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想將來,被孩子一邊嫌棄一邊依賴,你可以試著成為這種家長

當今社會,有不少人一面依靠父母買房買車、照顧孩子,一面嘲諷著父母觀念落後,打扮老土,育兒觀念落後。

很多時候父母對子女全心全意的付出,可是子女非但不懂得感恩,還會對父母為我們做的百般挑剔,令多父母很是心寒。

其實,生活中,越是陌生膽怯,越是禮貌客氣;越是親密無間,越是無所顧忌。有時候‘被嫌棄’恰恰是一種‘親情’的體現。

若不想將來,被孩子一邊嫌棄一邊依賴,你可以試著成為這種家長

只是,在父母的觀念裡,作為父母,儘管自己可能並不富有,但是他們一定會給子女最好的。

同樣,他們也希望子女在接納自己付出的時候,也可以回應一份感激、珍惜和尊重,所以在子女不當的回應方式下,會出現使父母‘越老邁越無助,越付出越心寒。’的局面。

其實不知各位是否想過,孩子是否懂得做出尊重和感恩的表示,這些都是與你們的教育方式相關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當的教育方式是導致孩子將來‘嫌棄你’的關鍵,將來若不想一面被嫌棄一面被依賴,你可以試著成為這樣的家長。

1、愛孩子就要對孩子說出來。“寶貝兒,媽媽愛你。”“媽媽,我也愛你。”像這種語言,是家長與孩子能夠進行情感上交流和互動的關鍵,也是讓孩子學會表達對父母的得珍惜、尊重和感恩的關鍵。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幾個字的的力量。孩子的思想要比大人簡單的多,這種方式可以最直接的讓孩子學會‘愛’與‘被愛’這一能力,對孩子今後性格的養成,也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2、不要拒絕孩子要求‘抱抱’的舉動。一些孩子在上了幼兒園以後,要求父母‘抱抱’。

有的父母可能會直接回應一句:“都這麼大了,怎麼還抱抱,抱抱的,自己走”。

其實在父母這種行為中,孩子同樣也會出現‘心寒’,類似於這種事情多了後,儘管孩子在性格上可能會變得十分獨立,但是也會造成孩子面對家長的主動付出,可能會出現一種排斥的心理,甚至會出現讓孩子和父母間的距離看似很親密,實則很陌生的局面。

3、要讓孩子養成平時與人分享的習慣。必須要讓孩子學會與家人一起分享那些好吃的。

哪怕是隻剩一點的時候,也要讓孩子學會說:“媽媽,你一半我一半,我們一起吃吧!”不單單是這一種應為的培養。這種語言,還可以促進孩子與父母之間溝通模式的形成。

4、家長要學會與孩子一同‘成長’,這裡的‘成長’指的是,父母要學會接受、適應、運用孩子他們這一代的新思想,新技術,並且理解那些新名詞。

不讓自己的思想層次‘原地踏步’,不讓自己在思考和處理問題上距離孩子漸行漸遠,慢慢的就和孩子產生代溝。

在代溝愈發加重的情況下,有一天孩子甚至會覺得父母囉嗦,想極力躲開父母,而父母也會覺得自己和越來越孩子說不上話了,讓孩子和父母之間開始變得陌生。

若不想將來,被孩子一邊嫌棄一邊依賴,你可以試著成為這種家長

各位家長朋友們,時間是殘酷的,人生是短暫的,而孩子則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希望與寄託,被孩子‘嫌棄’是很多家長最接受不了的事。當然了,我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也不要忘記自己的父母,他們同樣需要你們的關心、尊重、理解和感恩。

若不想將來,被孩子一邊嫌棄一邊依賴,你可以試著成為這種家長

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