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行農曆是由四百多年前傳教士編撰的,是真的嗎?

扈煬

農曆始於黃帝時代,傳承上千年,但在四百年前,還真跟西方傳教士產生了聯繫。

農曆首次的系統制定,是在商朝,當時採用的是一種陰陽合曆,將每年分為春、秋兩季。

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閏月置於年末,稱為‘十三月’,因為當時的商朝也叫“殷商”,所以這部曆法也被稱為“殷歷”。

後來經過數朝代多次編著,期間有周歷、西漢太初曆、隋皇極曆、唐大衍曆,明大統歷等,再到民國時期武昌起義後,湖北軍政府改用農曆紀年,各省政府紛紛效仿,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發佈《改歷改元通電》,文件中規定:

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農曆開元4609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兩歷並用

此法一直延續至今,即我們眾所周知的“陽曆”和“陰曆”。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往前數400年,正值明朝末期,一直使用的《大統歷》出現較大誤差,欽天監觀測到的日月食“往往不驗”,因此才促使明朝進行曆法改革,過程由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主持,但參與其中的,卻有兩名傳教士,一位叫龐迪我,一位叫熊三拔。

這兩人因為明朝開放的政策,不遠萬里來到明朝,因掌握西方先進的天文知識,而被得以重用,參與編修新曆法,後來經過四十多年實測,引用西洋法數,最終編成《崇禎曆書》,但還未來得及由皇帝加蓋玉璽頒行,明朝便宣佈滅亡。

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關於曆法的重大改革。

再到清朝順治年間,朝廷延用明朝《大統歷》,而此時來自西方的傳教士湯若望,則兩次向皇帝上書修改曆法。

(湯若望)

順治帝有心改革,便下旨讓大學士馮銓帶領欽天監官員,觀測當天的朔日食,結果發現湯若望提交的結果準確無誤,然而根據《大統歷》推算出的結果卻均有誤差,因此順治帝同意湯若望的建議,命其著手參與曆法的修改,最終在《崇禎曆書》的基礎上,編修為《西洋曆法新書》。

從此之後,清朝開始採用《西洋立法新書》,並改名為《時憲曆》。

但後來因為順治帝駕崩,康熙登基,此時恰逢鰲拜作亂,經過“天算案”等一波三折,《時憲曆》被廢,改用舊時《大統歷》,後來康熙掌握實權,扳倒了擾亂朝綱的鰲拜集團,這才重新恢復《時憲曆》,為避乾隆弘曆的諱,便將《時憲曆》改名為《時憲書》。

此歷因此延用至舊社會,近代所用的舊曆便是《時憲曆》,通常叫做“夏曆”或“農曆”。

綜上所述,雖然西洋傳教士確實為編修曆法做出了一定貢獻,但當時他們的動機卻並不單純,是因為湯若望等人心知清朝政府對於基督教並不信任,所以為了能留在中國,並且發展自己的影響力,因此才向順治皇帝上書修改曆法。


總的來說,曾經有傳教士參與編修曆法,並且以西洋天文學算法為基礎,進行過一次大改,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但站在客觀角度來說,不能因此就過度美化傳教士的貢獻,因為他們熱衷修改曆法的動機,並非為了中華人民,相反則只是為求自保。

但不可磨滅的一點是,湯若望等人來華的時間,正是西方天文學由“古代天文學”發展到“近代天文學”的歷史轉折點,他們來傳教的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天文學知識,所以在促進交流學習這個層面上來講,西方傳教士的確做出了一定功績。

謝謝。


錢品聚

中國現行農曆是由四百多年前傳教士編撰的,是真的嗎?

答:是真的。這套曆法的官方名稱是“時憲曆”,其特點是用了西洋的法術,但體例卻是中國的體例,頗有“西學中用”的意味。不過,辛亥革命以後,推算朔望、節氣、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等細節,又參考了最新法,所以正在用的這套農曆,其實是當年時憲曆的加強版。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套曆法的產生、修訂和推廣。

時憲曆其實明末已經產生了,清朝定都北京以後,命令湯若望等人襲用新法歷的成數(定氣注歷),改名為時憲曆。這是我國曆法史上第五次大改革,也是最後一次大改。

從順治二年(1645年)開始頒佈推廣,到乾隆六年(1741年),一共是97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編成的《曆象考成》,就把這一年的甲子為元,所以它還有個名字,叫“甲子元歷”,它的歲實(迴歸年長度)基礎其實是丹麥天文學家第谷(Tycho Brahe)的數據,這個數據恰好體現在《曆象考成》中。

第谷(Tycho Brahe,1546年12月14日-1601年10月24日)

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朔日食,甲子元歷差一分,戴進賢開始領銜修改《曆象考成》的日躔月離表(日躔是指太陽視運動的度次;月離是月球運行的度次,即月球在白道上的位置),用來推算日月交食。

乾隆七年(1742年),戴進賢的團隊開始重修時憲曆,編成了《曆象考成後編》,以雍正元年癸卯(1723年)為元,叫做“癸卯元歷”,用了牛頓(沒錯就是那個牛頓)的歲實數據。

其中,“甲子元歷”和“癸卯元歷”的數據相同點是歲差都是51秒,另外五星會合週期也相同。

差別則主要體現在曆元、歲實、太陽平行、最卑平行、朔策、太陰平行、最高平行、正交平行、黃赤大距、黃白大距等。

為什麼實行了幾千年的歷法突然改變了?

答:前面說了,沒有什麼用了幾千年的歷法,我國曆法一直在改,這是第五次了。這次主要改了兩方面,即“定氣注歷”和日月的“高卑行度”。前者有個知識背景,即早期人們把一個迴歸年等分為24份,讓各個節氣等間距排列。到了隋代,劉焯發現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是不均勻的,就提出“定氣”的辦法。操作方法是,把一個迴歸年還是等分為24份,但某些份的快慢就很容易看出來。然而,這個算法比較複雜,後來天文曆法學家不大領情,於是直到時憲曆才用上這個辦法。後者要解釋清楚比較麻煩,但大的原理簡單說就是,曆法制定的參照物是天體的運行,而這個運行情況一直在發生變化,所以算法就要不停修正、精確化,以便更為接近天體運行的實際情況。


八磚學士


所謂“中國現行農曆是由四百多年前傳教士編撰的”,這個說法肯定是假的。不僅假,說一句粗俗的話,中國農曆形成的時候,所有外國傳教士還不知道在何處聽蛐蛐叫呢!

據可靠的研究,中國的殷商時期——距今3000多年以前,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歷法。

在民間,很多人把農曆稱為“陰曆”。這是不準確的。“陰曆”是月亮歷,古埃及有這種曆法。中國的農曆,是以太陽曆為主的“陰陽合曆”。

所謂“陰曆”,更可能更合理的解釋是——殷商時期形成的歷法——陰、殷諧音而已。對農曆,還有稱“夏曆”的,原因就是認為其形成於夏朝。

甲骨文的出土及研究,為殷商時期已形成完整曆法提供了鐵證。

被稱為“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賓先生,在研究甲骨文的基礎上,認為殷商曆法是陰陽合天的“四分曆”。即以365又 1/4日為迴歸年長度,從而調整年、月、日週期的中國古代曆法。 很多學者認為,殷商曆法可能比“四分曆”更準確。

這一研究還在進行中。但已經越來越精確。比如,殷商已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紀日法,那麼一個“干支”表示的時間範圍、何為日首;關於月長、閏月、月首的研究;歷年、歲首的研究,等等。

及至周朝,中國的農曆已經很完備。

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裡,囊括了許多農曆曆法的知識。

例如關於“歲”字。許慎說:“歲,木星也。越歷二十八宿(xiù),宣徧(biàn)陰陽,十ニ月一次。從步,戌聲。律曆書名五星為五步”。


“歲”,是木星的古名,又稱“歲星”。其為太陽系行星之一,與金水火土四行星合稱“五星”。

甲骨文中已有“歲”字。當時或更早的先人觀測了日、月、五星的運行。並在“黃道”附近——從地上看太陽一年中運行的軌道——選擇了二十八個恆星群作為標誌,稱為二十八宿。

“歲”星行經黃道環繞周天,所以許慎說“越歷二十八宿”。

古人還把黃道的一周天劃分為十二等分,叫十二“次”。由西向東命名為星紀、玄枵(xiāo)、諏訾(zōu zǐ)、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

因為“歲”繞一周天約十二年(4332天有餘,不滿十二年),從地上看,每年行一“次”,所以說“十二月一次”。

古人觀察到“歲”是在有規律地運行,因而用以紀年。“歲”行至某“次”,即說“歲在某”。

如,《左傳・襄公三十年》有“歲在降婁”記載。襄公二十九年歲在玄枵。

但是,在地上看,“歲”星是由西向東運行。同古代的“十二辰”的方向(由東向西排列)正相反。這使用“歲”紀年產生了麻煩。 於是,古人設了一個假想的太歲星,又稱為青龍,或天一,或太陰。讓它由東向西運行,與“歲”相應。

《周禮·馮相氏》賈疏說:“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為陽右行於天”,“歲星為陽,人之所見。太歲為陰,人所不睹。既歲星與太歲雖右行左行不同,要行度不異,故舉歲星以表太歲。”

用歲星紀年的方法是:“歲”在星紀,太歲便在析木,即在寅, 這一年就稱“太歲在寅”;“歲”在玄枵,太歲便在大火,即在卯,這年就稱“太歲在卯”。以此類推。


古人還把歲星紀年和“鬥建”結合起來。鬥建,即北斗之柄所指的方位。

太歲紀年和鬥建,都以太陽為準。只有朔旦為月之始,是以月亮為準。所以說,中國的農曆,是以太陽曆為主的陰陽合曆。

說到中國的農曆,不能不說“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的先人們,根據太陽在“黃道”上不同的視覺位置確定的。 例如日在星紀、亦即日在鬥宿、牛宿附近,就是大雪冬至。

古人還以鬥建推算節氣。《淮南子·天文訓》說:“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音比應鐘。加十五日指醜,則大寒,音比無射;加十五日指報德之維,則越陰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陽氣凍解,音比南呂……”。


《說文解字》裡還有一些關於曆法的重要說解。

比如“閏”字。許慎說:“閏,餘分之月,五歲再閏”。

農曆是陰陽合曆。 陽曆以太陽為準,即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周為一歲。從地上看,就是太陽在黃道上行走一週。合365.2422日; 陰曆以月亮為準,即月球圍繞地球時呈現出的一圓一缺為一月,合29.53059日。十二月為一年,只有354日或355日。

這樣,“歲”較“年”多出十天以上。 陰陽曆的這個矛盾,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不便。因為季節和時令是隨著太陽的視覺運動而變化的。若單純以月之晦朔為準置歷,則每年的季節時令就要逐年比上一年後移十天多。

為解決年與歲(即陰曆與陽曆)的矛盾,亦即曆法與季節時令的矛盾,古人規定了“置閏”的辦法——把陽曆比陰曆多餘出來的日數累計起來,隔幾年置一閏月。

所以許慎對“閏”的解釋是“餘分之月”。

《穀梁傳》說:“月者,附月之餘日也,積分而成於月者也。”這句話正是“餘分之月”的最好的註腳。

最早,古人曾經三年一閏。但還有餘分。後來就規定五年兩次,這就是“五年再閏”。其實,五年再閏還不足。於是改為“十九年七閏”。

漢代,已行十九年七聞之法。許慎所說“五年再閏”,是對“閏”字的約解而已。

中國古代,非常重視“置閏”。《尚書.堯典》說:“期(jī)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允釐百工,載績成熙。”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堯說:“啊!你們羲氏與和氏啊,一週年有三百六十六天,要用加閏月的辦法來確定春夏秋冬四時,這就成為一年。由此規定百官工匠的事務,許多事情就都會興盛起來。”

《尚書》創作於公元前10世紀。那個時候,國外的傳教士在哪兒呢?

中國農曆,以軒轅黃帝登基為紀年的元年。那麼,今年就是農曆開元4715戊戌狗年(公曆2018.02.16~2019.02.04)。按照此曆法,比西元曆法早2697年。

(圖片來自網絡)


一老沈一

不是。

曆法實際上就是觀相授時的總結,最早的是地象授時,後來地象授時被天象授時所取代,天象授時分為斗柄授時、中星授時和晷影授時。

漢代的《鶡冠子》就有“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這是個斗柄授時的舉例,根據北斗七星的斗柄在初昏時所指的方向來定季節。


中星授時就是根據初昏時的中天星宿來定四季,比如《詩經》中“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書經》中的“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等等

晷影授時就是根據日晷測定正午日影長度定季節。冬至時,正午太陽高度最低,因而日影最長。夏至時,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因而日影最短。因此一個迴歸年的長度很容易推算。

一般曆法分為三類:太陽曆、太陰曆、陰陽曆

中國的傳統曆法比較特殊,我們稱之為農曆或者夏曆。但是此農曆和夏曆不是說表面的意思,所謂的農曆指的是依據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而夏曆更不是說是傳說中的夏朝曆法或者先秦夏曆,而且因為它的冬至所在歷月為十一月。

二十四節氣以太陽黃經劃分,是古人參照天文季節、氣候物象、農事意義來制定的。二十四節氣是陽曆的一種特殊形式。

並且二十四節氣分中氣和節氣,用十二節氣把迴歸年分成十二個節月。

對於日序和月序,採用推算的方式。用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時刻推算日序,然後用中氣定月序。



因此,我國的傳統曆法實際上就是“陰陽合曆”,在世界曆法史上獨樹一幟。

並且在公元54年(東漢建武十三年),干支紀法一直用到現在。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個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互搭配,六十一週,週而復始。

後來,我國在公元1912年採用公曆,即現行陽曆——格里曆。


天飛鶴

中國的農曆是怎麼可能會是一個外國人編纂的呢?

首先,中國的農曆起源於皇帝時代,這一點在很多歷史典籍中都有記載,從時間上來講,這個時候還沒有和外國傳教士有所往來的,另外,社會處於原始社會時期,宗教還沒有出現和發展。

其次,中國的農曆是我們的祖先長期觀察月相的朔望週期變化,以及氣候週期變化,總結出來並用來指導農業生產的歷法。像曆法中的二十四節氣,只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氣候的變化,服務於農業生產: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鹿、秋分、寒霜、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綜上所述,農曆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不是來自於某個傳教士。


書僧高高



不是,這個可以說是謠傳。

中國的農曆自古以來就有,在帝王世紀中記載上古時期有三皇,天皇氏為首,創天干地支,陰陽曆法等。

這個時代有了農曆,也就是曆法,後來在地皇氏出現後,又把曆法修改了很多次,我們現在看的歷法和二十四節氣就來自於這裡。

後來有了欽天監的職位後,一直觀察星空和曆法,幾乎古代和現代每年都有人編寫曆法,後來的公曆,是外國傳入進來的,當時是為了和國際接軌,為了和國際保持平行。


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純屬謠傳

干支記年有幾千年的歷史好吧


鹹恆堂---晨曦

當然不是真的。中國限行曆法是在辛亥革命後的1912年實行的格里曆,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公曆,而我國的傳統曆法是陰陽合曆,這在世界上都是獨樹一幟的。從東漢開始,我國就開始了天干地支紀年,紀時。十二個地支和十個天干相互搭配,60一週,週而復始。這對推算我國古代年份十分有幫助,並且有時和生肖搭配,更加平民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