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開放三胎,你還願意生嗎?

北京任麗麗律師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朱列玉提出,建議實行全面放開三孩政策,認為只有開放三孩政策才能使人口穩中有升。此消息一出,引起了軒然大波。

作為人大代表,我們可以理解其代表整個國家的宏觀設想與期望,但是生孩子不僅是國家的事,更是每一個公民個體的事。

對於很多一線城市的家庭來說,到底生不生二胎還在糾結之中,更有甚者連生不生一胎還再猶豫之中,更不要提三胎了。而大家之所以糾結的原因,無外乎就是兩點:自己的身體能不能生,自己的經濟實力允不允許生。

我們可以推測一下,這三部分人的想法:

一、對於專家學者,人大代表來說

他們主張生,是為國家整體大局著想,為了帶動人口增長,既然二胎政策沒有明顯效果,那就開放三胎政策。但是這裡面有個明顯的邏輯就是:不生二孩的也不可能生三孩,生了二孩的不一定生三孩,連一孩都不生的更不提生二三孩。

二、那我們再來看看,什麼人願意生三孩。

1、生了倆女兒還想要兒子的,生了兩兒子還想要女兒的。


2、財富太多害怕無人繼承或者不差錢兒的。

3、無所謂對孩子的教育成長壓力,反正趁現在身體好,先生出來再說的。

三、那麼不生三孩的父母,又是怎麼想的呢?

1、政策來晚了,身體已經不允許生了。

2、高房價、高撫養成本、中產階級的不安感,是天然的“避孕藥”。

3、已經勉強生了二孩,不可能再生三孩的。

然而,在這些眾多的理由當中,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因為經濟的壓力而不敢生。

四、生一個孩子的成本到底有多大?

其實生一個孩子的成本並不高,關鍵是如何養一個孩子。如果你只供他吃穿,無論好壞,不帶他去旅遊,也不給他報任何興趣班,拒絕一切高消費,那也許這樣的孩子花不了多少錢。可以如果這樣養,真的能與現在的社會生活相匹配嗎?

也許有人會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是在一線城市,我想有些錢不是你不想花就不花的。比如,幼兒園搞個年會需要買演出服不花錢嗎?學校要求家長給孩子培養這興趣那興趣不花錢嗎?如果你不去弄不去搞,你的孩子明天還有勇氣去學校嗎?比如,現在好多上幼兒園的孩子,到了大班就不上了,為什麼,因為都去上學前班了,學前班學什麼,學一年級的課程,為什麼要提前學,因為怕上學跟不上,為什麼跟不上,因為老師說了,大部分學生都上學前班學過了,所以老師講課就一帶而過了。。。。。你敢不上學前班嗎?當然如果你有能力在家教他也可以。。。。

其實,我個人認為,對於國家而言,考慮人口政策是正當的,也是必須的,但是國家如果只提出生孩子的政策,而不改善養孩子的政策,或給廣大要生孩的父母一些優惠或扶持,我想,解決人口政策的難題,只能留給那些不差錢兒的人或無所謂生幾個孩子的人們承擔吧。。。。。

大家是打算生還是不生呢?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評論中留言。希望能有助於我們國家改善相關政策。


北京任麗麗律師

這個問題倒不如這樣問:全面開放三胎,你還願意養嗎?

看到了吧,問題的關鍵在於養,而不是生。

一,生孩子是為了什麼?

1,為國家,有人認為“生兒育女”不僅是傳宗接代的傳統,更是公民對國家和民族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是國家繁榮的底氣和保障,是逐漸老齡化社會,人口紅利慢慢消失的權宜之計。

2,為傳宗接代。我們傳統思想很普遍,想方設法要傳宗接代,其實就是要有兒子,不管困難有多大,先生下來再講,我們都看過小品《超生游擊隊》,雖然生了好幾個女兒,非得生個兒子不可,因為兒子能續香火呀。

二,孩子好生卻難養。

1,養不起,在鄉村,一般的夫婦都是兩個孩子,三個的很少,因為生了孩子夫婦就出去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照看,至於他們的學習嘛也顧不了啦,必須先賺錢是第一位;城市呢,講究些,保姆、奶粉、輔導班、擇校費,每天被壓在養小孩、車貸、房貸、贍養老人等等,生了娃才明白為什麼別人說養一個孩子要100萬呢?一個都養不起還養三個(土豪除外),現在養小孩已經不是30年前餵飽了就算的情況了。

2,受不了,最大的障礙來自於絕大多數女性認為孕育和生產孩子的過程太辛苦,而生完之後撫養的過程更辛苦。“懷孕的過程會耽誤我將近十個月的時間,嘔吐、燒心等等強烈的妊娠反應足以讓我對生孩子望而生畏……”許多女性對於懷孕十個月所要忍受的煎熬充滿了恐懼,懷胎十月各種心酸與淚水,一個人去產檢好害怕,保胎過程心驚膽戰;生娃有多痛,鬼門關走一圈。尤其是家裡的獨生女,一直被父母呵護長大,無法接受自己被迫去生孩子。

三,如何選擇?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家家都有難唸的經,一般情況下現在大部分人不願生三胎,享受生活才是人生的快樂。

各位,你們怎麼想?請來兩句。


暢敏

根據新加坡5月22日《聯合早報》的報道:

知情人士透露,我國計劃完全取消對每個家庭可生育子女數目的限制,這意味著,這項導致中國勞動力緊張的政策將會從此成為歷史。國家已要求就取消計劃生育政策進行研究,打算在全國範圍內實施。

正在討論的計劃生育替代方案被稱為“獨立生育”,允許人們自由決定生多少孩子。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中國最早可能在第四季度做出決定,但宣佈時間可能會推遲到2019年。

中國的“一胎化”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了將近40年,也導致人口正在迅速老齡化,也加劇了男女比例的惡化,中國男性人口數量比女性人口高出3000萬人。

隨著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中國在2015年允許一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逐步放鬆了計劃生育限制。

即使全面放開計劃生育,中國的人口也不會出現大幅度反彈。2014年我國放開單獨二孩的政策,但實際出生的嬰兒數量很有限。甚至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2017年出生的嬰兒反而比2016年更少。可見,巨大的經濟負擔壓在孩子父母頭上,他們不會像他們祖輩上世紀60年代那樣肆無忌憚的生育後代。


紅谷新視界

1、首先,主觀上肯定想生

2、誰不想子孫滿堂?

3、可現實允許嗎?

4、再生一個,首先要換房子,現在住的四房,兩個孩子剛剛好,多一個得五房,五房是什麼概念,起碼買複式吧,買房錢從哪裡來?

5、再生一個,工作肯定得換了,現在的工作,加上老婆收入勉強度日,年薪二十萬以上的工作,好找嗎?

6、再生一個,三年之內,啥都歇菜了,人家放假去玩,你放假帶娃。

7、再生一個,教育咋辦,找工作咋辦,他們工作買房咋辦……

8、想想都怕,我還是別生了,你們誰愛生生去……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這麼說吧,開不開放三胎其實影響不大。可能從國家的宏觀戰略和願景上來說,有一定的意義。至於有什麼深層意義不是我們小老百姓研究的透的。我們儘量做到「少關心國家大事,多關注國家大事」就行。

至於為什麼說開不開放三胎影響不大,我也來說下我的拙見吧。

1. 這不是開不開放三胎、生不生的問題,而是養不養得起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人大多思想開放,不再像以前觀念落後,總想著說養兒防老或是多生幾個以防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孩子多的欺負,這一輩人集中在我們的祖父或是曾祖父那一輩當中。

現在很多人在城裡打拼,甚至一胎都不想生,別說二胎三胎了。而生了一胎的都還在為養孩子的各種問題而憂愁,開放了二胎三胎又有什麼用呢?根本就不敢生,一個都養不起你還想養兩個、三個?根本就不存在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表哥在深圳打拼多年,薪資不低,現在快 40 了,表嫂 30 那樣,兒子 3歲多了,無論家裡人和親戚朋友怎麼勸,什麼趁年輕早點要二胎呀啥的,TA 們根本就不鳥,反倒是各種抱怨: 「一個根本就養不起,根本就沒精力養,哪裡還敢再生。」你想想,這還是條件不錯,在深圳有房有車的夫婦口中說出來的。

2. 對於農村來說,其實開不開放三胎約等於沒大影響。因為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其實對農村影響不太大。農村很多人觀念跟不上來,甚至有些重男輕女(當然城裡也不少這樣的人),前面生了好幾胎都不是男孩,接著繼續生,直到生了男孩才不會再生。開不開放三胎,計劃生育?基本不存在的,即使偷偷摸摸還是會給你 new 一堆孩子出來。這樣的我知道的就不少。

3. 對於非常有錢的人,三胎?計劃生育?有啥子關係嘛。對於這部分人要麼實在不想生,生個一兩個就差不多了,懶得再生了。如果實在想生,那不好意思,這部分人好多國籍都在國外呢。

更有甚者,無所謂啊,在多個城市都有秘密據點呢,情婦一堆呢,new 的孩子多的是,反正養得起。對他們來說開不開放三胎其實只是一個形式罷了,沒啥影響。

所以開不開放三胎有影響嗎?可能有,但影響不大或者說影響甚微。除非生了三胎國家政策支持,國家會幫你養,那樣子的話還是有點意義的。

畢竟仔細想想,國家九年義務教育政策也施行了多年,可是還沒上完初中的人不還是很多?這還是國家扶持,上初中基本不怎麼花費的情況下呢。

所以三胎?先不說國家扶持,幫養的情況下有多少人願意生,更何況國家還不幫養呢。所以我覺得真的影響不太大。。

輕噴哈哈哈。😊😊


櫻木天亥

政府制定一個政策,一定是社會存在某個問題,需要用政策去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政策力度是分階段,逐步加大的。

先出臺力度較小的政策,看看效果,如果效果好,那就到此為止。

如果不好,就加大力度,繼續出臺政策,再看看效果,然後以此類推,逐步加大力度,直到社會問題解決。

就比如人口問題,從2011年開始,國家意識到人口增長率持續保持低位,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繼續只讓每個家庭生一個孩子,未來中國將沒有充足的勞動力。

所以2011年,國家出臺了一個力度較小的政策,雙獨二胎政策(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可以要第二個孩子),而且是以部分省市試點的形式逐步推開。

但執行了2年,發現人口增長率還是低,所以在2013年,又出臺了單獨二胎政策(夫妻雙方一方是獨生子女,可以要第二個孩子)

,這次沒有試點,直接全面推開。

這個政策又執行了3年,國家發現還是不行,於是在2016年,又出臺了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只要是夫妻,都可以要第二個孩子。

現在這個政策已經執行二年了,2018年又有人大代表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人口正常增長問題還沒得到解決,所以開放三胎政策估計也是時間問題。

但對於個人來說,無論是單獨二胎政策,還是全面三胎政策,本質上沒有區別,因為生出來的孩子還是要個人負擔撫養,就相當於個人出錢給國家培養人才。

在當前撫養孩子的成本不斷攀升的條件下,個人很難負擔的起兩個孩子,甚至三個孩子的培養成本,所以我覺得即使出了三胎政策,效果也不會很理想。

那麼什麼政策能比較有效的提高適齡夫妻生育孩子的積極性呢?

我認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出臺給生育二胎甚至三胎的家庭一定的育兒補貼的政策,通過降低育兒成本,鼓勵個人多生孩子。可以參照北歐或者俄羅斯這些國家的生育鼓勵政策。

但也沒必要補貼太多,要都跟北歐高福利國家似的,妻子完全可以靠補貼生活,都不用上班,那樣也不好,那樣估計中國人口又得爆發性增長,但時候估計還得計劃生育。

最理想的狀態就是補貼的數額可以鼓勵到想生孩子但又怕負擔重的家庭,這部分家庭通常對於孩子的教育很看重,能夠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這樣政策的目的達到了,而且社會問題也得到解決,人口重新維持新的動態平衡,國家和個人都滿意。

所以,如果國家出臺類似的生育補貼政策,我想我會願意生第三個孩子(•̀⌄•́)


萌小哲

80年代國家正式開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2016年,獨生子女政策終止,全面放開二孩。現在2018年,建議全面放開三胎了,其實我個人覺得開不開放三胎沒多大區別,因為現在不是人們不願意生,而是生不起養不起。



生三胎的都是些什麼人呢,我估計,第一種,頭兩胎都是女兒,想要兒子的,可能會生三胎。再就是家裡有條件生,有條件養,覺得多生幾個孩子熱鬧,後繼有人,總而言之就是不差錢的那種。

對於我和我周圍的人來說,生二胎都需要勇氣,生不生二胎,我們都在猶豫,現在開放三胎,對我們來說,這個政策與我們沒有什麼關係。


現在養一個孩子,需要的成本都很大,首先懷孕開始的一系列費用,生孩子的費用,孩子出生之後,奶粉錢,紙尿褲錢,教育費,學區房,以後還要買車買房之類的,一個孩子都讓人透不過氣來。有人帶孩子還好,兩口子都可以上班掙錢,遇到沒人帶孩子的,寶爸一個人上班,妻子做全職媽媽在家裡帶孩子,那壓力就更大了。至於二胎是不敢想了。那些敢生二胎的,要麼就是有人帶孩子,或者有一定經濟基礎的。


書香潤童年

從優生優育角度來講,生一個孩子,身體質量提高了,但心理素質降低了,家中獨苗,萬般寵愛,事事隨己願,個性孤傲,受不了挫折,不利於社會良性發展;生二胎,兩個孩子,既有利於教育成長,又有利於人口調控,是最佳的生育方案;放開三胎,只是個附助,民眾的選擇餘地增大了,但並不利於社會的良性發展,原因有三:



1、助長傳統思維的惡性發展。中國民眾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就是傳宗接代,家中有兒才是寶,生了女,便會一生再生,也不管家庭承受力,增加自身及社會負擔。

2、降低子女教育生活品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正在逐年提升,但是消費能力與收入競爭力也正逐年提高,每年民眾用於子女教育、醫療、日常生活的費用額度非常大。三孩也非普通家庭能夠承載之重。

3、影響中國人口的綜合質量。大量的生育子女,家庭無人帶,一個孩子正常的養育條件間接的被三個人分享,一方面生活教育條件下降,另一方面與人攀比心態增加,不利於優育成長,加之富人總是少數,其優越的生活,讓孩子仇富與怨父情緒增多,助長孩子追求金錢第一位的意識,而弱化了綜合素質的提升。



放開三胎,如果民眾均大量生育,實際上並不利國利民。



但計劃生育實施近四十年以來,民眾的思想已得到明顯轉變,重男輕女也不再是社會重大問題,相反很多家庭更願意生育女兒,而更多家庭也越加理智,能從自身經濟條件出發,真正做到優生優育。因此,我認為生育二胎是最優的生育方案,三胎,既便放開,也只是個空格選項。


伴之3

納尼,全面放開三胎,是全面放開生育OR放開三胎,問題提的不嚴謹哈。

不過沒關係,不管是全面放開生育還是隻放開三胎,估計想生的都不多

為啥呢?多年的低生育率,早已使人們形成思維慣性,加上生養孩子的高成本,生的起不見得養得起,養得起不見得交得起。呀,對,就是這個交,交不起各種課外班的培訓費呀。

雖說三胎還是有計劃生育之嫌,但是畢竟有生育意願的人有限,咱就不較真了。

想想當初放開二胎,都是啥人在生呢?比如俺的大學同學,四十多歲了,獨子,聞聽二胎政策躍躍欲試。把她老公嚇得膽戰心驚,跟我們這些老婆的閨蜜囑咐,幫忙勸勸我家夫人,別生了。

兒子的班主任老師,四十高齡,努力為國生娃生了二胎。又要工作又要帶娃,眼看著老師頭髮刷刷的白了,算起來比我還小好幾歲呢。

可是正當年的一起玩耍的八零後小夥伴們,有一個算一個,都表示,堅決不生

為了誘惑這幫不肯為國分憂的小兔崽子們,老孃我把看家本領毫無保留的無償奉獻——生男生女有技術支持。白瞎了我的千古秘方,這群孫賊依然立場堅定不動搖。

當然最可氣的是侄女侄女婿兩口子,尤其侄女婿,要顏值有顏值、要智商有智商,而且非常有信仰。兩人打算做鐵釘,哎呦喂,一個三十出頭一個三十不到,咋這麼狠心呢?

也難怪他們狠心,瞧瞧我這超生的,成了啥樣。

原本在首都機場事業單位坐辦公室,意外懷孕,身體原因不能流產只能生。單位強迫辭職,一下子沒了工作又倆孩子,真真要老命。外地折騰幾年,好不容易混成當地的致富帶頭人,可惜了一眾領導能力非凡,把個好端端扶貧項目整成闌尾炎。一氣之下又回到北京,可惜年事已高,工作難找,只能在私人機構電銷賣學歷。

兩個孩子的教育開銷,補習班、課外班、興趣班,哪個能少呢?兒子擅長畫畫,邏輯思維強;女兒乖巧,能歌善舞。可是,老媽我沒錢供不起,想想都心痛。

不想生的,因為養孩子不是養貓狗,教育支出太高。有的想隨便敞開生的,因為覺得反正家裡有地有吃有穿,至於孩子將來怎麼樣,管他呢,長大了自有活路。我在甘肅夏河國家級貧困縣開家庭旅館的時候,周圍當地鄰居家裡臺階式的小孩一串一串的。通常是大的帶著小的草地裡撒歡,上幾年小學,十三四歲便去牧區放牛放羊。能讀到高中的,家裡也願意供著上學的真不多。為啥,一來確實貧困,二來唸書多的孩子普遍不願意繼續放牧的生活方式,想去別的地方打工家裡各種擔心害怕不同意,於是成天遊手好閒。真不是故意遊手好閒,小縣城工作機會少,省城競爭大學歷又跟不上,高不成低不就。


生與不生,進退兩難,細思極恐


扎西老媽

對於一個剛生完二胎,每晚都要起來喂兩次奶,嚴重缺覺的寶媽來說,你問我還生三胎嗎,我肯定是說打死都不要再生了。

現在生孩子養孩子都是高成本的事情,從懷孕開始的各種產檢費、營養費、生育費,到孩子出生和長大後的各種飲食、日用、教育、醫護等費用都隨著人們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大家對孩子的重視越來越貴,生個二胎都需要要莫大的勇氣,再說三胎,我們也只能想想了。


如果讓我願意生三胎,除非有以下幾個條件,那我可能會想著為著老了兒孫滿堂再生一個來著哈😂😂😂

1、首先肯定是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有穩定的經濟收入,能夠負擔的起孩子們的教育和家庭的各項開支。

2、35歲之前生,35歲後就是高齡產婦了,隨著年齡越大,各種生產風險也就大了,所以35歲後我基本就不會考慮再生寶寶了,現在30歲,還有5年時間考慮😂

3、一定得大寶二寶都上學或幼兒園了再考慮,看多了身邊懷裡抱一個,手上牽一個的寶媽們,實在是太辛苦了,完全不敢想。

4、家裡長輩身體都好,願意幫忙一起照看孩子,這樣才能儘可能的同時照顧好三個孩子,寶媽也不會太崩潰。

如果到時有這些條件,我和老公又都願意生的話,過兩三年,我會很期待三寶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