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和武將是什麼時候分化的?上朝時文東武西的站位是何時確立?

文官和武將是什麼時候分化的?上朝時文東武西的站位是何時確立?

文官與武將的分開,是指文官不再作戰,而專門有了指揮作戰的武將。人們對它們分開的具體時間有不同的觀點。

《史記》中說,黃帝時期已設立了“司馬”等軍事首領官職。《尚書》稱,商朝時期,有了文武百官。雖然夏商時期,文武百官已經分門別類,可是卿、士大夫們既要管理政治上的事務,還要領兵作戰。並且“司馬”平時只管政治,而無統兵之權,戰時統帥也是由天子臨時任命的,戰爭一結束,統兵之權又會上交天子。可以說,在西周之前,文官武將是不分的

又據《史記》記載,在春秋時期,軍隊的最高統帥是天子,他常親自領兵作戰。《左傳》中也說當時文官武將都可領兵去作戰,可見那時“大夫”是文武一體。也可以說,文官武將在春秋時期尚未分開。

戰國時期,地主階級掌握了國家最高行政權。各國君主覺得那些既能管理行政事務、又能領兵作戰的官員,一旦造反,後果將不堪設想。即使不造反,時間長了也會引起君權旁落。於是,他們決定採用文武分職的方法,讓文官只負責管理內政,武將只負責領兵打仗。這樣,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體制得以確立。可以說,戰國才出現了專職將軍。

文官和武將是什麼時候分化的?上朝時文東武西的站位是何時確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戰爭規模不斷擴大,士兵總量不斷增加,指揮作戰逐漸成為門藝術,一支軍隊的指揮必須要有軍事方面的專業知識,富有管理、訓練和指揮作戰的經驗。就在這個時寸期,一批名將應運而生,例如吳起、孫臏、樂毅、白起、廉頗等,都是專職武將。而文官則專職負責朝中政事,不再領兵出征。

可見,文官武將分開的具體時間,應是戰國時期。

那麼,上朝時,文東武西的列班又起於何時呢?《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記載:“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據此可知,文東武西是漢初叔孫通所定的朝儀,文東武西的排列位次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文官和武將是什麼時候分化的?上朝時文東武西的站位是何時確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