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以前叫爸爸為“阿叔”媽媽為“阿姆”,你知道嗎?

舊時,客家人有這樣的一個風俗習慣,他們稱謂自已的父母不是用爸爸、媽媽,而是用一種比較疏的稱呼來叫喊自已的父母,把自已的父親稱之為阿伯或阿叔,把自已的母親叫喊成阿姆或阿嬸。有些甚至把母親叫成阿孃。

客家人以前叫爸爸為“阿叔”媽媽為“阿姆”,你知道嗎?

這種現象,在六七十年代以前較為普遍,七十年後逐步改觀,到現在,基本上都是按照標準的稱謂來稱呼自已的父母親了。即是叫父親為爸爸、叫母親為媽媽。

“姆”,據漢語大辭典註釋:古代對中年婦女的稱呼。這說明在古代“姆”不一定指母親,可以指關係比較疏的女性。

在稱呼上叫疏一些是為了避免和減少父子、母兒之間的命運衝突,即是相沖相剋(佛相學術語),主要與生辰八字有關。這樣能使孩子減少一些疾病。叫疏一些能給孩子帶來好運,能使孩子快點健康長大”。

客家人以前叫爸爸為“阿叔”媽媽為“阿姆”,你知道嗎?

例如,在農村只要小孩一出生,通常便會叫算命先生幫忙排八字,根據天干地支,五行相生相剋原理推導排出一個人的命理。首先你五行欠什麼,取名就會取與之相關偏旁的字,好讓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得以均衡,以之趨吉避凶。再者就是看小孩會不會跟家裡人(特別是父母)會不會有衝突(相剋),如果有的話,就要過繼(也叫過房)給別人帶,給人做兒子,或者在稱呼上叫疏一些。另外還有一種就是小孩如果命硬的話,可以去拜神明、拜外人為二爺,或者找結拜兄弟等,這樣小孩子才不會那麼多事,比較乖。

說到農村的過繼習俗,類型是有很多種的,但大部分是在兄弟間或親房中進行。比如:有的要過繼到遠一點的地方;有的只是過繼到出了屋簷水而且要同喝一口井水的,而有的則是過繼給不出屋簷水的同屋人。

客家人以前叫爸爸為“阿叔”媽媽為“阿姆”,你知道嗎?

那麼問題就來了,同屋的人也就是家裡的叔叔伯伯了,這樣的話,假如這個小孩是某個人的長子,過繼給叔叔的話,那就叫生父為伯伯了,叔叔還是叫叔叔(因為過繼關係,叫法上就有別叫那麼親),因為是長子的原因,生父後來生的弟弟妹妹們也跟著老大的叫法就自然而然了。有的算命先生說孩子應移房過祖,不然不利。但自己孩子怎能送與別人?就只好在稱呼上改變。少時對父母這麼稱呼,長大了還是這麼稱呼,習慣成自然。

而“爸爸、媽媽”是北方話,是文雅話,除了城鎮及有學識家庭特別用這一稱呼,或稱“阿爹、阿孃”外,農村百姓就很少用這樣的詞語了,這也是後來的隨俗稱呼,並非傳統叫法。

客家人以前叫爸爸為“阿叔”媽媽為“阿姆”,你知道嗎?

在海豐客家人中對於親人的傳統叫法上,通常會稱呼曾祖父為公太或阿太,曾祖母是婆太;稱呼祖父為阿公,祖母是阿婆或者阿嬤。叫外公為姐公,叫外婆為姐婆。因為古代叫父親為爺,叫父親的父親為爺爺。叫母親為姐,因為外婆是姐的母親,所以外甥們就叫外婆為姐婆,但不能叫作姐姐。而兄弟間最小的則稱呼為叫阿滿(小孩叫其為滿叔)。對於小孩,男的叫什麼古,細滿仔,女的則叫什麼嫲;姨姨則稱呼為man姨,姨夫為man姨丈諸如此類。

隨著時代的變遷,特別是90後出生的人多改口叫父母為“阿爸、阿姆(mei)”,或者“爸爸、媽媽”了。而那些情濃於水,寄予父母無限愛,並深藏功與名的奇怪稱呼則漸漸成為了歷史的符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