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車降稅倒逼中國品牌成長,想要活下來,戰勝合資是關鍵

前天晚上,海關總署辦公廳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次日(5月22日)將有重大新聞發佈。消息一經發出,即刻引發業界共震,“關稅下調”成為大家猜測最多的四個字。

進口車降稅倒逼中國品牌成長,想要活下來,戰勝合資是關鍵

果不其然,5月22日,相關政府部門官方消息稱: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將汽車整車稅率降至1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降至6%。

進口車降稅倒逼中國品牌成長,想要活下來,戰勝合資是關鍵

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芝曾說,亞馬遜流域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會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場風暴。後來,大家把這種現象叫做"蝴蝶效應"。那麼,進口車關稅下調會否引發進口車價格大幅調整,倒逼合資車繼續下探,並給中國品牌造成殺傷性打壓,從而引發一系列的蝴蝶效應呢?下面請讓汽車情報新媒體為您一一解析。

一、關稅下調,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

進口車降稅倒逼中國品牌成長,想要活下來,戰勝合資是關鍵

由於國家整車稅收的消費稅率是按照排量來劃分等級的,所以排量越大的車型在這次關稅下降中收益越大,比如以前一臺報關價30萬的3.0L排量的進口車總稅費為28.5萬,而調稅後則下降為23.82萬,這前後就差了4.68萬,所以對消費者的影響還是很直接的。

進口車降稅倒逼中國品牌成長,想要活下來,戰勝合資是關鍵

不過,但對於一些不差錢的“土豪”來說,這次調稅或產生不了太大影響,因為在2016年,我國就發佈了《關於對超豪華小汽車加徵消費稅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規定:將於2016年12月1日起,對超豪華車型加徵10%的消費稅,其中徵收範圍就是零售價格130萬(不含增值稅)及以上的乘用車和中輕型商用客車。因此,簡單來說,對於超豪華這些車型,這次關稅調整頂多也就是讓價格回到了之前的水平而已。

二、七月開始,哪些車型會直接降價?

根據國家的政策,通過對目前市場的分析,汽車情報新媒體認為,7月起,以下品牌的進口汽車產品或將大幅降價。

1、特斯拉:本次關稅下調反應最快的車企,沒有之一。7月1日起,特斯拉全系車型降幅4-9萬人民幣不等,還是非常可觀的。尤其是特斯拉Model S,P100D也許有望進入90萬以內,超跑性能、新能源、高科技,值了。

進口車降稅倒逼中國品牌成長,想要活下來,戰勝合資是關鍵

2、雷克薩斯:作為一隻全系進口的雷克薩斯在本次關稅調整中應該是最大的贏家了,尤其是性價比較高的ES系列,無論是新款還是現款都完全值得購買,再想想雷克薩斯混動技術的超低油耗和免費保養的優惠政策,沒誰了。

進口車降稅倒逼中國品牌成長,想要活下來,戰勝合資是關鍵

3、寶馬:以7係為例,這一代7系銷量並不算成功,但輸也只是品牌和內飾背鍋,旗艦仍是旗艦。而經過這輪調價,7系中的730Li性價比就更高了,本就有一定優惠的7系加上調價很有可能輕鬆進入70萬以內,還要什麼5系?

進口車降稅倒逼中國品牌成長,想要活下來,戰勝合資是關鍵

4、保時捷:太貴的就不說了,動輒一百多萬的無論降多少,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也只能是看看。但718就不一樣了,這款保時捷家族目前的入門級跑車,好看、好開、又好玩,入門不到60的價格,調價後可能也就50多萬了,沒毛病。

進口車降稅倒逼中國品牌成長,想要活下來,戰勝合資是關鍵

除了這幾個品牌之外,還有很多進口車型或都將隨之降價,例如林肯、路虎、奧迪、奔馳等,受篇幅限制就不再一一分析,大家感興趣的可以自行了解。

三、進口車降價,會否倒逼合資車下探?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中國品牌的不斷向上,合資品牌已由原來的一統天下變為‘半壁江山’,為了奪回失去的市場,價格正不斷下探。

而按照車市的發展規律,進口車腳下踩著的,正是眾多中檔合資品牌。所以,一定會出現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景象。全系進口品牌是開心了,但合資品牌尤其是中高端合資品牌恐怕亞歷山大。

進口車降稅倒逼中國品牌成長,想要活下來,戰勝合資是關鍵

為什麼這麼說?舉個例子,以雷克薩斯為例,其ES系列中的ES200,在此次調稅前,售價為29.8萬,終端還有一定優惠。而調稅後,這臺ES200則可以在此基礎上再省下21900元左右,也就是說,可能七月份以後,這臺全進口的雷克薩斯ES200裸車可能只需要不足27萬的價格就可以買回家了。27萬,還有免費保養政策,這是什麼樣的存在?要知道,隔壁的邁騰、凱美瑞中高配落地也都25萬了。所以,對於合資品牌來說,這次進口車價格下調並不算是個好消息。

四、合資下探,中國品牌壓力驟增?

正如洛倫芝筆下的那隻蝴蝶,毫無疑問,進口車價格降低必然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映。尤其是合資品牌價格下探後,短期內必然會給自主品牌造成相應的壓力。

其實,合資品牌近兩年來已經開始不斷進行價格下探。中國最熱銷的大眾和豐田等品牌都推出了10萬元以下的車型,其他合資品牌也紛紛通過減配降價等手段來收復失地。最明顯的是終端的銷量反應,無論是從去年的總體銷量還是今年前四個月銷量來看,除了上汽乘用車、吉利汽車等個別中國品牌正向增長外,超過9成的自主品牌出現銷量下滑。而今,假若合資品牌再次集體下探,特別是對於自主品牌來說,勢必打壓其本來就已經稀薄的利潤,進一步擠壓生存空間。

進口車降稅倒逼中國品牌成長,想要活下來,戰勝合資是關鍵

不過,從市場經濟規律發展來看,進口車和合資車的不斷下壓,也必將倒逼中國品牌進一步加快自主技術創新以及提升產品品質的步伐,只有快速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強化售後服務意識,才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從而具備與合資品牌抗爭的能力,最終促進中國汽車工業的健康和良性發展。

打鐵必須自身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