫麼這麼困難

現在的錢比以前值錢了!七十年代白麵18元一袋(25公斤),農民每天10個工分值0.6元,每月的收入能買白麵一袋。現在的白麵85元一袋,農民工打工一天收入200元,每月收入以5000元算。可買白麵59袋!59倍啊!我是個農民,只曉得這樣算,大家以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