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科研經費的漢芯一號最後是怎麼處理的?

朕出來微服私訪

2003年2月,陳進通過將某品牌生產的高端芯片的logo打磨掉,再印上“漢芯一號”等字樣,對外宣稱成功研製出國產芯片品牌——“漢芯一號”,藉助“漢芯一號”,陳進順水推舟連續獲批了多個科研項目,騙取了國家數億元的科研基金。



我們知道不能自主研發芯片一直是我國的一大痛點,而陳進利用了國家的期望,騙取了無數國人的信賴,但是短短3年後,陳進設下的騙局就被人識破,本該給國人帶來自豪感的“漢芯一號”,到頭來還是讓國人白高興一場。

國家對漢芯事件的處理十分草率,僅僅是撤銷陳進的職務和榮譽稱號以及追繳下撥的科研經費。也就是說造假者陳進並未受到任何刑事處罰,只是把他之前騙得的榮耀稱號作廢,騙取的科研經費追回就行了。說實話對於這個結果我非常不滿意,現在隨便那個貪官貪了錢就是牢底坐穿的節奏,但陳進在國人總目睽睽之下騙走了國家上億元的科研經費,連看守所都沒進,就算這樣的處罰合法,但真的合情合理嗎?真的能服眾嗎?


漢芯事件平息後,陳進依然繼續從事芯片行業,至今都在兩家芯片企業做高管。就連漢芯造假時參與其中的“上海交大漢芯科技有限公司”,在事發後搖身一變,改個名字就繼續營業至今。此外,陳進還投資了三家芯片公司,可以說敗露的陳進依然風生水起。

雖然陳進造假事件已經過去多年了,但它是歷史的見證者,更不應被我們遺忘。作為一個科學研究者,我們應該潛心鑽研科技,而不是處處想著投機倒把。


科飛貓論答

現在,人們對所謂的中國驕傲似乎失去了信任,甚至批評和抨擊遠多於理解和支持。

也許有人會想起當年的逍遙法外的巨騙,正因為他才讓我們一步一步對自主研發失去了信任。

他曾是上海交通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也是微電子學院的院長。

除此之外,他還是上海交大的特聘“長江學者”,上海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CEO。

他買來進口芯片,磨去標識印上自己logo,造出了“漢芯一號”。

這款號稱中國微電子領域裡程碑的芯片一度成為全中國的驕傲。

靠著“漢芯一號”他騙取了國家上億的科研資金,甚至將其轉移到自己的名下。

若不是被神秘人舉報,他也許會一路平步青雲,直升院士。

事情敗露之後,他卻沒有受到任何的刑事處罰,僅僅是被罷免了職務。

“漢芯事件”背後的始作俑者陳進,1968年生人。

在同濟大學獲得了學士學位,後來赴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留學,直至博士畢業。

陳進

畢業後,陳進在摩托羅拉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沒多久就回國了。

2001年,陳進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學,以一位青年學者的身份開始了宏大的芯片項目。

剛進入新世紀,中國的芯片產業十分落後,百廢待興。

舉國大力扶持集成電路產業,“漢芯計劃”就這樣誕生了。

“漢芯計劃”是我國863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以說陳進是趕上了最好的時候,他剛進入上海交大,就被任命為“漢芯”的總設計師

第二年,學校就成立了芯片與系統研究中心,他出任研究中心主任

在他的領導下,研究中心還制定了一個“四年規劃”:第一二年臥薪嚐膽,第三年一鳴驚人,第四年海納百川鵬程萬里。

也許是他低估了自己的實力,在短短的16個月後,陳進就搞出了一個大新聞。

2003年2月26日,“漢芯一號”發佈會召開,由上海市新聞辦公室親自主持。

“漢芯一號”是一款32位的DSP數字處理芯片,採用國際先進的0.18微米工藝。

發佈會上,由多位院士和“863計劃”專項小組負責人組成的專家組對“漢芯一號”進行鑑定。

當時得出的結論是:“漢芯一號”屬於國內首創,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中國芯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一時間,關於“漢芯一號”的報道鋪天蓋地,發明人陳進也被視為為國爭光的英雄

隨後陳進走上了人生的巔峰,上海交大特聘其為長江學者,出任了微電子學院院長

在商界,陳進還成為了上海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CEO,上海漢芯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接下來的幾年,漢芯二號、三號、四號陸續有來。

陳進成為了全國集成電路領域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有人預測,用不了幾年他可能就能坐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位子。

可是事情真的有這麼容易嗎?

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陳進憑一己之力就讓中國芯片成為了國際先進?

這個速度別說令中國人感到驚訝,就連英特爾的工程師都覺得“快得不可思議”

果然,在“漢芯一號”發佈後的第3年,終於有人看不下去了。

一位神秘人物在清華大學的BBS上發佈了一個名為《漢芯黑幕》的帖子。

帖子毫不客氣地揭露“漢芯”的發明人陳進,稱其在研製過程中完全弄虛作假,騙取了國家上億元的經費。

陳進

隨後,敏感的媒體飛速介入調查,將陳進的罪行扒了個乾淨,“漢芯”事件的真相才公之於眾。

先是陳進其人,他的履歷被發現有多處不實。

雖然學歷上沒有造假,但是陳進還是動了不少的手腳。

他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畢業論文是《模擬和混合電路的故障模型和測試技術》。

顯然,陳進的研究方向是集成電路測試技術,與集成電路設計是兩個不同的領域。

他後來在摩托羅拉擔任的職務是“高級電子工程師”。

可在給上海交大的簡歷中,陳進宣稱自己擔任的是半導體總部的高級主任工程師,從事芯片設計工作。

這份虛假的簡歷不僅沒有受到質疑,反而因此對陳進委以重用。

“漢芯”實驗室成立後,陳進當然知道自己沒有能力設計DSP芯片。

他也請來了自己在摩托羅拉的同事和德州大學的同學,但也僅此而已。

實驗室其餘的30人全是交大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

可以說“漢芯”實驗室全靠這2個人研發,怎麼可能做出像樣的產品。

於是,在研發之初,陳進就利用一次去美國的機會,讓曾經的同事從摩托羅拉的內部下載了一款芯片的源碼。

後來他用這套源碼做成了“漢芯一號”。

可是,“漢芯一號”發佈會上,芯片的演示是實實在在的,有錄像為證。

那是因為陳進玩了一招“狸貓換太子”。

事情發生在陳進去偷源碼之後,大概也知道了就算有了源碼也沒有辦法交差。

於是,他找到了在美國的弟弟,購買了一批摩托羅拉dsp56800系列芯片

打算用這些貨真價實的芯片冒充“漢芯一號”完成發佈會的演示。

為了掩人耳目,陳進找來了當初給“漢芯”實驗室裝修的一位民工。

讓他用砂紙打磨掉芯片上原有摩托羅拉標識。

後來這位媒體瘋狂尋找的關鍵人物被稱為“21世紀最具創新精神的民工”

他這一磨,磨出了一箇中國芯片的驕傲,也磨掉了民眾的信任。

重新打上“漢芯”標識的摩托羅拉芯片就成了發佈會上的那枚演示芯片。

然而,諷刺的是,這枚摩托羅拉芯片是144腳,而真正的“漢芯”是208腳的。

並且兩枚芯片的尺寸完全不相同,竟然在發佈會上輕易地就通過了專家組的鑑定,成為了中國的驕傲。

其實這麼說來“漢芯”也並非名不副實,確實是造假界的“中國驕傲”。

發佈會演示現場

除了芯片造假外,陳進在資金的使用上也是劣跡斑斑。

在“漢芯一號”的研發期間,他就以上海交大芯片與系統研究的名義與一家公司簽署了合同。

合同明確了這家Ensoc公司將負責“漢芯”的海外流片(試生產)服務。

而這家Ensoc公司實際上是陳進在美國註冊的皮包公司,註冊地址是陳進一個朋友的住址。

Ensoc公司還將流片服務的價格全部定得高於市場價,上海交大付的這筆錢嘩嘩地落入了陳進的口袋。

靠著“漢芯一號”的成功,陳進騙來了超過上億元的科研經費。

據說經費一到手,陳進就組織實驗室的員工一起周遊世界,享受人生。

而後續的“漢芯”產品,也大多是沒有知識產權的產品,都是一些沒有太高技術含量的定製設計。

“漢芯”事件在媒體插手調查近半年後,官方終於承認了陳進的嚴重造假行為。

但事情就漸漸地淡去,陳進也僅僅被革去了上海交大的所有職務,追繳各項費用。

一個嚴重的造假欺騙行為,涉案金額上億元,始作俑者陳進竟然沒有受到任何的刑事處罰。

陳進依舊逍遙在商界,他東山再起,重新投身多媒體處理芯片行業,生活富足而美好。

“漢芯”事件所體現出的不只是對於科研領域相關法律的缺失。

更能體現我國面對落後表現出的急功近利。

落後固然讓人擔憂,但因為急切追趕和忽視監管,讓國人失去了信心,這是最讓人悲哀的。

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只要能不斷地做出實實在在的成果。

哪怕慢一點,相信人民也絕對會報以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SMETalk

最近舉國皆知的中興被美製裁事件,給國人普及了CPU等芯片的知識,讓國人開始關注芯片的自主研發等話題。

提到芯片的自主研發,繞不開一個人,繞不開上海交大的漢芯造假醜聞,堪稱中國教育界和科技史上的最大丑聞。

一個叫陳進的海歸,買了前東家摩托羅拉的芯片,找為自己裝修辦公室的從裝修工人把人家的LOGO用砂紙磨掉,換成自己的,就成了自己研發的芯片,撈到了很多名,輕鬆騙取了國家高達11億的資金。

讓人不解的是,這個芯片通過了眾多中科院院士、國家權威機構、學術機構、上海交大等多重關口的檢驗。只想問一聲,這到底是如何通過的?

然而更讓人費解地是,陳進的公司現在還在正常運行,上海交通大學竟然還持有公司股份。

當然,陳進幾乎沒有受到處罰,而只是被撤職。

據《京華時報》,中國科協科技工作者道德與權益工作委會發布的公告,鑑於上海交大陳進主持的“漢芯一號”高性能DSP項目被查實造假,該委員會決定撤銷陳進微電子學院院長和教授職務,解除聘用合同。

不過,直到最後,沒有相關責任人受到任何法律上的追究。

當時參與鑑定的專家包括但不限於:

王陽元——北京大學微電子研究院院長

嚴曉浪——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浙江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鄒世昌——中國科學院院士

許居衍——中國工程院院院士

等等-----

“打假”的過程極具戲劇性,據方舟子的媒體採訪:

我們做了一件事是把他找的那個民工的那家公司給找出來了。---這家公司叫上海焊機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搞裝修的。

大家看這些是從哪找來的呢?

就是從他們的網頁上。這家公司把這件事作為他們的一個成果在介紹,這家公司曾經為陳進的芯片與系統研究中心(辦公室)做過裝修,順便找他們也把芯片裝修裝修,他這裡邊自己都寫了,十分榮興地承攬了第二次芯片在商業化運用上的商品定義和造型設計贊助。把LOGO改了叫做造型設計贊助------

漢芯一號於2003年2月通過上海人民政府發佈,隨後兩年又分別發佈二號、五號。新聞發佈會場宏大,很多領導都出席了,媒休報道很多,作 為我國科技興國、大國崛起的有力證據之一。

一時間,陳時成了民族英雄——“漢芯一號之父”

這次嚴重的學術造假、學術詐騙、腐敗事件、醜聞,誰之過?為什麼能瞞天過海?

顯然,這是一次集體造假,每一位真正參與者都是知情者,那些參與“課題”的科研人員,都是應該承擔責任。“漢芯一號”能通過重重的檢驗,每一個環節肯定都有包庇者和保護人。

任何,時代,任何國家,大學都是社會之良心,大學造假,真心讓人“芯漢”(心寒)。


方立在加州

這個事件定性就有問題,怎麼只是叫造假?赤裸裸的詐騙啊,居然撤職退錢了事。現在的詐騙犯被抓退錢就可以不坐牢了嗎?

當初聽到這個事的時候,完全不能相信,居然民工用砂紙就打磨出了高科技芯片,還掀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高潮。這是對中華民族對國家的侮辱和欺騙,沒想到這樣處理就完事了,除了當初參與的那些人,我估計全國沒有任何人會服。現在應該重新處理,因為他騙的那十個億讓其他公司失去了機會,讓中國失去了自主研發高性能芯片的機會,造成了今天中興被制裁就無芯片可用,甚至要破產的境地。這傢伙就是民族的罪人,不能就這樣逃脫法律的懲罰。


徐德文

2006年1月28日,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成立專家調查組並開始工作,在其後的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專家調查組針對舉報人對“漢芯”事件的舉報內容進行了全面調查與核實。在這個過程需要提取證物“漢芯一號”,調查結束後,肯定要把它和調查檔案封存在一起。

1、轟動業界的“漢芯一號”竟是美國芯

一直以來中國都亟待在高新科技領域有所突破,自主研發高性能芯片更是我國科技界的一大夢想。利用這種期盼,原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購買美國芯片,僱人將芯片表面的原有標誌用砂紙磨掉,然後加上“漢芯”標誌,謊稱是自己發明出“漢芯一號”。

2003年2月26日,“漢芯1號”正式對外發布,最終通過國內權威專家驗證,達到國際先進水準。“漢芯一號”採用國際先進的0.18微米半導體工藝設計,在只有手指指甲一半大小的一個集成塊上有250萬個器件,而且具有32位運算處理內核,每秒鐘可以進行2億次運算。

2、“漢芯”事件是科研造假的縮影

一時之間科技界轟動,國家更是加大研發投入支持。此後,“漢芯”二號、三號、四號相繼問世。直到2006年1月17日,有人在清華大學水木清華BBS,公共指責陳進造假,事情才慢慢浮出水面,最後東窗事發。

結果可想而知,陳進丟了工作職務,之前所有獲得榮譽都灰飛煙滅,研究經費當然也被國家追繳、收繳。科研經費本是用來幫助學者解決特定的科學和技術問題,是政府和有關部門對於科研人員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但近年來,很多科研人員把經費當成了“唐僧肉”。

3、教授、專家科研經費犯罪時有發生

金十君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以“科研經費”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共獲得287個結果,其中有34份判決書與科研人員犯罪有關。經過統計發現,犯罪主體中高達74%都是科研人員(25人),其中68%是高校教授(17人),32%是科研院所人員(8人)。

目前,科研經費領域的犯罪不僅涉及到高校名師,甚至是行業內的權威。早在2014年,中紀委就曾在官方網站披露了8名科研人員因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被依法依紀查處的案例,他們多為所在領域的權威。

除此之外,科研效率也時常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不少人會有“為科研而科研”的誤解,如何協調規範使用科研經費與提高科研效率的矛盾關係,正亟待我國去解決。

“金十數據”,以最獨到的視角揭開天下事、社會事、身邊事的背後真相,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漢芯一號”

一直被視為中國芯片也的驕傲。作為一款高端的16位DSP芯片,達到了只有少數發達國家才能達到的水平。它正式發佈於2003年2月26日,發佈會真是盛況空前:

1.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親自主持;

2.信產部科技司司長、上海市副市長、上海科委、教委負責人全部到場;

3.王陽元、鄒士昌、許居衍等院士和“863”計劃專項小組負責人嚴曉浪做出一致評定。嚴曉浪後來創建了中天微,最近被馬雲收購了。

不過真相便是陳進找了幾個民工將別人芯片上的標誌打磨掉,印上自己的標誌。據說一共打磨了10塊芯片。2006年1月17日,一位神秘的人士在清華BBS舉報“漢芯一號”發明人陳進造假,騙取國家上億元的撥款。之後,媒體迅速跟進,後來證明確實是陳進造假。

最後的處理結果是上交大撤銷其院長及教授職務;科技部決定終止他負責的科研項目,追繳相關的經費;教育部撤銷其“長江學者”稱號,並且取消其特殊津貼。雖然最後的處理結果徹底斷送了陳進原本輝煌的前程,不過處理結果其實是不了了之。參與當年“漢芯一號”鑑定專家集體選擇了沉默,當然媒體也很識趣的啞然失聲。

陳進後來其實還是過得不錯的,據說還持有幾家公司的股份。


歷史是什麼

是沒發現,還是不想發現?

呈現個性解讀,展示百態歷史


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不怎麼了解了,我也是前幾天才看一個科普節目知道的〈今天又突然看到這個提問,提問者,你是不是在跟蹤我呢?〉

漢芯一號

〈回看陳年往事〉

在2003年,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通過發明的漢芯一號〈造假〉,以及同漢芯一號相關的數十個科學項目,騙取了高達數億元的研發經費

在當時,國家和人民苦於國內,沒有高精尖的芯片,可謂是自主研發高性能的芯片是我國的一大夢想

而且當時經過權威認證,漢芯一號這一產品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一些方面更是領先於國際水平。



漢芯一號被涉嫌造假

一個關鍵人物〈舉報者〉,據推測可能是陳進的內部人員,在清華大學水木清華BBS上,舉報了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陳進的漢芯一號涉嫌造假

經過被舉報事件之後,〈各種媒體彷彿嗅到了商機一樣〉在媒體等的努力下,一個恐怖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

在之後,更是確定了,漢芯一號造假行為



事後處理及經過

令人感到可笑的是,漢芯一號的引角是208角的,而所購買的外國芯片,引角確是104角的〈還沒有被發現〉

事後發現,漢芯一號的原型竟然是美國的一家芯片公司所生產的,之後再經過一個農民工,把上面的標誌磨掉,之後再打上自己的logo〈這邊成了大名鼎鼎的漢芯一號〉

事情的處理,其實現在在網絡上隨便都可以查到,當時僅僅是革職了陳進的教授地位,以及追繳所行騙的資金,之後,並沒有其他任何處理

國之殤

經過陳進這一事件之後,國產芯片可謂是遭到雷霆打擊,至今也還未緩過神來

雖然說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十餘年,這種痛卻依舊還停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是啊!存在於每一個愛國人的心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我們國家總有一天能夠生產自己的高性能芯片。

可是總有一些不法分子,依靠法律或者道德的漏洞,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從而欺騙國家欺騙廣大百姓,這種行為,是我們深深所不恥的行為


關注一波再走哦


文史解讀

漢芯事件最終的處理很簡單,追繳撥款費用,撤銷陳進相關職務和榮譽稱號,終止對應項目的執行,基本就是行政處理了事。做出對應處理的主要包括上海交大、科技部、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等單位。

2006年5月12日上海交大對外公佈了“漢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調查結論與處理意見”,該份公告中顯示上海交大撤銷陳進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職務和教授職務,並和其解除聘用合同。同時,科技部終止陳進負責的科研項目,取消其承擔科技課題的資格,並追繳相關經費。此外,教育部撤銷了陳進“長江學者”稱號,取消並追繳給予的特殊津貼,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樣也終止了對應項目的執行,以及追繳經費。

也就是說,漢芯事件主要責任人基本上沒有得到懲罰,只是追回了經費(是否全部追回未知),以及撤銷了陳進所有相關的職務。

漢芯事件後,陳進並沒有離開芯片行業,至今一直在從事相關的芯片業務。漢芯造假時的“上海交大漢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仍舊運營中,只是在事件結束後公司改名為“上海領微科技有限公司”,陳進是該公司的自然股東,佔有10.5%的股權,也是最大的個人股東。此外,陳進還投資有另外三家公司,上海自在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硅盛微系統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硅智芯片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這三家也都是和芯片行業相關。

另外,漢芯事件當年的三名核心人員,除了陳進外,還有漢芯副總裁胡立勇和漢芯系統結構的負責人付宇卓,這倆人似乎並未得到任何懲處,在上述的幾家陳進有參與的公司中,都能找到這兩位的身影,而胡立勇更是“厲害”,名下有69家公司。付宇卓目前仍是上海交大的教授,交大官網還能見到這位教授最新報道:我係付宇卓教授承擔的項目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希望此類造假事件再也不要發生了,如若發生強烈要求給予對應的嚴懲!



NB下載

沒有經歷過這事,所以大概推論一下,勿噴!

第一,既然是做芯片出身,肯定有……基礎的製作技術在。感覺就是太急躁了,想從國家弄到錢來做,有點不擇手段了。

第二,為了騙取國家輔助的錢,就造假,用別人的芯片產品,通過專家肯定,爭取更多撥款。目的依舊是製造漢芯。畢竟是國家的錢不是……

第三,因為,當時的專家鑑定小組還有一個嚴曉浪,也接觸過他們的漢芯一號,也許是看到了他們的基礎芯片技術,後來創立中天微專門做芯片,現在被馬雲大力投資!

假如,漢芯芯片如果什麼都不是,那麼老闆早就是斷了自己後路。所以,應該是有一套漢芯的加工的場所。不過,剛開始,很差勁,又沒錢,狗急跳牆了。

說到底,還是錢給逼的。也許各路關係領導都知道,都明白是一個權益之計,以後肯定會做出漢芯的!……所以被舉報後,都不吭聲。

舉報者是公開的,無奈……只好處理了。應該是這樣的吧。

所以,做任何事,都很難,千萬不能急躁,不能急功近利,雖然目的是好的,但會身敗名裂。一切也做不成!

這樣的推理,是建立在各個關係的系統,他們都不傻,既然都不傻,自然知道以後必須有貨生產出來。

可惜,芯片是長期的,短期是沒有利益的。這次騙過了撥款,下次呢?

幸虧中天微,被馬雲投資了。可以放心去研究,不用為了錢的事以身犯法了!


女紙的深思

先公佈答案:2006年1月17日接到舉報到調查僅僅一個月就有了處理結果,國家終止漢芯項目的執行,並追繳陳進領取的相關經費。上海交大同時撤銷陳進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職務;撤銷其教授職務並解除其聘用合同。對於這個結果,當時很多人並不滿意,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時間:2006年1月28日

地點:上海交通大學

事件:騙取國家上億科研基金“漢芯一號”造假事件始末

200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教授發明的“漢芯一號”造假,並藉助“漢芯一號”,陳進又申請了數十個科研項目,騙取了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中國亟待在高新科技領域有所突破, 自主研發高性能芯片是我國科技界的一大夢想。陳進利用這種期盼,騙取了無數的資金和榮譽,使原本該給國人帶來自豪感的“漢芯一號”,變成了一起讓人瞠目結舌的重大科研造假事件。


整個事件歷時3年後,2006年1月17日,一位神秘舉報人在清華大學BBS上發佈的一則神秘帖子—《漢芯黑幕》,徹底打破了中國科技界的一團祥和,其筆鋒直抵為中國產業界驕傲的“漢芯”系列芯片發明人—陳進。面對公眾“漢芯造假”的質疑,陳進選擇了沉默,並最終終止了漢芯項目的科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