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翁源縣民國時期社會上的陳悅生與陳佔豐有什麼歷史?

嶺南觀察

陳悅生原名陳佔豐,是翁源縣民國時期不多的抗戰烈土之一。有關他的事蹟很少有人知道,因為他犧牲時才37歲,這其中有13年時間是在軍旅中渡過。相傳陳佔豐在幼年時候,是個非常活潑好動的孩子,村中清末廩生陳鶴山與他家是鄰居,又是他的長輩叔公。老夫子正名樹謀,經常在家看書寫字得意時朗聲誦上一段,或提著大筆寫上一陣子。


這文人氣質和豪情,時常感染著少年的陳佔豐,他經常跑進叔公的書齋,看他讀書,幫他磨墨鋪紙,看他揮 毫。久而久之,叔公成了他的啟蒙老師。佔豐天資聰慧,能過目不忘,且悟性又高,有時叔公才教他上句,他很 快就能續出下句。這讓老夫子感到驚訝和滿意。因此常對族人說:“我們上洞陳族下一代的書種,真非佔豐莫屬。”

不久便將佔豐薦到九龍鋪(官渡鎮的前稱)陳、劉等姓合辦的梯雲學堂,拜名師、也是親戚的黃式棠先生門下學習。 前清的翁源撥貢許庚梅,在三華創辦翁源縣立中學,陳佔豐與下榕角村鄧覺民等人一起,成了縣立中學第一屆中學生。他讀書所需的費用,是由鶴山叔 公及族中資助的。 在中學讀書時,他改名悅生、字剛。中學畢業後,由於家境貧窮,族中也 無法再助他到高等學府去深讀,悅生便來到突水初小教書。

後來到由梯雲學堂改名的兩龍小學母校執教。這期間,他的學識和抱負被一位姓黃的革命軍師長所賞識,讓他去報考公費的、廣東省地方武裝團軍事學校去學軍事。入學後, 為減輕家庭負擔,他兼任了已調在學校周邊的黃師長私人文書,使他有機會接觸到軍隊的各項管理和經驗。 在軍校裡,陳悅生的各項成績都處於領先,這讓當時求賢心切的一些小軍 閥、和軍事長官對他的青睞。首先是粵軍第二軍香翰屏軍長,發現並想蒐羅到自己軍中。待畢業時,又被廣東軍閥、粵軍總司令兼廣東省府主席陳濟棠捷足 先登,還以粵軍和省府的名義,將陳悅生推薦到燕塘軍官學校深造。因此,成了燕塘軍校第三期學生,還留下過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