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南宋·大宋元寶)

就在10分鐘前,

朋友還想著發家致富的好事,

卻在此刻,被無情的拉回了現實。

就在5分鐘前,

泉友還滿心歡喜覺得物有所值,

卻在此刻,生無可戀,恍如隔世。

就在1分鐘前,

當我再一次“自戀”手中的大件,

卻在此刻,長嘆一聲,想著棄坑。

就在那一瞬間,

我們發現,原來玩錢幣,

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

眼力再好,財力再多,

也經不起它的玩弄。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半兩)

10分鐘前。

朋友是圈外人,因為跟我是兄弟,

所以對錢幣也格外的留意。

今天據他說,在他的軟磨硬泡之下,

終於要到了家裡老太太秘不示人的錢幣。

他拿到錢幣後照著上面的字網上搜,

你還別說,真有值錢的珍品。

幾個傳世宋錢,都破了千,

還有一些清錢和銅板,

也都極具收藏價值。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清·五帝)

這不,網上查完後,立刻找到我,

讓我再給估估價。

一個元豐,一個元祐,一個崇禎,還有幾個乾嘉道和雙旗,

都是再普通不過的錢幣。

既然是兄弟,自然不用客氣,

實話告訴他後,他果然一臉懵逼,死活不信,

還給我看了網上的截圖。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網上,錢幣全是天價,而且假貨遍地(如封面大明)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網上元豐價格)

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野雞拍賣,

動不動你的錢幣價值百萬,然後騙取高昂手續費了。

我也不禁冷顫,虛假充斥的網絡,

會讓多少人誤入歧途,多少人難得正路。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五銖)

就在今天,還有圈外的朋友跟我說,

家裡住建需要花好幾百一個買了幾個順治,

給我看圖後我不忍戳穿,

他卻覺得東西跟網上一樣,價格比網上便宜,

應該物有所值。

內容言之鑿鑿,自命不凡,

閱讀量動輒上萬,

驚我一身冷汗。

利慾薰心的網絡,讓新手小白的前途何在,

那一瞬間,不禁感嘆,錢幣收藏的未來何在?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唐·開元通寶)

5分鐘前。

泉友大洪覺得,歷經一週的守候,終於要開花結果。

在某個錢幣限時拍上,

一枚追逐已久的錢幣,終於行將截拍。

這一週,他上班沒心思,吃飯沒胃口,就連睡覺都不踏實,

每隔個半小時,他都會去盯一下這枚錢幣的拍賣進度,

雖然不斷有人加價,還好頻率不高,

現在還有5分鐘,出價定格在自己的3500,

雖然比預期小高,但好歹勝券在望。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明·大中通寶)

大洪沾沾自喜,不斷的刷新著手機屏,

還有5分鐘,4分鐘,3分鐘,

他屏住呼吸,甚至能聽到心跳的砰砰作響。

就在最後的1分23秒,突然系統自動加價到3550,

大洪剛想再跟一把,

系統又自動出了3600,3650,3700...

只一瞬間,自己盯了一週的錢幣,

飄到了5100。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自動出價)

都盯了這麼久了,自然不甘心,

大洪腦子一熱,又加了一手,

恭喜,5150成交,最後加手續費差不多花了5600。

驚心肉跳的這幾分鐘後,

恍如隔世,

積蓄打了水漂,生活費也沒了著落。

加價一時爽,壓手三年起。

大洪後悔不已。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北朝·內郭五銖)

平時買錢幣的過程中,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

人總有衝動的那一面,而這一面,卻正中他人下懷。

我見過微拍群老總自組加價(託)群,

拍錢集中發紅包說價位,甚至安排各就各位(不同的人出不同的錢),

當然,錢幣很少託回來, 總有人腦熱最後接盤。

我也在一次泉友交流會上見過,

一到截標的那一刻,飯也不吃的,全都拿起另一部手機,

給自己上拍的錢幣最後託一把。

金錢至上的錢幣交易,讓玩家們很難買到心儀的泉品,

他們最後加價的一瞬間,是否想過,

究竟是在玩錢幣,還是被錢玩。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新莽)

1分鐘前。

我照例拿出幾個得意的錢幣,

檯燈下,反覆把玩,沾沾自喜。

一枚一千多的淳熙背泉,背面四點鐘有一個小小的硬鏽,

從來視而不見的我,不知怎的一時興起,

拿起小刮刀就想清掉。

還沒用力,便整塊脫落,

漏出一個通透的錢眼。

萬萬沒想到,所謂硬鏽,不過修補。

賣家是個多年的好友,

我也有理由相信他也是受害者,

那麼究竟是誰,利令智昏,更是無從究起。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南宋·淳熙泉)

一枚淳熙背泉,不過小東西,

可是如果是一枚價值萬元,且是高分評級呢。

你一不小心,X光下是裂補。

你去找賣家,

賣家說對不起,評級幣售出不退,

你去找評級,

評級說對不起,賠你十倍評級費500,

對了,你還不能在外面惡意誹謗詆譭...

所以花了一萬,換回來500封口費。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錢幣修補)

有人說評級就是錢幣規則的制定,

遵循錢幣的規則,收藏才會秩序井然。

可是如果規則的制定者自己就是利益的參與者呢?

我見過有泉商漏裂專送某評級,

評出來都是真品。

我也見過有泉商磕碰專送某評級,

分數該多少是多少,膠圈一封了事。

我也見過有人在給評級師發紅包後,

同一批錢幣,第一天評78,第二天全80。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清錢)

對於評級的水平和規則,我不置可否,

評級終究是人評,

評級師不是萬能,打眼的事也難免發生。

可是明知有毛病,照樣入盒,

誰給錢多,誰送評多,誰就高分,

那麼這個評級公司,

不僅眼力有毛病,良心也不行。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南朝宋·孝建)

就在昨天,看到一個信譽頗高的評級出現改補入盒的事情,

作為旁觀者,不明真相,自然不言傾向。

今日看到他們的公關文,

他們說:我公司提供的是服務,不是錢幣本身的生產製作者,我們的服務也是明碼實價公佈的,既然選擇了我們的服務,就表示認同我們的規則。

看到這些“受害者”的委屈和“端正”的態度,

在這一瞬間,

我再也不相信某些規則的制定者。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新莽·貨泉)

那些被錢幣玩弄的瞬間

我們每個人都在玩錢幣,

都會時常感嘆,總是被錢玩。

其實真的是在被錢玩嗎?

總有利益趨向,總有始作俑者,

每個被錢玩的人,其實還是在被人玩罷了。

忽然想起之前說過的話,錢幣交易:比起無心售假,良知泯滅更可怕

願與諸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