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有去無回,中國百慕大--黑竹溝

四川樂山黑竹溝發生過多起人畜失蹤事件。這裡有一條長達60公里的地磁異常帶,如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一樣神秘。

人畜有去無回,中國百慕大--黑竹溝

四川黑竹溝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黑竹溝鎮,地跨烏斯合鎮、勒烏鄉和金巖鄉。總面積838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575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26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500—4288米之間。黑竹溝森林公園的神奇莫測被國內外廣泛稱為“中國百慕大”。是國內最完整、最原始的生態群落之一。

人畜有去無回,中國百慕大--黑竹溝

黑竹溝歷史文化

黑竹溝名稱由來

黑竹溝名稱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法是:稱黑竹溝為“瑪洛啦噠”,因傳說溝內生長著諸多呈墨綠色的箭竹,彝語中 “瑪洛”就意為竹子,“啦噠”是山谷的意思。另一種說法是:稱黑竹溝為“嘿祖啦噠”,“嘿”意為“霧”,“祖”意為“長期居住、停留的地方”,“啦噠”同樣是山谷的意思,也就說黑竹溝是霧長期停留的山谷。黑竹溝核心景區位於黑竹溝鎮,黑竹溝鎮原名斯豁鎮,以前這個地方又叫依吉拉達,當地村民曾利用泉水種植水稻,不知何故,常有冷熱怪病流行,人死畜亡,只得改種玉米,地名便由此更名為斯轄。彝語中“斯”意為“死亡”,“豁”即為“打擺子”,斯豁便是“打擺子而死”之義。因旅遊發展需要,斯豁鎮改名為黑竹溝鎮。

人畜有去無回,中國百慕大--黑竹溝

黑竹溝之神秘事件

神秘失蹤之迷--人畜進入黑竹溝屢屢出現失蹤和死亡事件,早有所聞,很多媒體也都披露過,人進去後是怎樣失蹤的,很多原因至今還是個謎。據不完全統計,自1951年至今,川南林業局、四川省林業廳勘探隊,部隊測繪隊和彝族同胞曾多次在黑竹溝遇險,其中三死三傷,二人失蹤。據當地的彝族長者介紹,1950年,國民黨胡宗南殘部30餘人,仗著武器精良,穿越黑竹溝,人溝後無一人生還,因此,這裡留下了“恐怖死亡谷”之說。

人畜有去無回,中國百慕大--黑竹溝

彝族祖籍之謎

這是一個值得考證的謎。現在斯和鎮原名叫斯豁,彝語為"打擺子而死"之意。當地彝族同胞廣為流傳:在死亡谷最險地段--石門關其上部開闊的谷地便是他們祖先住過的地方,"祖訓"不能入內,否則會遭災。石門關是黑竹溝的腹地,曾有不少探險隊歷盡艱辛,最終也未能深入石門關這塊險惡地帶。 當地有"獵戶入內無蹤影,壯士一去不回頭"的傳說。

緯度之謎

黑竹溝所處的緯度與百慕大三角以及埃及金字塔相似,探險家稱為的“死亡緯度線”,黑竹溝內馬鞍山主峰東側,有一座海拔3998米的山峰,“金字塔”是黑竹溝兩大水系的分水嶺,發源於北面的三岔河與南面的羅索依達河,就象“金字塔”伸出的兩條玉臂,把整個黑竹溝區域的腹心地帶緊緊環抱。黑竹溝“金字塔”不僅具有極高的科考價值,而且是極為難得的觀景臺。

野人之謎

黑竹溝有野人之說,也是個謎。據說1974年10月勒烏鄉村民冉千布幹曾親眼見到高約2米,臉部與人無二,渾身長滿黃褐色絨毛的雄性巨物---野人,後來,當地群眾曾發現野人的蹤跡,當地人對“野人”的敬畏超過對山神的敬畏,稱之為“諾神羅阿普”,意為“山神的爺爺”,許多人至今說到野人,仍然心懷餘悸,黑竹溝有一個地名就叫“野人谷”。

幽谷奇霧之謎

黑竹溝由於山谷地形獨特,植被茂盛,經常迷霧繚繞。據當地彝胞講,進溝不得高聲喧譁,否則將驚動山神,山神發怒會吐出青霧,將人畜捲走,考察者分析,人畜入溝死亡失蹤原因,迷霧造成的可能性很大,人進入這深山野谷由於地形不熟,很難逃脫這死亡谷的陷井。當地有一順口溜“石門關,石門關,迷霧暗溝伴保潭;猿猴至此愁攀援,英雄難過這一關。”一旦深入其中,會把你包圍,把你吞沒,這裡的霧為什麼這樣變幻莫測?為什麼會導致傷亡?霧氣會不會含有其它成分、這有待人們去研究。

人畜有去無回,中國百慕大--黑竹溝

動植物之謎

黑竹溝內有多種世界稀有動物。其中以黑白相間花紋成條狀的大熊貓和另一種黑白相間呈圓狀花紋的“花熊描”為稀有中之稀有。科考隊考察時,經常見到各種野生動物,晚上露宿時,都得做好嚴密的防範措施,但這裡的大熊描經常跑到彝家山寨吃牛、羊和豬,大熊貓的食性變異有待專家去研究,這裡曾有黑豹被捕捉,據說也是亞洲第一次發現黑豹,溝內還有許多活動和未被人們發現的稀有野生動物,都有待動物專家去揭示。

總之,黑竹溝的風景名勝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一塊“風水寶地”,是一個天然博物館,是動、植物王國,特別是中、高山地區基本沒受人為的干擾和破壞,是一個保存較好的自然基因庫,要深入研究它,揭開它的秘密,就得涉及地質,地貌、氣象。水文、生物、文化和歷史等各類學科。

杜鵑池傳說

當地彝族說, 公母兩個杜鵑池分居兩地,只能遙遙相望,而不能走近對方。如果要聽到公、母杜鵑池都發出嗚嗚的哭聲,那麼不管一開始是多麼晴好的天氣,就要馬上開始變陰,接著就會下雨。人們便會開始猜測,這莫非是一對被逼分居兩地的情人或者是夫妻所化,心中有無數懷念之情,冤屈之意無處訴說,便祥託這自然界的風和雨?然而,每當人們詢問當地人,問這公、母杜鵑池究竟是怎麼回事時,他們便總是搖頭說不知道。是果真不知內情,還是畏懼於某種自然的神秘力量而不敢吐露隻言片語?我們都無從得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