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人類與石頭的結緣大概要追溯到遠古時期。

石頭是鬼斧神工的天然古董,交融著自然與時間賦予的靈性。

在我們的印象裡,石頭生硬、堅韌,彷彿在經歷物轉星移、滄海桑田之後,依舊有著亙古不變的坦然和淡定。

石來運轉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石頭也是千姿百態。

然而,經過工匠們奇妙雙手的打造,原本有稜有角,形態各異的它們,卻可以巧妙地疊落在一起,嚴絲合縫,平整無比,甚至形成一幅畫。

但是看每一塊石頭,它依然各自一體,保有稜角,絕無重樣。這種精湛工藝和原始材質的共存,既形成了統一性,又保有了石頭的個性。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抱鼓石,又稱門鼓、石鼓、螺鼓石,門枕石的一種,是放置於寺廟、住宅等建築的門檻兩旁之圓形石雕,可以穩固門面。

鼓面常刻有螺旋紋,故又稱為螺鼓石。傳說有壞人進入廟中,門鼓即會嘎嘎作響喔。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抱鼓石是禮制建築等級的符號象徵,也是“非貴即富”的門第符號,抱鼓石絕不脫離它主人背後的政治、經濟基礎而獨立存在。

正如吳良鏞所言它“已經不僅是一種樣式,而是根植於生活的深層結構,是一種居住文化的體現。”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相傳古代打仗勝利歸來的將軍,為顯耀其赫赫戰功,便把戰鼓置於門前,後來逐漸衍變以抱鼓石代替。

抱鼓石有擊鼓、升堂、聽政之意,一般只有衙門或官宦之家才可置立;其次是佛教寺廟,在民間抱鼓石有驅邪避災的法力之說。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石來運轉

人亦如滄海一粟,但人生平凡卻珍貴,

正如自然界中的石一樣。

不論是在什麼時代、什麼位置,山腳或山頂、江河或小溪,石頭們真真切切地熱愛生命,無怨無悔是、地生活,從從容容。

石來運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