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這場雨,你可能不知道的幾個“冷知識”

短時間內的強降水使得城區局部出現積水,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而朋友圈裡也出現了不少有關天氣的“段子”。

這場雨為什麼比預報下得猛 水汽充足加上城市小氣候

“之前預報說是中到大雨,怎麼下得這麼大。”有網友吐槽,突然升級的降雨讓自己猝不及防。

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王健介紹,昨天的降雨比預報中的大一些。根據市氣象臺的監測,截至當日18時,主城區降下26.2毫米的暴雨,米東區為大雨,南郊和南山則普遍出現雨轉雪天氣,南山中山帶出現暴雪,積雪深度一度達5到10釐米。

隨著這場暴雨到來,烏魯木齊5月降水過程已經達到5次,累計降水量達到53.9毫米,比歷年同期還多出14.2毫米。

對於為何降水升級,王健說一方面是由於水汽條件比之前預計的更好,降水條件更充足。另一方面可能與城市小氣候有關,增加了降水概率。當日清晨,人影部門在南郊和南山山區多個地點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有效增加了山區降水量。

烏魯木齊天氣任性四季“隨機播放”四季分明,5月飄雪不罕見

隨著冷空氣來襲,烏魯木齊氣溫猛降。有網友說,天氣太任性,短短一兩天就經歷了春夏秋冬的“隨機播放”。

根據氣象資料和氣象實況,烏魯木齊各地出現了豐富的天氣現象。主城區,23日17時氣溫一度達到25℃,街上不少行人穿上短袖,一派“夏日”風光。到了24日10時,氣溫一度跌至3℃左右,市民又換上厚實的衣服,仿若春秋。在南郊和南山山區則普降大雪,最低氣溫降至零下,皚皚白雪,彷彿重回冬季。

自治區氣象臺首席服務官竇新英介紹,不只是烏魯木齊,由於這場冷空氣勢力較強,移動速度較快,北疆大部和南疆局部先後出現明顯的降水降溫和大風過程,山區普遍出現降雪。

竇新英說,雖然烏魯木齊在短時間內出現了強降溫,達到了寒潮標準,但季節劃分並未發生變化,四季“隨機播放”太誇張。

在春夏之交,氣溫大起大落,甚至出現飄雪的狀況並不罕見。今年5月7日,烏魯木齊曾出現強降雪天氣,主城區一度出現積雪,氣溫接近0℃。回顧歷年5月,出現飄雪也不罕見。根據新疆氣候中心的統計資料,自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烏魯木齊城區共有21個年頭出現5月飄雪。

春夏交替時節的飄雪,只是遇到了較強的冷空氣。其實,烏魯木齊地處歐亞大陸腹地,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氣候,其特點就是四季分明,每個季節都有比較明確的氣溫指標。目前來說,烏魯木齊仍在春季。

春姑娘太“霸道”把夏姑娘堵路上了今年春天有點長,持續三個月

一場酣暢淋漓的暴雨,又打消了不少人穿夏裝的念頭。有網友直呼,春天太“霸道”了,夏天在哪裡?

其實對於烏魯木齊來說,春天其實並不“霸道”。俗語有云,春脖子短,春天反而是四季當中持續時間較短的季節。按照新疆氣候標準,烏魯木齊一般在3月下旬開春,6月上旬入夏,其實在有些年份,5月之後天氣就很熱了,體感已經進入了夏季,春天往往不到三個月。

2010年,烏魯木齊開春期為4月2日,6月上旬便進入夏季,春季僅有兩個月的時間。

今年的春天有些特別。由於3月冷空氣缺席,暖氣團強盛,因此烏魯木齊3月6日就早早開春,進入5月以後,接連到來的冷空氣使得氣溫忽高忽低,目前平均氣溫低於歷年同期。這樣來看,今年春季已持續了近三個月,和往年相比是有些長。

一般來說,日平均氣溫在20℃以上意味著夏季來臨,烏魯木齊平均入夏時間在6月6日。竇新英說,受冷空氣活動頻次和強度影響,每年入夏時間不一致,今年何時入夏,還得看冷空氣“臉色”。

□應對

多部門及時除水保通暢

天山區環衛清運隊隊長車春陽說,由於排水口堵死、路面坑窪積水、無排水設施等,天山區部分路段出現積水。截至當日15時,積水路段已全部吸拾完畢,吸拾積水500噸。

快速路管理中心綠化保潔站6時至15時,對火車南站、木材廠拐彎處、華凌橋頭、卡子灣、珠江路橋下、廣匯橋下輔道等35處積水點進行排汙作業,吸拾積水241車1621噸。

除市政部門上路吸拾積水外,烏魯木齊水業集團排水公司也迅速啟動了應急預案。

烏魯木齊水業集團排水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副經理張偉民說,23日晚全體人員就已待命,24日凌晨降雨開始,一部分工人趕往平時易發冒溢點,另一部分去街上巡邏。通過設置警示標誌,安排專人看守溢水井,放置沙袋導流排水等,及時有效處置冒溢水。

截至當日16時,各冒溢井排水陸續恢復正常,路面積水消退。

搭建簡易通道方便居民出行

為了方便學生,市12中老師在學校門前搭建簡易通道,烏魯木齊晚報社駐雅山片區校園社區工作隊隊員積極協助學生通過。

沙依巴克區委區政府及雅山管委會相關部門領導在現場處置指導,經過3個小時,將積水及門面房被淹的險情排除。

5月24日7時許,高新區(新市區)公安分局中營工派出所民警和巡邏隊員,巡邏時發現,黑山頭59路公交車站上行處出現積水,積水已快漫過路沿石,最深處達30釐米。

“我們迅速搬來提前準備好的石頭、木板,搭建一條長5米、寬30釐米的簡易通道。”高新區(新市區)公安分局中營工派出所民警郭翱說,入春以來,尤其到了雨季,路面積水情況時有發生,他們提前找來石頭、木板,存放在單位,遇到這種情況,就會搭建簡易通道方便市民通行。

□影響

駛過積水路段,多聽交警指揮

在距離橋洞約50米處的月明樓門前路段,因為積水較嚴重,將路上的兩個窨井蓋沖掉,導致兩輛車先後陷入窨井裡。

“雖然我們穿著雨衣,但是水基本都到膝蓋了,急著把車推出來,讓路能快點通,也顧不上雨水從袖口、領口灌進去了。”木哈達爾直到13時交通恢復後,才回到辦公室,脫掉鞋子,兩個腳幾乎泡成了全白色。

除了火車站橋洞路段,東華南路鐵路橋下也是近幾次降雨天氣後積水嚴重的路段,起初還有不少車輛被困積水處、車牌被沖掉的情形。米東區交警大隊卡子灣中隊中隊長孫剛介紹,作為連通米東區與水磨溝區的一條通道,5月24日7時,民警就已到位隨時監控路況,“只允許大型貨車通過,小車全從兩側非機動車道繞行。”

在勸阻的車輛中,有一輛SUV駕駛人不聽勸阻強行駛入,最終因車輛進水熄火,駕駛員雖安然無恙,但車輛卻因此罷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