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古代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但並非所有中原王朝都能佔據陰山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的《出塞》,大約是與陰山有關的詩詞中最著名的一首了,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任用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的願望。

陰山,中原之北錘,在古代與長城一樣,是中原王朝北方的邊界。過了陰山,便是遊牧民族的地界,農耕民族即使打過去,即使封狼居胥、燕然勒功,也不會佔領,因為那裡不適合農耕民族生存。

那麼,陰山在哪呢?

陰山,古代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但並非所有中原王朝都能佔據陰山

陰山的位置

陰山,東西走向,東起河北省西北部的樺山,西止於內蒙古中部巴彥淖爾市的狼山,全長一千多公里。陰山南北縱深50—100公里,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

陰山猶如一道巨大的屏風,擋住了北方的寒流,也阻住了南方的水汽,從而使得陰山南北形成了迥異的氣候環境和文明形態,而歷史上的陰山也是古代遊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衝突與融合的見證。

陰山,包括其南部的河套地區,即所謂“河南地”,是中原與漠北的通衢要衝,自古是農耕與遊牧必爭之地,而秦長城,便與陰山重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天下,隨即命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設三十四縣。之後蒙恬將戰國時期燕、趙、秦三國的長城連為一體,這便是秦長城。

陰山,古代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但並非所有中原王朝都能佔據陰山

秦長城

陰山,確實是農牧分界線,但並非所有的中原王朝都能佔據陰山,我們來看一下。

1、漢朝

漢初,劉邦敗於匈奴之手,陰山之南的河南地重新成為被匈奴所據。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命當時的車騎將軍衛青發動河南之戰,擊敗匈奴白羊王、樓煩王,收復河南地。此戰後漢朝版圖推進至黃河陰山一線,漢匈攻守之勢已變。

陰山,古代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但並非所有中原王朝都能佔據陰山

陰山與河套地區

從此,漢匈北部邊境穩定在陰山一線。

2、三國兩晉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朝廷對邊疆的掌控也越來越弱,河套地區逐漸被羌族、鮮卑、匈奴佔領,史稱“羌胡”,從此無論曹魏還是西晉,均未能收復河套地區。

陰山,古代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但並非所有中原王朝都能佔據陰山

河套地區被羌胡佔領

也就是說,三國兩晉時期的中原政權並不能將北部邊疆推進至陰山一帶。

3、北朝時期

北朝從北魏公元439年一統北方開始。

北魏是鮮卑族建立的政權,其北方邊界超過陰山,此時的遊牧民族是柔然。

北朝末期,公元552年,突厥崛起滅柔然,佔領整個北方草原。

陰山,古代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但並非所有中原王朝都能佔據陰山

南北朝

但當時的北方政權,均能將北方邊界穩定在陰山以北,至隋朝依然如此。

4、唐朝

唐朝初年,向突厥稱臣,河套地區是突厥傀儡梁師都的地盤。

公元628年,李世民滅梁師都。

陰山,古代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但並非所有中原王朝都能佔據陰山

李靖夜襲陰山

公元630年,李靖夜襲陰山,滅東突厥,從此大唐版圖推進至陰山以北。

安史之亂後,唐朝實力雖然不如盛唐,但陰山一直都在大唐版圖之內。

5、五代兩宋

五代兩宋時期僅僅丟了燕雲十六州嗎?陰山以南的河套地區,一直屬於華夏的遼東地區都不在中原政權版圖之內。

陰山,古代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但並非所有中原王朝都能佔據陰山

宋朝

北宋時期,陰山被遼、西夏分別佔領,河套地區則是西夏版圖。

6、明朝

公元1368年,朱元璋命徐達北伐,收復燕雲、遼東、河套地區,重現漢唐盛世,將大明版圖推至陰山一線。

然而,至大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年—1435年),國力變弱,河套地區被放棄,大明版圖北線收縮至明長城一線。

陰山,古代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但並非所有中原王朝都能佔據陰山

明朝喪失河套地區

明長城與秦長城不同,明長城比秦長城距離最遠處要靠南數百里。

陰山,古代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但並非所有中原王朝都能佔據陰山

歷代長城對比

因此,中原王朝在秦漢、隋唐時期尚能以陰山與遊牧民族為界,而到了宋明時期,已經無法佔據陰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