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端妃為何從頭到尾就一個宮女?

陳遠

《甄嬛傳》中,端妃,齊月賓,將門之女。

她是最早入王府的女人,久居深宮,疾病纏身,看似與世無爭、淡然處世,但卻是深宮中隱藏的高手。她的後宮生存法則便是“隱忍”二字。


端妃與華妃之間的個人恩怨,讓她最痛恨華妃,也恨極了皇后,她扶持甄嬛,用甄嬛做籌碼來為自己復仇。但她身邊時常卻只有一個宮女服侍,這是為何?

這是端妃的有意為之,她表現出一副閒雲野鶴的表象,每次出場一副病怏怏的神態,無非給人一種她已夠不到威脅,對她放鬆警惕,越這樣就越是讓皇上對她愧疚和尊敬,這是其一。


端妃的每一次出場,都是那麼重要,不是洞察了世事,就是替人解圍。而且都恰到好處,讓人心服口服,就像她說的“我沒有幫她的理由”,讓皇上對她深信不疑。劇中有次甄嬛去她宮中看望,發現寢殿空無一人,

原來是端妃早已打發她們出去打探消息了。這是其二。





所謂“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端妃是自己不出門,卻知宮中事,後宮一切事物她都瞭如指掌,都在她的掌控範圍,怎能不明察秋毫。正是靠著隱忍和耐心她步步為營,幹掉了對手華妃,皇后,收養了溫宜公主,並晉升皇貴妃位,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


文以韻之

《甄嬛傳》中,端妃是一位久居深宮的高人,不出宮門便能夠清楚地知道宮中所發生的事。但服侍端妃的貼身宮女似乎只有一個吉祥,並沒有多餘的宮女陪侍。這又是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端妃在王府時受太后和皇上的指令給華妃送了一碗“保胎藥”致使華妃小產。華妃在悲憤之際也給端妃灌了一大碗的紅花,從此使端妃再也不能生育。端妃有苦難言卻也無可奈何,只能默默地忍受。



由於華妃地時時刁難,端妃宮裡常常沒有新鮮的吃食,生病也沒有太醫醫治,宮裡的衣服浣衣局也不給洗。但端妃卻能很快地知曉宮中所發生事情,並且可以分析出結果。由此可以推斷端妃宮裡宮人少的原因可能有一下幾種:



一,因為端妃宮裡環境不好,條件也很差,所以一些勢利的宮女和太監就會另尋出路,比如以前碎玉軒的康祿海之輩。

二,另外一些牆頭草類型,比較容易被外人收買的宮人,端妃估計會找藉口把他們直接調出宮去,以免以後被人暗害。



三,另外一些比較衷心的宮女和太監,端妃很可能把他們派遣到宮中的各個角落去搜集消息,直接向端妃彙報宮中情況,為端妃服務。因此端妃不出宮門就會對宮中發生的事那麼瞭解。


凌瀾若微

端妃是一個久病大齡嬪妃,不被皇上寵愛,只能得到皇上的敬重;再加上華妃命令內務府不準給端妃好的東西,好的奴才丫鬟伺候,沒事就來給端妃灌點紅花。自然端妃宮中就會更加受冷落,畢竟後宮就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地方。

另一方面,像康祿海這類的奴才,早就拜高踩低找好的主子去了,還有一方面是重點,也是為何宮內的任何風吹草動端妃都知道,那就是說到處都有端妃的眼睛,她把宮裡的奴才都派出去打聽消息去了。


劇中也提到,一次甄嬛去看望端妃,甄嬛問吉祥為什麼宮中只有她一人伺候,吉祥說端妃給派出去了。所以端妃宮中才一直只有吉祥一人伺候。


ELaine羅小樣

端妃是智謀心計都超群的人,而且極能隱忍,她是那種儲備能量,給人致命一擊的。對甄嬛,是神助攻,而甄嬛何嘗沒有給端妃想要的?端妃算是笑到後來的人了。年少時,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喜樂與大悲;年長時,也算得償所願,平安終老。宮女若有這心計,估計也不會做多久的宮女了。


嘰嘰喳喳拯救不開心

人多眼雜,端妃何等聰明,不明不白來伺候她這樣的冷宮的一定沒安好心,一定會打發出去。而且能陪主子吃苦到最後的人是最可靠的,年妃那麼長時間的虐待,能留下來一個宮女其實已經不錯了。寧缺毋濫,甄嬛自己也說過,奴才不在多,在於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